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243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包括:电机结构,具有固定部和动力端;内检测筒,固接于固定部的顶端,内检测筒设有连通设置的入口腔、移位腔和检测腔;外螺纹杆,传动固接于电机结构的动力端,且外螺纹杆依次延伸至检测腔和移位腔的内部;轮胎座,螺合于外螺纹杆,轮胎座与移位腔之间可分离式滑动设置,且轮胎座与检测腔之间相分离设置;摄像头,固接于内检测筒对应检测腔的外壁,且摄像头的摄像输入端对准检测腔的内部;回推气缸,固接于电机结构的固定部顶端,且回推气缸的输出杆端延伸至检测腔的内部与轮胎座的位置相对应;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判断轮胎消耗磨损状况时的可靠性及便利性,保证了系统的功能实用性。功能实用性。功能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修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行驶中对轮胎消耗很大,特别是在长途行车中,个别轮胎破损漏气而司机又没有发现时,将造成内外胎高速高温摩擦,可能导致轮胎橡胶与尼龙帘布层或钢丝分离脱胶,进而折断帘布层或钢丝,甚至毁坏轮胎,使其报费。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导致车辆因此失去平衡而造成严重事故。
[0003]现有技术中仅凭借驾驶员的肉眼判断,可靠性较差,且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凭借驾驶员的肉眼判断轮胎的消耗磨损状况时,可靠性较差,且便利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包括:
[0007]电机结构,具有一个固定部和一个动力端;
[0008]内检测筒,固接于所述固定部的顶端,所述内检测筒设有自上而下连通设置的入口腔、移位腔和检测腔;所述入口腔用于放入车轮胎;
[0009]外螺纹杆,传动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的动力端,且所述外螺纹杆依次延伸至所述检测腔和所述移位腔的内部;
[0010]轮胎座,螺合于所述外螺纹杆,所述轮胎座与所述移位腔之间可分离式滑动设置,且所述轮胎座与所述检测腔之间相分离设置;
[0011]摄像头,固接于所述内检测筒对应所述检测腔的外壁,且所述摄像头的摄像输入端对准所述检测腔的内部;
[0012]回推气缸,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的固定部顶端,且所述回推气缸的输出杆端延伸至所述检测腔的内部与所述轮胎座的位置相对应;
[0013]控制面板,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且所述控制面板与其内置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结构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部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座。
[0016]所述内检测筒固接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还设有包覆所述内检测筒的聚光罩,所述聚光罩内壁覆设有反光膜,所述聚光罩的上部开设有视野口。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入口腔可拆式安装有上盖体。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轮胎座的中间开设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与所述外螺纹杆之间相螺合,所述轮胎座螺合安装于所述外螺纹杆。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轮胎座的外沿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移位腔的内壁固接有若干条滑轨,在经过所述移位腔时,所述轮胎座的滑槽与所述滑轨之间相滑动配合,所述外螺纹杆的旋转作用基于滚珠丝杠原理带动所述轮胎座直线滑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经过所述检测腔时,所述轮胎座的滑槽与所述滑轨之间失去配合,且所述轮胎座整体与所述检测腔之间分离设置,所述外螺纹杆的旋转作用带动所述轮胎座同步旋转。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检测筒在位于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还固接设有射灯,所述射灯的出光端对准所述检测腔的内部。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面板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的侧部。
[0024]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射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通信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经所述通信模块与外部若干组终端显示屏之间信号相连,所述终端显示屏具备图像放大缩小功能。
[002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判断轮胎的消耗磨损状况时的可靠性及便利性,保证了整体系统的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中轮胎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电机结构1;支撑座2、聚光罩21、视野口211;
[0035]内检测筒3、入口腔31、上盖体311、移位腔32、滑轨321、检测腔33;
[0036]外螺纹杆4;轮胎座5、内螺纹套管51、滑槽52;
[0037]摄像头6、射灯61;
[0038]回推气缸7;控制面板8;车轮胎9。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1]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包括电机结构1、支撑座2、内检测筒3、外螺纹杆4、轮胎座5、摄像头6、回推气缸7、控制面板8和车轮胎9;具体设置如下:
[0042]请参考图1至图2,所述电机结构1具有一个固定部和一个动力端;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座2之间固接相连,所述内检测筒3固接于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用以通过内检测筒3实现对于车轮胎9破损部位的识别检测。
[0043]具体的是,参考图4,所述内检测筒3设有自上而下连通设置的入口腔31、移位腔32和检测腔33;其中,所述入口腔31用于放入车轮胎9,且所述入口腔31可拆式安装有上盖体311用以密封;所述外螺纹杆4传动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1的动力端,且所述外螺纹杆4依次延伸至检测腔33和移位腔32内部;请参考图3和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结构,具有一个固定部和一个动力端;内检测筒,固接于所述固定部的顶端,所述内检测筒设有自上而下连通设置的入口腔、移位腔和检测腔;所述入口腔用于放入车轮胎;外螺纹杆,传动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的动力端,且所述外螺纹杆依次延伸至所述检测腔和所述移位腔的内部;轮胎座,螺合于所述外螺纹杆,所述轮胎座与所述移位腔之间可分离式滑动设置,且所述轮胎座与所述检测腔之间相分离设置;摄像头,固接于所述内检测筒对应所述检测腔的外壁,且所述摄像头的摄像输入端对准所述检测腔的内部;回推气缸,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的固定部顶端,且所述回推气缸的输出杆端延伸至所述检测腔的内部与所述轮胎座的位置相对应;控制面板,固接于所述电机结构,且所述控制面板与其内置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结构之间通过电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座;所述内检测筒固接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还设有包覆所述内检测筒的聚光罩,所述聚光罩内壁覆设有反光膜,所述聚光罩的上部开设有视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轮胎破损部位的智能化识别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腔可拆式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秋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