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255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充电连接器、充电接触器、互锁继电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组,所述充电连接器具有两组连接点分别依据所述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的通断形成充电连接通路及不充电连接通路;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连接器一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互锁继电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及低压控制电源连接形成的通路;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机、所述充电连接器两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形成的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实用,在车辆上应用易于布置和实施,适用于需充电的所有车辆,尤其是新能源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尤其涉及新能源车辆的车载充电保护。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消 除电动汽车车载端高压的潜在危险及充电时误操作带来的隐患,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了明确 要求。为此,如何实现充电保护及安全保护,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成为业界研究的 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未充电时,充电 连接器座(车载端)不带强电(带弱电);充电时,不允许电动汽车启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充电机、充电连接器、充电接触器、互锁继电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组,所述充电连接 器具有两组连接点分别依据所述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的通断形成充电连接通路及不 充电连接通路;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连接器一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 述互锁继电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及低压控制电源连接形成的通路;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为 所述充电机、所述充电连接器两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形成的通 路。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具有 高压接触端与低压接触端,所述充电连接器两组连接点分别为一组高压接触端一组低压接 触端,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为分别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器、所述充电接触器及所述电机控制 器的低压接触端。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进一步为所述充电接 触器低压接触端与低压常电及所述互锁继电器相连;所述互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分别与低 压控制电源及所述电机控制器的低压控制端相连。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为分别连接所述充电连 接器的高压接触端和低压接触端及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的高压接触端。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中充电连接器的高压接 触端的连接进一步为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充电接触器及所述电机控制器的高压 接触端的正极相连;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充电连接器及所述电机控制器的高压接 触端的负极相连;所述充电机与所述充电连接器相连;所述充电连接器的高压接触端与所 述充电接触器的高压接触端及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相连。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中充电连接器的低压接 触端的连接进一步为分别连接低压常电及互锁继电器,所述互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及插座,所述插座为车载端,所述插头用于连接所述充电机。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通路及不充电连接通路分别在低压接触端接地。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组为多组电池串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功能实用,在车辆上易于布置和实施。适用于需充电的所有车辆,尤其是新能源车辆。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时的原理图;其中,附图标记1 充电机2 充电连接器3 充电接触器4 自锁继电器5 电机控制器6 车用电池组A 低压常电B 低压控制电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在图1、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 保护装置,包括充电机1、充电连接器2、充电接触器3、互锁继电器4、电机控制器5、车用 动力电池组6。所述充电连接器2具有两组连接点分别依据所述充电连接器2与所述充电机1的 通断形成充电连接通路及不充电连接通路。所述充电连接器2的两组连接点分别为一组高压接触端一组低压接触端,所述充 电接触器3、所述电机控制器5也分别具有高压接触端与低压接触端。 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连接器2低压接触端、所述充电接触器3的低压 接触端、所述互锁继电器4、所述电机控制器5的低压接触端及低压控制电源B连接形成的 通路。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机1、所述充电连接器2两组连接点(高压接触端 与低压接触端)、所述充电接触器3的高压接触端、所述动力电池组6连接形成的通路。所述充电连接通路及不充电连接通路分别在低压接触端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动力电池组6为多组电池串联。所述充电连接器2包括插头及插座,所述插座为车载端,所述插头用于连接所述充电机1。本专利技术未充电时,所述充电接触器的断开,致使所述充电连接器不带强电(带弱电),确保安全;充电时,通过所述充电连接器高压接触点及低压接触点的同时连接,使所 述充电接触器线圈得电而导通进行充电,同时所述互锁继电器得电常闭触点断开,致使在 充电状态下所述电机控制器得不到低压控制电源,确保车辆不能启动。请继续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及图2本专利技术充电时的原理图。进一步描述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不充电连接通路充电连接器2的低压接触端与低压常电A及互锁继电器4相连; 互锁继电器4的常闭触点分别与低压控制电源B及电机控制器2的低压控制端相连,充电 接触3的低压接触端接地。充电连接通路动力电池组6的正极与充电接触器2及电机控制器5的高压接触 端的正极相连;动力电池组6的负极与充电连接器2及电机控制器5的高压接触端的负极 相连;充电机1与充电连接器2相连;充电连接器2的高压接触端与充电接触器3的高压接 触端及动力电池组6的负极相连。充电连接器2的低压接触端分别连接低压常电及互锁继 电器4。电机控制器5的低压接触端接地。如图1所示,未充电时,所述充电机1与充电连接器2不连接,所述充电接触器3 断开,致使所述充电连接器2 (车载端)不带强电(带弱电),保证安全。此外,所述自锁继 电器4采用常闭接触点,所述电机控制器5控制电机正常工作。如图2所示,充电时,所述充电机1与充电连接器2连接,所述充电接触器3得电接 通,使充电连接器2与车用电池组6形成通路,同时所述自锁继电器4得电断开常闭触点, 与A点触合,致使在充电状态下所述电机控制器5得不到低压控制电源,无法工作,确保车 辆不能启动。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实用,在车辆 上易于布置和实施。适用于需充电的所有车辆,尤其是新能源车辆。为此,本专利技术揭示的采用上述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的车辆可以实现未充电时, 充电连接器座(车载端)不带强电(带弱电);充电时,不允许电动汽车启动,能够满足国 家相关标准的明确要求。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充电连接器、充电接触器、互锁继电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组,所述充电连接器具有两组连接点分别依据所述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的通断形成充电连接通路及不充电连接通路;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连接器一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互锁继电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及低压控制电源连接形成的通路;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用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充电连接器、充电接触器、互锁继电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组,所述充电连接器具有两组连接点分别依据所述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的通断形成充电连接通路及不充电连接通路;所述不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连接器一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互锁继电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及低压控制电源连接形成的通路;所述充电连接通路为:所述充电机、所述充电连接器两组连接点、所述充电接触器、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形成的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明林则宏严丽娟蔡文远王可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