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果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是先对桃汁久置后产生的沉淀进行鉴别,明确该沉淀的成分,在此基础上选择该沉淀成分含量低的桃作为原料,并在桃汁的制备过程中添加能够去除该沉淀成分的制剂,或者是采用能够去除该沉淀的工艺来制备桃汁。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后发现,该沉淀的成分为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汁制备
,具体涉及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桃汁是一种营养成分较高、适口度较强的果汁饮品,该饮品对原料的品种要求较低,一般而言,各品种的桃子均可以用作制备桃汁饮品,并且,桃汁的生产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因而桃汁成为一种接受度较高的大众饮品。
[0003]但是,巨大的应用市场也决定了桃汁产品必须拥有较大的生产量,而桃汁产品在储存及运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白色的絮状物的沉淀,虽然这些沉淀并非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并不会影响桃汁本身的产品品质,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人们在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并不会购买有沉淀的桃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桃汁产品的销量,造成桃汁产品的部分浪费。
[0004]现有的技术中,并无对该沉淀进行的研究,即该沉淀具体为何物并不可知,甚至桃汁的生产企业对于如何除掉这一沉淀也无从下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桃汁产品品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具体是:先对桃汁久置后产生的沉淀进行鉴别,明确该沉淀的成分,在此基础上选择该沉淀成分含量低的桃作为原料,并在桃汁的制备过程中添加能够去除该沉淀的制剂,或者是采用能够去除该沉淀的工艺,来制备桃汁产品。
[0007]本专利技术人经实验验证发现,该沉淀物的成分为L
‑<br/>天冬酰胺
‑
水合物。
[000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的步骤:
[0009](1)取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作为原料,洗净,去皮,去核,将桃果肉打碎,向果肉中添加果浆酶,常温下酶解,然后榨汁,得到桃汁;所述的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的品种选自霞翠、玉妃、中华寿桃、奇红、蒙阴8号中的任一种;
[0010](2)将(1)中获得的桃汁杀菌,杀菌完成后冷却至35~60℃,在此温度下加入复合酶保温酶解20~60min,再加入天冬酰胺酶,酶解20~50min;
[0011](3)取(2)中酶解完成后的桃汁取上清液,超滤,然后进行树脂吸附,将得到的桃清汁浓缩至70
°
Brix。
[0012]上述的步骤中,优选的,(1)中所述的桃原料为霞翠。
[0013]优选的,(1)中以果肉的重量计,果浆酶的添加量为0.01wt%~0.02wt%。
[0014]优选的,(1)中以果肉的重量计,果浆酶的添加量为0.01wt%。
[0015]优选的,(2)中所述的复合酶为果胶酶和淀粉酶,以桃汁的重量计,果胶酶的用量为0.08wt%~0.12wt%,淀粉酶的用量为0.03wt%~0.08wt%。
[0016]优选的,(2)中,以桃汁的重量计,果胶酶的用量为0.1wt%,淀粉酶的用量为0.05wt%。
[0017]优选的,(2)中以桃汁的重量计,天冬酰胺酶的添加量为0.02wt%~0.03wt%。
[0018]优选的,(2)中以桃汁的重量计,天冬酰胺酶的添加量为0.03wt%。
[0019]优选的,(3)中超滤的条件为:采用20nm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温度为40~50℃。
[0020](3)中树脂的类型为:大孔吸附树脂900系列,树脂吸附时吸附温度不高于50℃。
[0021]本专利技术在明确了桃汁产品久置后产生沉淀的成分为L
‑
天冬酰胺
‑
水合物的基础上,分别探究了桃汁的不同加工过程对于桃汁中L
‑
天冬酰胺含量的影响情况以及不同品种的桃汁作为原料时L
‑
天冬酰胺的含量情况,通过进一步地比较发现,桃汁的不同加工工段,其对于L
‑
天冬酰胺的含量变化影响并不明显,因而,可以忽略工艺阶段对桃汁中结晶物产生的影响。
[0022]相对于桃汁产品的加工过程而言,原料桃中的L
‑
天冬酰胺的含量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而这也直接决定了所制备的桃汁在后期的贮藏过程中是否能产生沉淀或者产生沉淀的多少,因而,为了从根本上去除桃汁在久置后可能产生的结晶物,最好的方法便是从源头上选择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作为原料。
[0023]此外,若是在桃汁的制备过程中,所选择的桃原料中不得不含有一定的L
‑
天冬酰胺时,为了避免所制备的桃汁在后期的贮藏过程中产生沉淀物质,则是需要将L
‑
天冬酰胺的含量控制在一定的含量范围内,因此可以在桃汁的制备过程中添加能够去除该沉淀物成分的制剂,或者是采用能够去除该沉淀的工艺,而天冬酰胺酶对于L
‑
天冬酰胺具有一定的酶解作用,因而恰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的。
[002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的步骤:
[0025](1)取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作为原料,洗净,去皮,去核,将桃果肉打碎,在果肉中添加果浆酶,以果肉的重量计,果浆酶的添加量为0.01wt%~0.02wt%,然后,常温下酶解45~90min,榨汁,得到桃汁;
[0026](2)将(1)中获得的桃汁进行杀菌,杀菌完成后冷却至35~60℃,然后加入含有果胶酶和淀粉酶的复合酶,以桃汁的重量计,果胶酶的用量为0.08~0.12wt%,淀粉酶的用量为0.03~0.08wt%,保温酶解20~60min,再加入天冬酰胺酶,添加量为0.02wt%~0.03wt%,进一步酶解20~50min;
[0027](3)采用20nm的超滤膜对(2)中酶解完成后的桃汁的上清液进行超滤,超滤温度为40~50℃,然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900系列进行树脂吸附,吸附温度≤50℃,最后,将得到的桃清汁浓缩至70
°
Brix。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桃汁的不同加工阶段、桃汁的原料对最终制得的桃汁产品中L
‑
天冬酰胺的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明确了桃汁的加工过程对于L
‑
天冬酰胺的含量影响不大,桃汁原料中L
‑
天冬酰胺的含量高低才是决定桃汁产品中L
‑
天冬酰胺含量高低的最直接
的因素;
[0030](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即在桃汁制备过程中,选择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作为原料,以从源头上减少该沉淀的出现;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添加0.02wt%~0.03wt%的天冬酰胺酶,以便在储存过程中,将桃汁中大部分的L
‑
天冬酰胺结晶物酶解掉,使得L
‑
天冬酰胺的含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于避免桃汁久置沉淀的产生,提高桃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对桃汁久置后产生的沉淀进行鉴别,明确该沉淀的成分,在此基础上选择该沉淀成分含量低的桃作为原料,并在桃汁的制备过程中添加能够去除该沉淀的制剂,或者是采用能够去除该沉淀的工艺,来获得桃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桃汁久置后产生的沉淀进行鉴别,鉴别结果为:所述的沉淀为L
‑
天冬酰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取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作为原料,洗净,去皮,去核,将桃果肉打碎,向果肉中添加果浆酶,常温下酶解,然后榨汁,得到桃汁;所述的L
‑
天冬酰胺含量较低的桃的品种选自霞翠、玉妃、中华寿桃、奇红、蒙阴8号中的任一种;(2)将(1)中获得的桃汁杀菌,杀菌完成后冷却至35~60℃,在此温度下加入复合酶保温酶解20~60 min,再加入天冬酰胺酶,酶解20~50 min,并灭酶;(3)取(2)中酶解完成后的桃汁取上清液,超滤,然后利用树脂进行吸附,将得到的桃清汁浓缩至70
°
Brix。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的桃原料为霞翠,酶解的时间为45~90min。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1)中以果肉的重量计,果浆酶的添加量为0.01 wt%~0.02 wt%。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2)中,复合酶为果胶酶和淀粉酶,以桃汁的重量计,果胶酶的用量为0.08 wt%~0.12 wt%,淀粉酶的用量为0.03 wt%~0.08 wt%,天冬酰胺酶的添加量为0.02 wt%~0.03 wt%。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沉淀的桃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3)中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乐,赵岩,吴茂玉,李根,赵晓丹,闫新焕,马寅斐,谭梦男,王坤,王志武,丁辰,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