摩托车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84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和脚蹬套,脚蹬套固定设置在脚蹬本体上,脚蹬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脚蹬部和连接部,脚蹬套通过连接部连接在脚蹬本体上,脚蹬部为空心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空心结构形成的气垫效应增大脚蹬部的弹性以及减震特性,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到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利于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衡,消除由于平衡性导致的安全隐患;由于震动减小,不影响或减轻影响驾驶者,使其准确完成挂档和刹车等行车操作,从而有效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拆卸容易,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脚蹬
技术介绍
摩托车脚蹬是摩托车用于载人的重要部件,是驾驶者和乘坐者必要的平衡 部件,可以协助驾驶者和乘坐者减轻颠簸和震动。特别是对于摩托车驾驶者, 利用脚蹬的支撑完成挂档和刹车动作,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行驶。由于摩托车本身的结构、技术特性以及使用场合,决定了摩托车在行驶过 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大的震动,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至脚蹬,不但会降低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影响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衡,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同时,还会给驾驶者带来驾驶的不便,影响驾驶者挂档和刹车操作,出现偏差, 从而影响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由此可见,摩托车脚蹬本身的减震特性是保证驾驶者和乘坐者舒适度和保 证驾驶者安全驾驶、准确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需要对摩托车脚蹬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到 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利于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 衡,不影响或减轻影响驾驶者挂档和刹车操作,从而有效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蹬,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的震动传 到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利于驾驶者和乘坐者保持平 衡,不影响或减轻影响驾驶者挂档和刹车操作,从而有效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最 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和脚蹬套,所述脚蹬套固定设置在脚 蹬本体上,所述脚蹬套包括脚蹬部和连接部,脚蹬套通过连接部连接在脚蹬本体上,所述脚蹬部为空心结构。进一步,所述空心结构为外端部封口的纵向贯通空心结构; 进一步,脚蹬本体上表面设置纵向凹槽,所述连接部嵌合在纵向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脚蹬部和连接部制成一体,空心结构贯通于脚蹬部和连接部; 进一歩,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置连接通孔,位于连接部的底部上表面在空心结构内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设置螺纹孔,连接螺栓依次穿过脚蹬本体和连接部的连接通孔并旋入连接条的螺纹孔将脚蹬套固定连接于脚蹬本体;进一步,所述纵向凹槽的槽底由外向内逐渐降低,与之相适应,连接部的底部为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斜面;进一步,所述脚蹬套的脚蹬部横向尺寸大于连接部横向尺寸形成翼形结构,所述翼形结构覆盖住脚蹬本体;进一步,在脚蹬本体下表面位于外端部设置触地感应杆; 进一步,所述脚蹬套由橡胶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脚蹬,脚蹬套为空心结构,利用空心结 构形成的气垫效应增大脚蹬部的弹性以及减震特性,能够有效缓冲摩托车本身 的震动传到驾驶者和乘坐者,提高驾驶者和乘坐者的舒适度,利于驾驶者和乘 坐者保持平衡,消除由于平衡性导致的安全隐患;由于震动减小,不影响或减 轻影响驾驶者,使其准确完成挂档和刹车等行车操作,从而有效消除行车安全4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拆卸容易, 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脚蹬,包括脚 蹬本体1和脚蹬套2,所述脚蹬套2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耐磨性好,成本低, 弹性好的特点,适合于长期踩踏和摩擦,使用寿命长;脚蹬套2固定设置在脚 蹬本体1上,所述脚蹬套2包括脚蹬部21和连接部22,脚蹬套2通过连接部 22连接在脚蹬本体1上,所述脚蹬部21为空心结构;本实施例中,空心结构23为外端部封口的纵向贯通空心结构,外端部是指 脚蹬没有连接车架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向外侧延伸的一端;本结构的脚蹬套2加 工方便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增加脚蹬部21形成气垫效应的面积,保 证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脚蹬本体1上表面设置纵向凹槽11,所述连接部22嵌合在纵 向凹槽11内,图中脚蹬套2下的箭头部分即为安装时嵌合安装方向;采用嵌合 结构,可以增大脚蹬套2与脚蹬本体1的接触面积,消除集中受力,可延长脚 蹬套2的使用寿命,安装拆卸简单,配合以其他固定结构,连接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蹬部21和连接部22制成一体,空心结构贯通于脚蹬 部21和连接部22,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增大空心结构23的体积,更为有效的体现气垫效应的作用;连接部22的底部设置连接通孔25,位于连接部22的底部上表面在空心结5构23内设置有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设置螺纹孔31,连接螺栓4依次穿过脚 蹬本体1和连接部22的连接通孔25并旋入连接条3的螺纹孔31将脚蹬套2固 定连接于脚蹬本体l,图中连接螺栓4的箭头方向即为连接时的穿入方向;连接 方式简单,拆卸和安装方便,采用连接条结构,增大连接面积,保证脚蹬套受 力均匀,避免应力集中;本实施例中,纵向凹槽ll的槽底由外向内逐渐降低,与之相适应,连接部 22的底部为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斜面;外是指脚蹬没有连接车架相对于车体中 心线向外侧延伸的一端,当用力踩踏脚蹬部时,向下的力产生沿斜面的分力, 可使脚蹬套2有相对于脚蹬本体1向内相对移动的趋势,进一步保证安装固定 效果,防止脱离。脚蹬套2的脚蹬部21横向尺寸大于连接部横向尺寸形成翼形结构24,所述 翼形结构24覆盖住脚蹬本体1,避免驾驶者和乘坐者直接踩踏脚蹬木体1,进 一步提高舒适性;在脚蹬本体1下表面位于外端部设置触地感应杆12,感应触地,避免出现 安全事故。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 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 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和脚蹬套,所述脚蹬套固定设置在脚蹬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脚蹬部和连接部,脚蹬套通过连接部连接在脚蹬本体上,所述脚蹬部为空心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结构为外端 部封口的纵向贯通空心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脚蹬本体上表面设置 纵向凹槽,所述连接部嵌合在纵向凹槽内。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部和连接部 制成一体,空心结构贯通于脚蹬部和连接部。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 置连接通孔,位于连接部的底部上表面在空心结构内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 条设置螺纹孔,连接螺栓依次穿过脚蹬本体和连接部的连接通孔并旋入连接条 的螺纹孔将脚蹬套固定连接于脚蹬本体。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槽底 由外向内逐渐降低,与之相适应,连接部的底部为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斜面。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套的脚蹬部 横向尺寸大于连接部横向尺寸形成翼形结构,所述翼形结构覆盖住脚蹬本体。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在脚蹬本体下表面位 于外端部设置触地感应杆。9. 根据权利耍求8所述的摩托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套由橡胶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和脚蹬套,脚蹬套固定设置在脚蹬本体上,脚蹬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脚蹬部和连接部,脚蹬套通过连接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本体和脚蹬套,所述脚蹬套固定设置在脚蹬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脚蹬部和连接部,脚蹬套通过连接部连接在脚蹬本体上,所述脚蹬部为空心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传华喻申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