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09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包括底座、转动升降装置、转动架和控制器,底座的顶部外周依次均分为加热区、冷却冲洗区、包装区和上料区,加热区上安装有加热筒,冷却冲洗区上安装有冲洗筒,转动升降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中部,转动架为有四个外端的十字交叉形状,转动架的中心安装于转动升降装置的顶部,转动架的四个外端上部均安装有转动电机,四个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转动轴,所以四根转动轴的下端均穿过转动架的底部,转动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依次、交错地置于加热筒、冲洗筒、包装区和上料区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多次接触大肠,便于包装,且包装后干净不留香料碎粒。粒。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白水大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白水大肠是一道经典美食,其肉质紧实、Q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现有的白水大肠大多都由工厂或小规模的加工店生产,加工成半成品。
[0003]当前,白水大肠在加工过程中,基本由人工操作,通过人工进行手动裁切、焖煮、水冷、称重和包装等,操作过程加工者需要多次接触大肠,这样频繁接触容易导致滋生细菌,出现交叉感染。再者,白水大肠焖煮冷却后进行裁切,然后再包装,由于当前焖煮大肠基本采用整根不规则放入锅中焖煮,因此裁切后的大肠也是不规则的、无序的,入袋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不易包装,包装后也不易堆放,且所有产品包装后不够规整、美观。
[0004]另外,现有的白水大肠由人工包装,包装时容易携带焖煮过程中的香料细末,因此包装后的白水大肠不够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及加工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包括底座、转动升降装置、转动架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周依次均分为加热区、冷却冲洗区、包装区和上料区,所述加热区上安装有加热筒,所述冷却冲洗区上安装有冲洗筒,所述转动升降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中部,所述转动架为有四个外端的十字交叉形状,所述转动架的中心安装于转动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转动架的四个外端上部均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四个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转动轴,所以四根转动轴的下端均穿过转动架的底部,所述转动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和转动架升降并转动,且所述转动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依次、交错地置于加热筒、冲洗筒、包装区和上料区上,所述控制器与转动升降装置、加热筒和转动电机均电控连接。
[0008]所述转动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电机、连接盘和升降电缸,所述固定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固定座上,所述连接盘固定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顶部,所述升降电缸固定于连接盘上,所述升降电缸的输出轴与转动架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旋转电机和升降电缸均电控连接。
[0009]所述冲洗筒的内壁上部设有一环形的喷洒管,所述喷洒管连接有电磁开关,所述喷洒管内侧设有多个向内下方倾斜设置的喷洒头,所述多个喷洒头与喷洒管均连通,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开关电控连接。
[0010]所述四根转动轴的中上部均安装有能够上、下滑动的第一固定头,所述四根转动轴的底部均安装有能够拆卸的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头和第二固定头外周均设有多个尖刺部。
[0011]所述包装区上安装有一半侧割开的围筒。
[0012]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垫块。
[0013]所述加热筒和冲洗筒的底部均安装有阀门开关。
[0014]一种白水大肠加工工艺,使用白水大肠焖煮锅,包括以下工序:S1:备料工序,备料盐15

20克、味精5

8克、料酒30

50毫升、甘草3

5克、陈皮5

8克、八角8

10克、桂皮5

10克、香叶5

10克、清洗好的大肠若干和清水8

10升;S2:预热工序,将清水全部加入加热筒内进行加热,清水煮沸后加入除大肠外的其他剩余调料;S3:上料工序,将大肠一端穿刺于第二固定头的尖刺部,启动转动电机,大肠沿着转动轴向下均匀转动并缠绕,转动六周后将大肠穿刺于第一固定头的尖刺部,并剪断多于的大肠;S4:加工工序,启动升降电缸,将转动架顶升,转动轴高于加热筒和冲洗筒,启动旋转电机,带动缠绕有大肠的转动轴转动置于加热筒顶部,升降电缸回收,使大肠置于加热筒内焖煮五分钟;再次启动升降电缸,将转动轴顶升,启动旋转电机,将大肠转至冲洗筒顶部,升降电缸回收使焖煮后的大肠至冲洗筒内,打开喷洒管和喷洒头,对大肠进行冲洗和降温四分钟;S5:包装工序,再次启动升降电缸,将转动轴顶升,启动旋转电机使大肠至包装区顶部,升降电缸回收使大肠至包装区,将大肠的上下端分别脱离第一固定头和第二固定头的尖刺部进行落袋包装;其他三根转动轴依次循环完成S1至S5的工序。
[0015]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本专利技术的白水大肠焖煮锅设置加热筒和冲洗筒、包装区、上料区和转动轴,同时还设置转动升降装置,这样在焖煮大肠时,通过转动升降装置和转动轴能够带动大肠进行焖煮和冲洗,同时上料时,只需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因而能够将大肠缠绕在转动轴上,无需人工手持大肠进行裁剪,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多次接触大肠,出现细菌感染的问题。同时,白水大肠上料时,转动六圈,同时缠绕于转动轴上在剪切,这样每段焖煮的大肠重量均匀,而且形状都规整、美观有规律,且缠绕于转动轴上进行焖煮能够焖煮定型,不会占用空间,且便于包装。另外,本专利技术设置喷洒管和喷洒头,大肠从加热筒里置于冲洗筒内后,喷洒头从上往下喷洒转轴上的大肠,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大肠的温度,使大肠更加紧实,还能冲洗掉大肠上携带的香料碎末,使大肠进行包装时能够干净不留碎粒。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电缸收缩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电缸升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筒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包括底座1、转动升降装置2、转动架3和
控制器。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周依次均分为加热区、冷却冲洗区、包装区和上料区,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垫块4,底座1分四个区域分别用于加热、冷却冲洗、包装和上料。同时包装区和上料区可以对接外部的操作人员或者机械手进行包装和上料,可以适用更多操作环境,也便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建立。所述加热区上安装有加热筒5,所述冷却冲洗区上安装有冲洗筒6,所述包装区上安装有一半侧割开的围筒7。所述转动升降装置2安装于底座1的中部,所述转动架3为有四个外端的十字交叉形状,所述转动架3的中心安装于转动升降装置2的顶部。所述转动架3的四个外端上部均安装有转动电机8,所述四个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转动轴9,所以四根转动轴9的下端均穿过转动架3的底部。所述转动升降装置2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9和转动架3升降并转动,且所述转动升降装置2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9依次、交错地置于加热筒5、冲洗筒6、包装区和上料区上,所述控制器与转动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动升降装置、转动架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周依次均分为加热区、冷却冲洗区、包装区和上料区,所述加热区上安装有加热筒,所述冷却冲洗区上安装有冲洗筒,所述转动升降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中部,所述转动架为有四个外端的十字交叉形状,所述转动架的中心安装于转动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转动架的四个外端上部均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四个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转动轴,所以四根转动轴的下端均穿过转动架的底部,所述转动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和转动架升降并转动,且所述转动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四根转动轴依次、交错地置于加热筒、冲洗筒、包装区和上料区上,所述控制器与转动升降装置、加热筒和转动电机均电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电机、连接盘和升降电缸,所述固定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固定座上,所述连接盘固定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顶部,所述升降电缸固定于连接盘上,所述升降电缸的输出轴与转动架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旋转电机和升降电缸均电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筒的内壁上部设有一环形的喷洒管,所述喷洒管连接有电磁开关,所述喷洒管内侧设有多个向内下方倾斜设置的喷洒头,所述多个喷洒头与喷洒管均连通,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开关电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转动轴的中上部均安装有能够上、下滑动的第一固定头,所述四根转动轴的底部均安装有能够拆卸的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头和第二固定头外周均设有多个尖刺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水大肠焖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区上安装有一半侧割开的围筒。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进步柯勤俭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绿进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