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860 阅读:5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无菌控制下,向用于制备纯化的病毒抗原的口蹄疫病毒液中加入氯仿,氯仿体积为口蹄疫病毒液体积的0.5~2%,搅拌混合;(2)2~8℃静置3~24小时,然后分离得到上清液;(3)离心处理上清液,获取纯化的病毒抗原。按照上述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获取纯化的病毒抗原,然后进行抗原灭活和疫苗配制,就可以获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提高的口蹄疫疫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
技术介绍
现行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在质量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1.安全性差,动物在注苗后出现 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轻者减食或停食2 3天或发生流产,重者发生死亡。其原因一是疫苗中的非目的蛋白成分高,二是原材料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内毒素。2.疫苗免疫效力不稳定, 其表现是,注苗后,有时动物的血清没有可检测的抗体,或者免疫期短,只有2 3个月。疫苗中的非目的蛋白包括培养细胞时残留的血清和水解乳蛋白,污染菌和它产生的内毒素,细胞蛋白和口蹄疫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这些异源蛋白不仅是动物过敏反应原,而且有 的是蛋白水解酶,能裂解完整病毒粒子,从而降低了疫苗的效力。目前,口蹄疫灭活疫苗仅用过滤工艺技术去除有限的细胞碎片,非目的蛋白的大部分不 能去除,同时这一工艺方式使得抗原在处理过程中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 无菌控制下,向用于制备纯化的病毒抗原的口蹄疫病毒液中加入氯仿,氯仿体积为 口蹄疫病毒液体积的0.5~2%,搅拌混合;(2) 2 8。C静置3~24小时,然后分离得到上清液;(3) 离心处理上清液,获取纯化的病毒抗原。较佳地,步骤(1)中,氯仿用已灭菌空气过滤器除菌后通过蠕动泵直接打入装有所述口蹄 疫病毒液的反应釜中。较佳地,歩骤(1)中,搅拌混合的搅拌频率为80~18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60分钟, 温度控制在25~30°C。较佳地,步骤(2)中,静置时压力为0.05Mpa 0.1Mpa左右。较佳地,步骤(3)中,离心处理上清液使用的离心机为连续流离心机,离心速度为 2000-5000转/分钟。更佳地,步骤(1)中,氯仿体积为口蹄疫病毒液体积的1 1.5%;步骤(2)中,静置时间为10~20小时;步骤(3)中,离心速度为2500 3500转/分钟。按照上述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获取纯化的病毒抗原,然后进行抗原灭活和疫苗配制, 就可以获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提高的口蹄疫疫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O型口蹄疫疫苗的制各1、 抗原制备本品系用0型口蹄疫病毒接种BHK-21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所得。2、 抗原进缸无菌控制下,将制备的口蹄疫病毒液通过打压的方式打入已高压灭菌的反 应釜内。3、 加入氯仿将氯仿用已灭菌空气过滤器除菌后通过蠕动泵直接打入装有所述口蹄疫病 毒液的反应釜中,氯仿体积为口蹄疫病毒液体积的1%。4、 搅拌混合将含有氯仿的抗原液用搅拌器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25 30'C,搅拌频率 为45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5、 倒缸及静置混合均匀后过夜静置15小时,同时将反应釜内液体降温至2~8°C,反 应釜内室压力维持在0. 1Mpa左右。6、 排放废液通过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将乳白色沉淀物排放至废液收集桶内,弃掉的下 层约为混合物总体积的2%。7、 分离将卜.清液抽取至连续流离心机内,离心速度为3000转/分钟.从出口分离出的 液体经蠕动泵收集到另一个反应釜内等候灭火处理。8、 抗原灭活与疫苗配制按农业部颁布的口蹄疫疫苗制造规特.实施,主要操作流程为, 抗原经二乙烯亚胺(BEI)灭活,与精制矿物油佐剂混合乳化制成双相油乳剂疫苗。实施例二上述O型口蹄疫疫苗(实施例一所得疫苗)性能指标检测 试验分成两组,按照实施例一的方法, 一组采用未纯化抗原配制疫苗,另一组纯化抗原 配制疫苗。用双缩脲法(药典2005版)测定纯化前后的总蛋白含量,前后分别测定5个试样,平均值 如表1所示。其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过的纯化疫苗的蛋白量去除明显。<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用动态比浊法测定纯化前后的内毒素含量,纯化前后分别测定5个试样,平均值如表2所示。其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过的纯化疫苗内毒素去除明显。表2抗原纯化前后内毒素含量变化处理前内毒素含量(EU/ml)处理后内毒素含量(EU/ml)内毒素去除率8910.6987.9%通过146S抗原含量变化间接地表示有效抗原含量变化,用蔗糖密度梯度紫外光定量法检 测[」蹄疫146S抗原含量,纯化前后分别测定5个试样,平均值如表3所示。其表明按本发 明方法对有效抗原损失较小。表3抗原纯化前后病毒含量变化处理前病毒146S抗原含量Otg/ml)处理后病毒146S抗原含量(吗/ml)146S降低率1.611.544.2%采用各5头怀孕奶牛按相同方法接种疫苗,数据如表4所示,其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处 理过的纯化疫苗比传统方法制备的疫苗副反应减小表4疫苗在抗原纯化前后在怀孕奶牛牛体注射流产情况未纯化疫苗流产数(头数/注射头数)纯化后疫苗流产数(头数/注射头数)1/50/5实施例三亚洲一型口蹄疫疫苗的制备1、 抗原制备本品系用亚洲一型口蹄疫病毒接种BHK-21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所得。2、 抗原进缸无菌控制下,将制备的口蹄疫病毒液通过打压的方式打入已高压灭菌的反应釜内。3、 加入氯仿将氯仿用已灭菌空气过滤器除菌后通过蠕动泵直接打入装有所述口蹄疫病 毒液的反应釜中,氯仿体积为口蹄疫病毒液体积的1%。4、 搅拌混合将含有氯仿的抗原液用搅拌器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25 30'C,搅拌频率 为145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5、 倒缸及静置混合均匀后过夜静置15小时,同时将反应釜内液体降温至2 8°C,反 应釜内室压力维持在0. 1Mpa左右。6、 排放废液通过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将乳白色沉淀物排放至废液收集桶内,弃掉的下 层约为混合物总体积的2%。57、 分离将上清液抽取至连续流离心机内,离心速度为3000转/分钟,从出口分离出的 液体经蠕动泵收集到另一个反应釜内等候灭火处理。8、 抗原灭活与疫苗配制按农业部颁布的口蹄疫疫苗制造规程实施,主要操作流程为,抗原经二乙烯亚胺(BED灭活,与精制矿物油佐剂混合乳化制成的双相油乳剂疫苗。实施例四上述亚洲一型口蹄疫疫苗(实施例三所得疫苗)性能指标检测 试验分成两组,按照实施例三的方法, 一组采用未纯化抗原配制疫苗,另一组纯化抗原 配制疫苗。用双縮脲法(药典2005版)测定纯化前后的总蛋白含量,前后分别测定5个试样,平均值如表1所示。其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过的纯化疫苗的蛋白量去除明显。表l未纯化抗原与纯化抗原比较<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用动态比浊法测定纯化前后的内毒素含量,纯化前后分别测定5个试样,平均值如表2所示。其表明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过的纯化疫苗内毒素去除明显。表2抗原纯化前后内毒素含量变.<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通过146S抗原含量变化间接地表示有效抗原含量变化,用蔗糖密度梯度紫外光定量法检 测口蹄疫146S抗原含量,纯化前后分别测定5个试样,平均值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口蹄疫疫苗纯化抗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无菌控制下,向用于制备纯化的病毒抗原的口蹄疫病毒液中加入氯仿,氯仿体积为口蹄疫病毒液体积的0.5~2%,搅拌混合;    (2)2~8℃静置3~24小时,然后分离得到上清液;(3)离心处理上清液,获取纯化的病毒抗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峰卢永干周劲松泰鹏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