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67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温板,包括上盖、下盖、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支撑柱。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用于传递冷却介质。上盖和下盖之间焊接支撑柱,可有效防止均温板受热膨胀变形。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因此冷却液在上盖凝结后会迅速地经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回流到第一毛细结构,然后继续吸热,不断循环。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竖向设置的支撑柱均不会阻挡冷却液的回流,同时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组合后是一种复合型的毛细结构,其回流的效果也更好,因此热传导效率更高,散热效率更好。散热效率更好。散热效率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均温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电子装置的运算速率越来越快,而其体积与重量却也日益缩减,进而使电子装置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元件的效能也相对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电子元件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热量越来越多。
[0003]均温板是一种散热装置,被广泛用于芯片散热。专利号:CN202021305353.X公开了一种均温板,公开了:“均温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夹设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支撑中框,支撑中框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分别覆盖所述通孔并与支撑中框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空间;由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中框,通过支撑中框的支撑作用。毛细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二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和第二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优选地,毛细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和第二盖板与支撑中框之间。”也就是,上下两组毛细结构是被支撑中框分隔开的,虽然支撑中框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支撑中框仍然会阻碍工作液体的回流,影响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均温板,其冷却液回流通畅,散热效率更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一种均温板,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边缘折弯形成有下焊边;所述上盖的边缘形成有上焊边;所述上焊边和下焊边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
[0007]所述下盖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壁向外侧凸出,形成吸热座;第一毛细结构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底壁;所述第三毛细结构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顶壁;若干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
[0008]支撑柱设置在真空腔室内,并与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在一起。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为铜网。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铜粉烧结的条状毛细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有至少两组;一条或多条的第二毛细结构相连成T形状或分叉状。
[0012]优选的,部分所述支撑柱上套设置有第四毛细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第四毛细结构为铜网或铜粉烧结的环状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下盖为中部低,边缘高的结构;所述下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道的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插入在限位孔之中。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均温板,包括上盖、下盖、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支撑柱。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用于传递冷却介质。上盖和下盖之间焊接支撑柱,防止均温板受热膨胀变形。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因此冷却液在上盖凝结后会迅速地经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回流到第一毛细结构,然后继续吸热,不断循环。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竖向设置的支撑柱均不会阻挡冷却液的回流,同时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第三毛细结构组合后是一种复合型的毛细结构,其回流的效果也更好,因此热传导效率更高,散热效率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透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图2中A

A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图3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下盖俯视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支撑柱、第四毛细结构组合示意图。
[0023]附图标识说明:
[0024]10、下盖
ꢀꢀꢀꢀꢀꢀꢀꢀꢀꢀꢀꢀꢀ
11、凹槽
[0025]12、下焊边
ꢀꢀꢀꢀꢀꢀꢀꢀꢀꢀꢀ
13、第一毛细结构
[0026]14、第二毛细结构
ꢀꢀꢀꢀꢀ
15、支撑柱
[0027]16、第四毛细结构
ꢀꢀꢀꢀꢀ
17、回流槽
[0028]18、吸热座
ꢀꢀꢀꢀꢀꢀꢀꢀꢀꢀꢀ
19、限位孔
[0029]20、上盖
ꢀꢀꢀꢀꢀꢀꢀꢀꢀꢀꢀꢀꢀ
21、上焊边
[0030]22、真空腔室
ꢀꢀꢀꢀꢀꢀꢀꢀꢀ
23、第三毛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2]实施例一
[0033]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均温板。
[0034]其中,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14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23和第一毛细结构13之间,形成一种复合型的毛细结构,冷却液在上盖20凝结后会迅速地经第三毛细结构23和第二毛细结构14回流到第一毛细结构13,然后继续吸热,热传导效率更高。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14、以及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5均不会阻挡冷却液的回流,其回流的效果也更好,因此热
传导效率更高,散热效率更好。
[0035]本申请一种均温板,包括下盖10,所述下盖10的边缘折弯形成有下焊边12;所述上盖20的边缘形成有上焊边21;所述上焊边21和下焊边12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盖20和下盖10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22;真空腔室22注入有冷却液;所述下盖10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外壁向外侧凸出,形成吸热座18;第一毛细结构13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22的底壁;所述第三毛细结构23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22的顶壁;若干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14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23和第一毛细结构13之间;支撑柱15设置在真空腔室22内,并与所述上盖20和下盖10焊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三毛细结构23和第一毛细结构13为铜网。优选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4为铜粉烧结的条状毛细结构。吸热座18接触热源吸收热量,冷却液受热汽化,运动到下盖10进行散热,并冷凝成液体,冷凝之后的冷却液顺着第三毛细结构23、第二毛细结构14、第一毛细结构13回到吸热座18位置继续吸收热量,不断循环。冷却液优选为水、酒精、丙酮之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其它冷却介质,不作具体的限制。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14、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5均不会阻挡冷却液的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边缘折弯形成有下焊边;上盖的边缘形成有上焊边;所述上焊边和下焊边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注入有冷却液;所述下盖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壁向外侧凸出,形成吸热座;第一毛细结构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底壁;第三毛细结构紧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顶壁;若干条状的第二毛细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之间;支撑柱设置在真空腔室内,并与所述上盖和下盖焊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毛细结构和第一毛细结构为铜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睿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