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9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活塞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包括:模拟机构,模拟机构包括模拟箱、环境模拟装置和运行模拟装置;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图像测控装置和探伤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拟机构和检测机构;其中,模拟箱设置在工作台上,检测机构、环境模拟装置和运行模拟装置均设置在模拟箱内,活塞研发的过程中通过模拟机构对环境和运行进行模拟测试,并利用检测机构对模拟测试后的活塞进行检测,进而得出实验数据,有助于活塞的研发,且模拟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其控制方式简单,便于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活塞研发
,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活塞是汽车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活塞顶部是组成燃烧室的主要部分,其形状与所选用的燃烧室形式有关。汽油机多采用平顶活塞,其优点是吸热面积小。柴油机活塞顶部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凹坑,其具体形状、位置和大小都必须与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要求相适应,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活塞的革新也在与时俱进;
[0003]但是活塞在研发过程需要进行运行模拟测试,而现有的活塞测试装置通常结构复杂,且在测试过程中,无法很好的模拟出活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环境,因此导致活塞的研发过程慢长,由此我们特别设计了一种活塞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活塞检测设备,达到了活塞工作环境实况模拟检测的效果。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包括:
[0006]模拟机构,模拟机构包括模拟箱、环境模拟装置和运行模拟装置;
[0007]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图像测控装置和探伤检测装置;
[0008]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拟机构和检测机构;
[0009]其中,所述的模拟箱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检测机构、环境模拟装置和运行模拟装置均设置在模拟箱内。
[0010]在本技术方案中,活塞研发的过程中通过模拟机构对环境和运行进行模拟测试,并利用检测机构对模拟测试后的活塞进行检测,进而得出实验数据,有助于活塞的研发,且模拟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其控制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环境模拟装置包括:
[0012]制冷器;
[0013]制热器;
[0014]喷淋设备;
[0015]其中,所述的制冷器、制热器和喷淋设备均设置在模拟箱内且均由控制装置控制。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制冷或制热在模拟箱内模拟高低温对活塞工作的影响,同时利用喷淋装置检测活塞在使用过程中,涉水时的反应,从而实现模拟现实中活塞的工作环境,进而检测出活塞的实际工作强度,进而提升活塞研发时间以及效率。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运行模拟组件包括:
[0018]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设置在模拟箱内并与工作台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用于连接
活塞;
[0019]以及夹持装置,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底座、夹持组件和模拟活塞缸,所述的第二底座设置在模拟箱内并与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的夹持组件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用于夹持模拟活塞缸,所述的模拟活塞杆上连接有油管和气管并用于配合活塞;
[0020]其中,驱动轴上连接有法兰固定件,所述的法兰固定件包括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的第一法兰盘设置在驱动轴上,且第一法兰盘上偏心设置有偏心轴,所述的第二法兰盘活动连接第一法兰盘,活塞连接到所述的偏心轴上后抵在第一法兰盘外侧,所述的第二法兰盘连接第一法兰盘将活塞固定。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活塞连接在驱动装置上并与夹持装置配合实现活塞运动试验。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夹持组件包括:
[0023]主体,所述的主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上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主体侧壁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油管和气管由开口连接到模拟活塞缸上;
[0024]压件,所述的压件包括压板和连接杆,所述的压板设置在安装槽上顶面,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压板并螺纹连接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通过与螺纹孔的左旋或右旋的配合控制压板压紧或松开安装槽内模拟活塞缸。
[0025]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将模拟活塞缸放置到安装槽内,并通过转动连接杆,使得压板下压模拟活塞缸进而实现固定,同时主体结构强度高,在测试过程中不易受损。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模拟活塞缸呈矩形,所述的模拟活塞缸上设置有进油口和进气口分别与油管和气管连接,所述的模拟活塞缸顶面设置有槽;
[0027]其中,所述的模拟活塞缸43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的压板下压后与槽配合。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模拟活塞缸通过铸造制成,其结构简单且较为粗糙,在活塞研发过程中仅需要根据所需要的活塞尺寸进行定制即可。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图像测控装置包括:
[0030]支架,所述的支架固定在模拟箱内;
[0031]以及工业相机,所述的工业相机设置在模拟箱内并固定在支架上;
[0032]其中,所述的工业相机受控制装置控制。
[0033]在本技术方案中,图像测控装置通过支架在模拟箱内的各个方位布置工业相机对模拟箱内的运行,模拟组件进行实时监控进而使得得出的测试效果好。
[00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探伤检测装置包括:
[0035]检测台,所述的检测台设置在模拟箱内,并活动连接工作台,所述的检测台上还设置有工业相机对活塞进行图像分析;
[0036]以及超声波探伤仪,所述的超声波探伤仪设置模拟箱内,并朝向检测台上;
[0037]其中,所述的超声波探伤仪由控制装置控制,并对活塞进行探伤检测。
[0038]在本技术方案中,活塞的检测更加全面直观,使得活塞的研发过程中对活塞的测试能够更好测试出直观的实验数据。
[00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活动装置,所述的活动装置包括电动滑轨和滑台,所述的电动滑轨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并均电路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滑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滑轨连接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三滑轨连接检测平台,所述的滑台分别连接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上。
[0040]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均由控制装置控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利用滑台对驱动装置、夹持装置以及检测平台进行输送。
[00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控制装置包括:
[0042]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器、处理器以及操控面板;
[0043]电路元件,所述的电路元件将处理器连接到模拟机构、检测机构和活动装置上;
[0044]其中,所述的控制面板通过电器元件控制拟机构、检测机构和活动装置。
[0045]在本技术方案中,电路元件将处理器连接到模拟机构、检测机构和活动装置上,处理器工作并将接收到数据展示到显示屏上,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控面板对模拟机构、检测机构和活动装置进行操控。
[004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旋转底座,所述的旋转底座设置在检测台上,所述的夹具安装在选装底座上。
[0047]在本技术方案中,带动活塞发生旋转进而方便探伤检测装置和工业相机对活塞进行检测。
[00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是,包括:模拟机构,模拟机构包括模拟箱(2)、环境模拟装置(3)和运行模拟装置(4);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图像监测装置(5)和探伤检测装置(6);以及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用于控制模拟机构和检测机构;其中,所述的模拟箱(2)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的检测机构、环境模拟装置(3)和运行模拟装置(4)均设置在模拟箱(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其特征是,环境模拟装置(3)包括:制冷器;制热器;喷淋设备;其中,所述的制冷器、制热器和喷淋设备均设置在模拟箱(2)内且均由控制装置(7)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其特征是,运行模拟组件包括:驱动装置(41),所述的驱动装置(41)包括电机和第一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设置在模拟箱(2)内并与工作台(1)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的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用于连接活塞;以及夹持装置(42),所述的夹持装置(42)包括第二底座、夹持组件(422)和模拟活塞缸(43),所述的第二底座设置在模拟箱(2)内并与工作台(1)活动连接,所述的夹持组件(422)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用于夹持模拟活塞缸(43),所述的模拟活塞杆上连接有油管和气管并用于配合活塞;其中,驱动轴上连接有法兰固定件(43),所述的法兰固定件(43)包括第一法兰盘(431)和第二法兰盘(432),所述的第一法兰盘(431)设置在驱动轴上,且第一法兰盘(431)上偏心设置有偏心轴(433),所述的第二法兰盘(432)活动连接第一法兰盘(431),活塞连接到所述的偏心轴(433)上后抵在第一法兰盘(431)外侧,所述的第二法兰盘(432)连接第一法兰盘(431)将活塞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塞检测设备,其特征是,夹持组件(422)包括:主体(4221),所述的主体(4221)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上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主体(4221)侧壁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油管和气管由开口连接到模拟活塞缸(43)上;压件(4222),所述的压件(4222)包括压板和连接杆,所述的压板设置在安装槽上顶面,所述的连接杆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黄卫潘菁潘松辉潘贤钧
申请(专利权)人:大昌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