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52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湿法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结合件竖直安装在机架上的圆柱形筒体,以同轴线方式通过连接杆件间隔安装在圆柱形筒体内的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且圆柱形筒体的内腔通过间隔设置的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被分割成位于梯次磁源二下方的梯次磁源非工作区二、位于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之间的梯次磁源非工作区一;环绕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所处位置的相应圆柱形筒体段上分别设置有聚磁介质填充区一、聚磁介质填充区二,且在每段聚磁介质填充区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出料管口;用于驱动梯次磁源沿圆柱形筒体内腔作上下位移运动的压力装置设置在圆柱形筒体的上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广泛用于选矿、选煤等矿物加工及粮食、茶叶生产等诸多行业进行磁性物含量测定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湿法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
技术介绍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矿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矿物资源的深加 工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各种矿物物性的研究是加工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磁性物 含量是物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粉体中磁性物的含量是选矿、选煤等矿物加工及粮食、茶 叶生产等诸多行业十分关注的一个指标,测定矿物中磁性物的含量,是进行矿物分选的基 础。 通过对矿物中磁性物含量的定量分析,可以了解矿物的可选性状况,为制定合理 的分选工艺过程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作为磁选设备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磁性 物的含量测定在选矿、各种稀有、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提纯等矿物加工以及冶金、磨料、粮 食、茶叶等诸多行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磁性物在各种粉体中的化学成分、赋存方式差别很大,致使不同的行业执行的测 量标准很不统一,测量方法千差万别,相应地所采用的磁性物测定设备更是各具千秋。典型 的磁性物含量测定方法及相应装置如下 在重介质选煤生产中,磁性物含量的测定是一项经常性的项目,不但要对重介质 本身的磁性物含量进行测定,还要对悬浮液中磁性物含量、磁选机尾矿和各种分选产品中 的磁性物含量进行测定。当前选煤行业普遍采用一定细度的磁铁矿粉来配置分选用重悬浮 液,磁铁矿粉中磁性物的含量直接决定了重悬浮液的分选特性和生产成本。选煤行业执行 的测定标准是选煤厂检查标准MT/T808-1999,测定磁性物的含量实际上就是测定Fe304的 含量,测试方法和装置主要有简易测定法和磁选管测定法。 (1)简易测定法使用两块玻璃和一块永磁铁,称取一定量的磁铁矿粉(或lmm以 下的待测样)均匀铺到一块玻璃上,另一块则置于其上,相距5-10mm ;然后将磁铁在上层玻 璃板上来回移动,使磁性物吸附到上层玻璃上,再将磁铁和上层玻璃一起移到事先准备好 的瓷盘上,拿掉磁铁使磁性物脱落在瓷盘中。如此反复数次,直到磁性物全部吸出,称其质 量,计算磁性物含量。简易法测定结果总体误差较大、且无规律。磁选管法测定小于lmm试 样的磁性物含量时冲洗困难,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磁选管法采用的主要测量仪器是磁选管。磁选管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磁性物 含量测定仪器,由安装底座、C形铁芯、激磁绕组、传动机构、玻璃管及其支架等部分组成; 具有不同磁性的矿物粒子,通过磁选管形成的磁场,必然要受到磁力和机械力(重力及流 体作用)的作用;由于磁性较强和磁性较弱的矿粒所受的磁力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运动 轨迹;磁性较强的颗粒富集在两磁极中间,而磁性弱的颗粒则在水流的作用下排出,由于磁 选管与磁极间的相对往复运动,使得磁极间的物料产生"漂洗作用",将夹杂在磁性颗粒间 的非磁性颗粒冲洗出来,于是物料颗粒按其磁性不同分选为两种单独的产物。3 电感式磁性物含量计亦是重介选煤工艺所使用的一种测定重悬浮液中磁性物含 量或间接测量煤泥量的重要测定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当某种含磁性物质的悬浮液通过变 送器线圈时,磁性物含量变化会导致线圈电感量变化,从而得出测量结果,因为只有重悬浮 液中的磁性物对线圈电感起作用,因此可通过测量线圈电感确定重悬浮液的磁性物含量。 但目前采用的重悬浮液磁性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工作不够稳定的问题, 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冶金行业测定矿石中的磁性物,执行的标准是GB6730. 5_1986,其主要是测定矿石 中含铁矿物的含量(比磁化系数大于3000 X 10—6cm3/g),现在广泛采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磁 性铁的测定(l)手工内磁选法然后用带有铜(或玻璃)套的永久磁铁,把磁性矿物选出, 用洗瓶淋洗磁铁把吸附在上面的磁性矿物冲掉,借抽出磁铁,把磁性矿物放入另一烧杯中, 反复数次,直至试样中的磁性矿物全部选出为止;(2)手工外磁选法称取0-100g试样于 烧杯中,加入约20ml水使试样完全湿润,用永久磁铁(隔烧杯底测得磁场强度为900±100 奥斯特)紧贴烧杯底部移动,使磁性矿物移向一侧,然后倾出非磁性矿物,再用水冲散烧杯 中矿样,重复操作,直至倾出的水中无矿物为止;(3)WFC-3型磁选仪磁选法称取0-100g试 样于烧杯中,加入约20ml水使试样完全湿润,由于磁力的作用,磁性矿粒偏离其垂直下落 的轨迹被吸附在磁极近处的管壁上,而非磁性颗粒靠垂力和水流淋洗的作用下落,由于框 架上永久磁铁的极性正负相反排列,并能做垂直向往复运动,从而使磁性矿粒所在位置的 磁场方向交替变换,磁性矿粒随之成180°翻转,减少了磁性矿粒对非磁性矿粒的夹带,使 磁性矿粒与非磁性矿粒完全分离。手工磁选法操作虽然简单但准确度不高、重复性差。而 WFC-3型磁选仪磁选法采用钕铁硼永磁体作为磁铁测试精度高、重现性好。 小麦粉体中磁性金属物的测定是小麦质量强检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小麦粉体磁性 物含量测定时,常用的有磁性金属物测定器法、磁铁吸引法和"双磁法"等,其中磁性金属物 测定器法受小麦粉中添加剂的影响较大,磁铁吸引法重复性差、双试验误差较大;现在常用 的是双磁法。双磁法是磁性金属物测定器和磁铁吸引的结合,所谓双磁即磁性金属物测定 器的电磁铁和磁铁吸引的永磁体的有机结合,相对操作方法科学、测定结果准确。但双磁法 中要使用四氯化碳且用量较大,而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都有直接的危害。 虽然目前磁性物测定技术较成熟,但其中一类存在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测定数据 误差大,重现性较差,另一类虽避免了上述问题而多采用电磁磁系,设备占地面积及运行成 本均较高,结构复杂,测定操作过程繁琐,有的甚至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有害;同时分选区背 景场强多在1T以下,难以满足弱磁性粉体测定的需要;而且磁场强度不能满足同时测定多 种不同磁性物磁性的需要,适应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湿法 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技术的湿法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包括 a、分别采用铁氧体磁性材料、普通钕铁硼NdFeB磁性材料和高性能钕铁硼NdFeB 材料制成相同规格尺寸的磁钢,采用在每两相邻的磁钢之间夹以高导磁轭片的结构方式,通过挤压方式构建出至少两个梯次磁源; b、利用高导磁不锈钢制成的环形介质网或钢毛聚磁介质,将环形介质网或钢毛聚 磁介质填充在聚磁介质填充区(即分选空间)中,且聚磁介质填充区所填充的聚磁介质可 依次由稀到密设置,所述聚磁介质填充区与其所对应的梯次磁源构成梯次闭合磁系; c、采用一个压力装置实现梯次磁源在一个圆柱形筒体内作往复运动,往复进入和 离开分选空间,从而实现磁性物的吸出、收集和测定。 更具体说本技术的湿法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包括通过结合件竖直 安装在机架上的圆柱形筒体,以同轴线方式通过连接杆件间隔安装在圆柱形筒体内的梯次 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 ;且圆柱形筒体的内腔通过间隔设置的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被分 割成位于梯次磁源二下方的梯次磁源非工作区二、位于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之间的梯 次磁源非工作区一;环绕梯次磁源一和梯次磁源二所处位置的相应圆柱形筒体段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测定磁性物含量的永磁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结合件竖直安装在机架上的圆柱形筒体,以同轴线方式通过连接杆件间隔安装在圆柱形筒体内的梯次磁源一(11)和梯次磁源二(7);且圆柱形筒体的内腔通过间隔设置的梯次磁源一(11)和梯次磁源二(7)被分割成位于梯次磁源二下方的梯次磁源非工作区二(10)、位于梯次磁源一(11)和梯次磁源二(7)之间的梯次磁源非工作区一(6);环绕梯次磁源一(11)和梯次磁源二(7)所处位置的相应圆柱形筒体段上分别设置有聚磁介质填充区一(13)、聚磁介质填充区二(12),且在每段聚磁介质填充区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出料管口(5);用于驱动梯次磁源沿圆柱形筒体内腔作上下位移运动的压力装置设置在圆柱形筒体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红光刘鹏马娇史长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