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59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壳体内设有上下分布的催化床层和蓄热床层,所述催化床层和蓄热床层所在的区域被均匀地分隔成若干轴向气流通道,所述各轴向气流通道的下面设有可以使待反应气体均匀分布的气体分布装置,所述气体分布装置下面是喷氨室,所述喷氨室内设有用于喷射氨气的氨喷射格栅,所述喷氨室设有进气烟道接口,所述催化床层上面是用于反应气体充分反应的催化反应室,所述催化反应室设有出气烟道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氨喷射技术、蓄热式能量回收技术和脱硝技术相结合,使得在中低温条件下的工业废气实现脱硝变为现实,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各种工业锅炉烟气与工艺废气的脱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属于环 保

技术介绍
'目前,烟气等含有氮氧化物的工业废气多采用催化氧化方式进行脱硝处理,在200-400摄氏度的反应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废 气中所含有的NOx同冊3进行反应生成N2和H20。而实际生产中废气的 温度通常不能达到这么高。为了实现上述反应,通常采用加热手段, 例如电、蒸汽等,使之维持在这一温度,如果必要还要设换热器回收 热量。在此条件下,整个系统能耗高、复杂。目前采用的氨气喷淋设备较多,但是多数喷淋装置结构过于复 杂,并且往往由于喷嘴的喷射方向设置的不合理,影响氨气同烟气混 合效果,并且还可能增大喷淋阻力。由于含有污染性挥发物的工业尾气温度一般4吏低,在进行催化反 应前需要加热,而现有的加热方式通常采用蒸汽等对尾气进行加热, 因此同期消耗大量能量,不仅提高了工业废气处琛成本还造成能源的 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蓄热式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本专利技术将蓄热式能量回收技术与脱硝技术 相结合,使得技术适应性大大提高,且将各项技术集成为一体化装置,错构筒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氨气同烟气的混合效果好,催化反 应彻底,并且能源消耗少。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装置,其壳体内设有上下分布的催化床层和蓄热床层,所述催化床层 和蓄热床层所在的区域被均匀地分隔成若干轴向气流通道,所述各轴 向气流通道的下面设有可以使待反应气体均匀分布的气体分布装置, 所述气体分布装置下面是喷氨室,所述喷氨室内设有用于喷射氨气的 辱喷射格栅,所述喷氨室设有进气烟道接口,所述催化床层上面是用 卞反应气体充分反应的催化反应室,所述催化反应室设有出气烟道接 n 。; 所述蓄热床层由若干蓄热块分层堆码而成,布满所述气流通道的 整个截面,所述蓄热块采用高蓄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并设有供气体穿 过的孔隙。.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i殳有用于固定安方i 备层蓄热块的活动框架和用于支撑这些活动框架的固定支架。所述催化床层由若干催化块分层堆码而成,布满所述气流通道的 整个截面,所述催化块设有供气体穿过的孔隙,所述催化块的内外表 面均涂有高性能的催化剂或者所述催化块由包含催化剂的材料制成。 ;: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设有用于固定安放 各层催化块的活动框架和用于支撑这些活动框架的固定支架。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气体分布装置呈圆盘状,译有若 "t相间的缺口,其轴线同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叠,其下端通过转轴连接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氨喷射格栅包括喷淋母管和一个或多个喷淋支管,所述喷淋 支管连接所述喷淋母管,所述喷淋支管上设有若干喷嘴孔,所述喷淋 母管的进气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连接制專j殳备。所述喷淋支管上设有开度调节阀,所述开度调节阀配有用于控制 其开度大小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釆集所述喷淋支管 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或用于采集所述喷淋支管内气体流量的流量传感器;所述喷淋母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氨气流量的流量控制阀,所 述流量控制阀配有用于控制其开度的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 垛连接有用于采集所述喷淋母管内气体流量的流量传感器和/或用于 来集所述喷淋母管内氨浓度的浓度传感器;所述氨喷射格栅的进气端 还设有用于氨气和空气混合、稀释氨气浓度的氨气空气混合器。 ' 所述喷淋支管的数量为多个,分布在所述喷、淋母管的两侧,所述 喷淋支管和所述喷淋母管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或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与轴线平行的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壳体内 6,相应空间命隔成所述的轴向气流通道,所述各隔板和所述各轴向气 鴻通道以壳体的轴线为对称轴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各轴向气流通道 妹上端敞口,连接所述催化反应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 皇中添加了高蓄热持性的蓄热床层,进入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 化还原脱硝装置的气体通过所述蓄热床层,并吸收所述蓄热^^层内的 热量达到反应温度进入所述催化床层进行脱硝反应,同时脱硝反应中产生的热又重新被所述蓄热床层吸收,所述蓄热床层温度恢复,以备 下一次中低温氨、空气和废气的混合气通过时进行加热,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由可以可以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或催化材料,使其具有 特异性,对脱硝反应起到高效的催化作用,以改善脱硝效果;由于经 过特殊设计的氨喷射格栅,喷淋主管和喷淋支管构成格栅状,而且喷 淋主管和喷淋支管上设有若干喷嘴孔,且呈对称分布,使混合气体压 力分布更加均衡,与气体管道内废气混合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的脱硝效 率可以达到90%以上,热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整体结构简单、操 作容易,现场安装方便、用时少,占地面积少,节约了大量的设备成 夸和基础建设成本。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氨喷射格栅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壳 体内设有上下分布的催化床层1和蓄热床层2,所述催化床层和蓄热,'卑层所在的区域被均匀地分隔成若干轴向气流通道,所述各轴向气流 通道的下面设有可以使待反应气体均勻分布的气体分布装置3,所述广 1气体分布装置下面是喷氨室4,所述喷氨室内设有用于喷射氨气的氨 喷射格栅8,所述喷氨室设有进气烟道9接口,为了使废气和氨气充 分混合,所述氨喷射格栅通常设置在所述进气烟道的出口处,通过所 述进气烟道进入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内的废气和所述氨喷射格栅喷出的氨在所述喷氨室内充分混合后,通过所述 气体分布装置均勻地将混合后的气体送入所述轴向气流通道,使之通緣所述蓄热床层和催化床层,所述催化床层上面是用于反应气体充分反应的催化反应室5,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催化床层后在所述催化 反应室内充分反应,所述催化反应室设有出气烟道IO接口,反应后 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出气烟道排出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 原脱硝装置。: 所述蓄热床层由若干蓄热块分层堆码而成,布满所述轴向叱流通 道的整个截面,所述蓄热块采用高蓄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并设有供气 体穿过的孔隙,使混合后的气体经过所述轴向气流通道时必须穿过所 蟓蓄热块上的孔隙,与所述蓄热块充分接触并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升 潭的目的。" 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设有用于固定安放 各层蓄热块的活动框架和用于支撑这些活动框架的固定支架,更换时 巧要抽出相应的框架进行更换即可。; 所述催化床层由若干催化块分层堆码而成,布满所述轴向气流通 專的整个截面,所述催化块设有供气体穿过的孔隙,其内外表面均涂 有高性能的催化剂或者所述催化块由包含催化剂的材料制成,使混合 考的气体经过所述轴向气流通道时必须穿过所述催化块上的孔隙,与所述催化块4的催化材料充分接触,以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所述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设有用于固定安放 备层催化块的活动框架和用于支撑这些活动框架的固定支架,更换时只要抽出相应的框架进行更换即可。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气体分布装置呈圆盘状,所述气 体分布装置上设有若干相间的缺口 ,所述缺口的形状和分布方式与所 述轴向气流通道相对应,也可以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生蓄热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壳体内设有上下分布的催化床层和蓄热床层,所述催化床层和蓄热床层所在的区域被均匀地分隔成若干轴向气流通道,所述各轴向气流通道的下面设有可以使待反应气体均匀分布的气体分布装置,所述气体分布装置下面是喷氨室,所述喷氨室内设有用于喷射氨气的氨喷射格栅,所述喷氨室设有进气烟道接口,所述催化床层上面是用于反应气体充分反应的催化反应室,所述催化反应室设有出气烟道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辉李发军史展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