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隧道窑生产磷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862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隧道窑生产磷酸的方法,涉及磷酸生产方法,通过采用改进的隧道窑生产。物料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后成型,经过预热、烧结和冷却段。预热段在400摄氏度左右排除含有焦油等易挥发物质的气体,经过换热冷却后可用于收集焦油。通过优化的硅钙比,使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的还原率由原来的60%提升到85%,在烧结段被还原的磷被氧化为五氧化二磷,含有五氧化二磷气体经过两级吸收分别制得粗酸和高纯度的磷酸,其中高纯度磷酸达到国家标准GB/T 2091-2008要求,粗磷酸可用于磷肥生产。砖渣经冷却段冷却后排除,可用于生产水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降低窑内工艺要求、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生产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磷酸的生产工艺目前有三种。(1)湿法磷酸法该法需用高品位磷矿或经选矿的磷精矿,并且必须有硫资源生产硫酸。其最大问题是磷石膏无法大量再生利用,废弃后造成对环境污染,存在环保问题。(2)电炉黄磷法该法酸浓度高,质量好,但电耗高,产品成本高,妨碍了该法推广。(3)窑法磷酸法,用磷矿与碳质还原剂,硅石(或石灰石)等配成型料,经焙烧反应后,磷矿中磷被还原成磷蒸汽,并与空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再经水化吸收直接生产高浓度磷酸。该法可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和煤为原料,生产成本较低,可以与热法,湿法磷酸竞争。窑法磷酸现在主要分为两种工艺,即回转窑法磷酸和隧道窑法磷酸工艺。回转窑法存在结圈问题,能耗也较高。隧道窑法存在设备易损,渣砖再生利用困难,大型化也有问题。 目前上述工艺都在改进,但都难以实现窑法磷酸工业化,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磷矿石中黄磷 的还原率较低,从而需要提高窑内温度,增加了工艺难度,提高了加工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提高磷酸生 产过程中磷矿石中黄磷的还原率,降低窑内焙烧温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以下步骤1) 磷矿粉、硅石、碳质、粘接剂、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压制成型,其中二氧化 硅与氧化钙的比例在0.5-1.6、碳质按照理论需求量的100-110%加入、粘接剂用量为总物 料量的1-5%,水的加入量为总物料量的7-15%;2) 上釉后入隧道窑烧结;3) 在隧道窑预热段分离出焦油等易挥发物质;4) 在烧结段将磷还原和氧化后经过两段吸收制得不同质量的磷酸,砖渣在冷却段经 过冷却后排出。物料压制成型压强为5-18Mpa。物料在预热段分离煤焦油等易挥发物质的出口温度为300-700摄氏度,预热段控制氧 含量在0-3. 5%。烧结段温度为1250-1350摄氏度,氧含量为2-5%,烧结反应时间为60-180分钟。 烧结段引出的气体经过两级吸收,第一级吸收五氧化二磷总量的20-50%,余下的五氧 化二磷由第二级吸收。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用改进的隧道窑生产。物料粉碎按 照比例混合后成型,型料上釉干燥后入窑,经过预热、烧结和冷却段。预热段在400摄氏 度左右排除含有焦油等易挥发物质的气体,该气体经过换热冷却后可用于收集焦油。通过 优化的硅钙比,使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的还原率由原来的60%提升到85%,从而将窑内的焙 烧温度从原来1500摄氏度降低到现在的1250-1350摄氏度,将氧含量在2-5%,在烧结段 被还原的磷被氧化为五氧化二磷,含有五氧化二磷气体经过两级吸收分别制得粗酸和高纯 度的磷酸,其中高纯度磷酸达到国家标7隹GB/T 2091-2008要求,粗磷酸可用于磷肥生产。 砖渣经冷却段冷却后排除,可用于生产水泥。化学反应原理(1) : Ca3 (P04)6F2+15C+9Si02——3/2P4+15C0+9Ca0Si02+CaF2(2) : P4+5/202——2P205(3) : C0+l/202——C02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降低窑内工艺要求、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湖北瓦屋磷矿100份(P205 25. 63%,CaO 38.69% Fe203 1.54%)、白煤18份,硅石20 份、腐殖酸5份,磨细至100-200目,搅拌均匀,加入15份水,压制成砖状,物料压制 成型压强为5-18Mpa。上釉干燥后送入高温隧道窑内,在预热段控制温度为400摄氏度, 控制氧含量低于1.5%,将预热段排放的气体经换热冷却后,吸收得到煤焦油;烧结段控制 温度1250-1350摄氏度,控制氧含量2-5%,砖块在烧结段反应90分钟,将烧结段产生的 气体经过两级吸收,第一级收集得到含量75%的磷酸17份,颜色为黄绿色。第二级吸收的 磷酸经过浓縮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磷酸16份,其质量符合GB/T 2091-2008标准要求。实施例二湖北瓦屋磷矿100份(P205 25 . 63%,Ca0 38.69% Fe203 1.54%)、烟煤70份,硅石15 份、腐殖酸5份,磨细至100-200目,搅拌均匀,加入15份水,压制成砖状,物料压制 成型压强为5-18Mpa。上釉干燥后送入高温隧道窑内,在预热段控制温度为400摄氏度, 氧含量低于1.5%,将预热段排放的气体经换热冷却后,吸收得到煤焦油;烧结段控制温度 1250-1350摄氏度,控制氧含量2-5%,砖块在烧结段反应90分钟,将烧结段产生的气体 经过两级吸收,第一级收集得到含量75%的磷酸17份,颜色为黄绿色。第二级吸收的磷酸 经过浓縮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磷酸16份,其质量符合GB/T 2091-2008标准要求。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磷矿粉、硅石、碳质、粘接剂、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压制成型,其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比例在0.5-1.6、碳质按照理论需求量的100-110%加入、粘接剂用量为总物料量的1-5%,水的加入量为总物料量的7-15%;2)上釉后入隧道窑烧结;3)在隧道窑预热段分离出焦油等易挥发物质;4)在烧结段将磷还原和氧化后经过两段吸收制得不同质量的磷酸,砖渣在冷却段经过冷却后排出。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物料压制成型压强为5-18Mpa。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物料在 预热段分离煤焦油等易挥发物质的出口温度为300-700摄氏度,预热段控制氧含量在 0-3. 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烧结段 温度为1250-1350摄氏度,氧含量为2-5%,烧结反应时间为60-180分钟。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烧结段 引出的气体经过两级吸收,第一级吸收五氧化二磷总量的20-50%,余下的五氧化二磷由 第二级吸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磷酸生产方法,通过采用改进的隧道窑生产。物料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后成型,经过预热、烧结和冷却段。预热段在400摄氏度左右排除含有焦油等易挥发物质的气体,经过换热冷却后可用于收集焦油。通过优化的硅钙比,使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的还原率由原来的60%提升到85%,在烧结段被还原的磷被氧化为五氧化二磷,含有五氧化二磷气体经过两级吸收分别制得粗酸和高纯度的磷酸,其中高纯度磷酸达到国家标准GB/T 2091-2008要求,粗磷酸可用于磷肥生产。砖渣经冷却段冷却后排除,可用于生产水泥。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降低窑内工艺要求、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的效果。文档编号C01B25/00GK101597039SQ200910063090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余有平, 向正海, 宁培栋, 张永萍, 兵 明, 殷宪国, 罗光典 申请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隧道窑生产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磷矿粉、硅石、碳质、粘接剂、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压制成型,其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比例在0.5-1.6、碳质按照理论需求量的100-110%加入、粘接剂用量为总物料量的1-5 %,水的加入量为总物料量的7-15%; 2)上釉后入隧道窑烧结; 3)在隧道窑预热段分离出焦油等易挥发物质; 4)在烧结段将磷还原和氧化后经过两段吸收制得不同质量的磷酸,砖渣在冷却段经过冷却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兵余有平宁培栋殷宪国向正海罗光典张永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