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性能试验件可变预旋角度的导流支板调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气流调节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涡轮性能试验件可变预旋角度的导流支板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涡轮部件性能试验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涡轮部件来说,利用几何相似、动力相似、运动相似的办法,设计相应的试验件,借助涡轮综合试验器平台,以达到考核其部件性能和部分强度、或模拟真实部件的工作状态的目的,为涡轮部件气动性能的提升、结构强度的改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0003]作为新一代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通过调节热力循环参数,使其在各种飞行情况下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是未来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涡喷/涡扇发动机方面,研究重点是改变其涵道比,通常具有2个及以上的外涵道,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涵道比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涡轮的设计工作点,基于这种特点,目前在低压涡轮性能试验件的设计中,为了模拟不同的低压涡轮进口来流的状态,起到预旋的作用,设置了不同安装角的进口导流支板,从而达到验证气动性能的目的。由于常规的导流支板叶片几何不可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性能试验件可变预旋角度的导流支板调节结构,适用于内、外机匣之间所安装导流支板叶片角度的调节,其特征在于,导流支板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包括安装在外机匣周向的主动驱动组件、联动环和从动驱动组件,所述联动环安装在外机匣的周向,其中: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远离内机匣的一端和联动环固定连接,带动第一叶片绕外机匣的径向转动,且带动所述联动环沿外机匣的周向转动;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联动环及第二叶片的一端连接,且在所述主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联动环转动时,在所述联动环的带动下,通过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外机匣的径向方向上转动,且与所述第一叶片的转角度同步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支板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一端均以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内机匣上,另一端分别伸出外机匣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和从动驱动组件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支板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支撑架、曲柄、凸台和主动摇臂,所述曲柄包括圆柱件和弧形件,弧形件一端作为大端,另一端作为小端,大端的直径大于小端的直径,弧形件形状由大端以变截面的方式渐变至小端的结构设置,大端与圆柱件的底部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圆柱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弧形件远离圆柱件一端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主动摇臂上设置有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可沿所述主动摇臂的轴向移动,所述主动摇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和联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外机匣的轴向方向上能够自由穿过所述凸台,其中:所述凸台安装在近邻机匣进气口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凸台上安装有所述支撑架并形成有所述主动摇臂一端自由穿过的中空区域,所述支撑架中央区域以转动的方式安装有所述曲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凸块与滑块组件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所述圆柱件转动,以驱动所述圆柱件带动弧形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荣,王旭伟,左平,刘林洁,王孟君,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