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塔水循环系统高效抑藻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9012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塔水循环系统高效抑藻的方法,采用含银离子双氧水作为抑藻剂,在冷却塔开始运行时,在循环水中按照每升循环水加入3.5~4.5g含银离子双氧水,每7~10天按原添加量补充一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含银离子双氧水这种稳定的消毒剂作为抑藻剂,代替传统的消毒剂、除藻剂、杀生剂,抑藻剂作用时间长且效果明显,可抑制循环水中藻类的生长、有效控制生物膜的生成;含银离子双氧水无色、无味,与水互溶,分解为水和氧气,安全环保,对人无害;不受温度、pH值影响,具有广谱杀菌效果,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循环水系统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在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循环冷却水系统受温度、环境的影响,会存在细菌和生物膜,①影响传热效率,增加能耗:研究表明,当换热设备上存在0.5mm的生物膜时,将会增加20%的能耗,如果换热设备上生物膜达到1mm,将会使系统能耗增加55%,严重时导致冷却系统无法达到工艺要求;②影响水处理剂作用的发挥:换热器附着的生物膜和生物粘泥会使化学处理药剂与设备隔绝,使缓蚀剂、阻垢剂发挥不了作用增加设备腐蚀:生物膜下面的细菌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会直接对金属造成腐蚀,同时还会产生电化学法腐蚀;④冷却系统中滋生的假单胞菌、病毒、机会性病原体等通过冷却塔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会引起人们发生皮炎甚至导致死亡的多种疾病。目前,企业为清除循环水系统中的生物膜,一般在循环水中添加传统的杀菌除藻剂(双氧水、液氯、次氯酸钠、臭氧、二氧化氯、季胺盐类化合物等),但传统杀菌消毒剂受温度、循环水PH影响大、作用时间短、除藻杀菌效果一般,影响循环水的味道和气味,分解后产生三齒甲烷、溴酸盐、亚氯酸盐等有毒物质,而普通的双氧水作用时间短、除藻杀菌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冷却塔水循环系统高效抑藻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含银离子双氧水作为抑藻剂,在冷却塔开始运行时,在循环水中按照每升循环水加入3.5~4.5g含银离子双氧水,每7~10天按原添加量补充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却塔水循环系统高效抑藻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含银离子双氧水作为抑藻剂,在冷却塔开始运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昆生于东华董杰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