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48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包括辊体焊接组件、轴组件,所述轴组件包括一根主轴、一根铝管、两个铝管挡板,两个铝管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铝管的两端开口处,主轴分别穿过两个铝管挡板的中心过孔并延伸至外侧;所述辊体焊接组件包括圆筒状的辊皮,辊皮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座,辊皮内部设置有网格状的保持架,保持架的网格单元内部的永磁体吸附于辊皮内侧面上,保持架两端的定位环与辊皮内侧面相固定连接;轴组件设置于辊体焊接组件内部,主轴两端伸入至轴承座内部,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相转动连接;解决了目前阻尼托辊结构复杂而造成可靠性低、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


[0001]本技术属于带式输送机
,具体涉及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

技术介绍

[0002]阻尼托辊是一种依靠其内部阻尼装置将输送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可耗散能量的一种托辊,应用阻尼托辊可以满足下运带式输送机在起动、运行、制动时对输送带速度的控制要求。目前,国内阻尼托辊是在普通托辊基础上进行改进,加装常开或常闭的制动装置,以增大输送带运行阻力来对抗物料下滑力,由此控制输送带运行速度,避免“飞车”、“飞带”事故发生。目前的阻尼托辊普遍结构复杂,零件多,存在机械磨损,使用寿命及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解决目前阻尼托辊结构复杂而造成可靠性低、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包括辊体焊接组件、轴组件,所述轴组件包括一根主轴、一根铝管、两个铝管挡板,两个铝管挡板分别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焊接组件(1)、轴组件(2),所述轴组件(2)包括一根主轴(5)、一根铝管(3)、两个铝管挡板(4),两个铝管挡板(4)分别固定设置于铝管(3)的两端开口处,主轴(5)分别穿过两个铝管挡板(4)的中心过孔并延伸至外侧;所述辊体焊接组件(1)包括圆筒状的辊皮(6),辊皮(6)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座(7),辊皮(6)内部设置有网格状的保持架(8),保持架(8)的网格单元内部的永磁体(9)吸附于辊皮(6)内侧面上,保持架(8)两端的定位环(10)与辊皮(6)内侧面相固定连接;轴组件(2)设置于辊体焊接组件(1)内部,主轴(5)两端伸入至轴承座(7)内部,主轴(5)通过轴承(14)与轴承座(7)相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主轴(5)与两个铝管挡板(4)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7)包括一个内凹槽(11)以及一个连接环(12),连接环(12)位于辊皮(6)的开口处,连接环(12)的外边缘与辊皮(6)的开口相固定连接,内凹槽(1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内凹槽(11)的开口边缘与连接环(12)的内侧过孔相连接,内凹槽(11)向着辊皮(6)的内部所凹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8)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的网格结构,在保持架(8)上均匀开设有方形的网格单元,保持架(8)设置于辊皮(6)内侧的中间位置,并且保持架(8)与辊皮(6)的内侧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两个定位环(10)分别与保持架(8)的两端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铝管(3)位于保持架(8)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用速度自适应阻尼托辊,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座(7)的内凹槽(11)内部设置有密封圈(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轩孙鹏裴宝琳李海平董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集团向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