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堆焊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73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堆焊辊,属于连铸机的部件,包括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其特征是在本体的辊面上依次有由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堆焊成的过渡层、中间层、工作层。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自身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及一定程度的抗疲劳性能。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堆焊层抗氧化、耐腐蚀。通过控制焊后热处理区间温度,可达到需要的辊面硬度,提高其耐高温磨损和抗热疲劳的性能。使用寿命是同类产品的1.5倍、且可修复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节约连铸设备的保养费20-40%,广泛适合于各类连铸设备中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机的部件,特别是一种连铸堆焊辊
技术介绍
连铸轧辊是连铸机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坯的表面质 量和内部的完整,个别或局部轧辊的严重磨损可引起钢坯产生裂纹。早期连铸机使用的轧 辊是由球墨铸铁制作成,由于球墨铸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又能提高热处理硬度,因此该 类轧辊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和抗磨损性能,但易氧化,抗高温磨损不理想。为了克服上述突 现的不足之处,后来又出现了使用合金钢制作的连铸轧辊,对其进行热处理调质,淬火和回 火,虽然提高了轧辊表面硬度和增加了抗热疲劳性能,但在连铸生产中温度高达110(TC的工况下易氧化,加上水冷喷淋导致严重腐蚀,轧辊表面反复受到水冷和加热的交替变更,抗 高温磨损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热,抗氧化,耐腐蚀,耐高温磨损和抗热疲劳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可修复更换的连铸堆焊辊。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连铸堆焊辊包括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其特征 是在本体的辊面上依次有由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堆焊成的过渡层、中间层、工作层。 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结构改进,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自身具有良好的冷热 加工性能及一定程度的抗疲劳性能。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堆焊层抗氧化、耐腐蚀。通过 控制焊后热处理区间温度,可最终达到辊面硬度最高不超过HRc50、最低不低于HRc35,提 高其耐高温磨损和抗热疲劳的性能。使用寿命是同类产品的1. 5倍、且可修复更换,降低了 生产成本,可节约连铸设备的保养费20-40%,经试用,在高温IIO(TC条件下连续工作2000 小时,不变形,不裂缝,不氧化,广泛适合于各类连铸设备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连铸堆焊辊包括中、低碳合金钢42CrMoV 25CrMo 42CrMo的 本体l,在本体l的辊面上依次有由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中的铬心合金充填焊丝 RW-Chromecore430-0、 RW-Chromecore414N-0、 RW-Chromecore414N-0堆焊成的过渡层2、中 间层3、工作层4。权利要求一种连铸堆焊辊,包括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1),其特征是在本体(1)的辊面上依次有由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堆焊成的过渡层(2)、中间层(3)、工作层(4)。专利摘要一种连铸堆焊辊,属于连铸机的部件,包括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其特征是在本体的辊面上依次有由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堆焊成的过渡层、中间层、工作层。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自身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及一定程度的抗疲劳性能。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堆焊层抗氧化、耐腐蚀。通过控制焊后热处理区间温度,可达到需要的辊面硬度,提高其耐高温磨损和抗热疲劳的性能。使用寿命是同类产品的1.5倍、且可修复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节约连铸设备的保养费20-40%,广泛适合于各类连铸设备中使用。文档编号B22D11/06GK201455213SQ20092006529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迎迎 申请人:衡阳市冶金机械配套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堆焊辊,包括中、低碳合金钢的本体(1),其特征是在本体(1)的辊面上依次有由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堆焊成的过渡层(2)、中间层(3)、工作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迎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冶金机械配套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