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氟硝基苯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19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二氯硝基苯、氟化钾为原料生产氯氟硝基苯的方法,是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新洁尔灭或洁尔灭为相转移催化剂,按照一定的原料配比,在150~190℃压力为0~0.8Kg/cm+[2](表压)条件下,反应3~10小时而制得成品。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氯氟硝基苯,具有反应温度低、设备投资少、原料易得、容易制造、产品纯度高(含量可达97%以上),成品中无含硫物质,总成本低,三废少,并容易处理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以二氯硝基苯、氯化钾为原料制取氯氟硝基苯的方法。已知的氯氟硝基苯生产方法,如日本专利昭58-170735,是以二氯硝基苯为原料,四甲撑砜 为溶剂,氟化钾为氟化剂,在高温下,经反应-过滤-减压精馏而制得氯氟硝基苯的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其不足之处是设备投资大,能耗高,溶剂不易得,而且价格贵,产品纯度低,成本高,产品中含有带硫的物质,对氯氟硝基苯的还原有一定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实现工业化、用量少、能降低反应温度的相转移催化剂和价格便宜,易得而又不含硫元素的溶剂来生产氯氟硝基苯的方法,使产品中无含硫物质存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是以二氯硝基苯(DCNB)、氟化钾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新洁尔灭(〔 〕Br-n=12~18)或洁尔灭(〔 Cl-n=12-18)为相转移催化剂,依次加入到带有搅拌的加压釜中,开启搅拌,升温在150~190℃,压力为0~0.8kg/cm2(表压)的条件下反应3~10小时经冷却、排空、过滤、精馏而制得氯氟硝基苯。反应式如下 原料配比(克分子比)为二氯硝基苯∶氯化钾∶溶剂∶催化剂=1∶1.18∶2.69∶0.0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取氯氟硝基苯具有反应温度低、设备投资少、原料易得、容易制造、产品纯度高(含量可达97%以上),成品中无含硫物质,成本低、三废少并容易处理。 实施例(一)将200ml的二甲基甲酰胺、96g二氯硝基苯、2g新洁尔灭,粒度为160~200目的34.8g干燥氟化钾,加入带有搅拌的500毫升加压釜内,开启搅拌、升温,此时打开釜口的排空阀以排除在升温过程中釜内空气,待温度上升至150℃时关闭排空阀在175±2℃表压为0.6~0.7kg/cm2条件下反应6小时,而后冷却至室温排空,打开釜盖,将反应液抽出过滤,滤饼用45毫升二甲基甲酰胺冲洗、滤干,洗液与滤液合并,滤饼再用少量甲醇或乙醇冲洗一次,滤饼烘干后得45g,滤液总重305g。将滤液倒入500毫升,带有30厘米长填充精馏柱的三口烧瓶内加热,在300~400mmHg,料温在70~90℃条件下,回收二甲基甲酰胺,蒸至几乎不馏出为止,改用高真空减压升温精馏,按以下馏份收集,用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如下 残液经水汽蒸馏,回收二氯硝基苯(DCNB)10g,产品得量63.6g含量96.49%,收率80.7%。回收的二甲基甲酰胺水份含量为1.47%,PH值为4.8以下不能直接套用,必须进行处理,在回收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0%量的无水碳酸钠进行脱水脱酸处理,经精馏收集沸程为150~152℃(太原地区)的馏份,测定其水份、含量,中性反应达到其工业品要求后可供氟化反应使用。实施例(二)200毫升的二甲基甲酰胺、96g二氯硝基苯、2g洁尔灭,粒度为160~200目的34.8g干燥氟化钾,加入带有搅拌的500毫升加压釜内,制作工艺同例(一)。得氯氟硝基苯63.6g,含量97.2%,收率80.24%。实施例(三)200毫升二甲基乙酰胺、96g二氯硝基苯、2g新洁尔灭,粒度为160~200目的34.8g干燥氟化钾,加入带有搅拌的500毫升加压釜内,制作工艺同例(一)。得氯氟硝基苯62.8克,含量98.01%,收率79.90%。权利要求1.一种以二氯硝基苯、氟化钾为原料生产氯氟硝基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新洁尔灭()为相转移催化剂,依次加入带有搅拌的加压釜中,开启搅拌升温,在150~190℃,压力为0~8kg/cm2(表压)的条件下,反应3~10小时,经冷却、排空、过滤、精馏而制得氯氟硝基苯();其原料配比(克分子比)为二氯硝基苯∶氟化钾∶溶剂∶催化剂=1∶1.18∶2.69∶0.0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反应条件可以是在温度175±2℃,表压为0.6~0.7kg/cm2下反应6小时,而后冷却至室温,排空,打开釜盖,将反应液抽出过滤,滤饼用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冲洗、滤干,洗液与滤液合并,滤饼再用少量甲醇(或乙醇)冲洗一次。全文摘要一种以二氯硝基苯、氟化钾为原料生产氯氟硝基苯的方法,是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新洁尔灭或洁尔灭为相转移催化剂,按照一定的原料配比,在150~190℃压力为0~0.8kg/cm文档编号C07C205/11GK1033272SQ87101430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87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文辉 申请人: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二氯硝基苯、氟化钾为原料生产氯氟硝基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新洁尔灭(〔***〕Br↑[-]n=12~18)或洁尔灭(〔***〕Cl↑[-]n=12~18)为相转移催化剂,依次加入带有搅拌的加压釜中,开启搅拌升温,在150~190℃,压力为0~8kg/cm↑[2](表压)的条件下,反应3~10小时,经冷却、排空、过滤、精馏而制得氯氟硝基苯(***);其原料配比(克分子比)为:二氯硝基苯∶氟化钾∶溶剂∶催化剂=1∶1.18∶2.69∶0.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