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82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停车主体和油缸总成,其中,停车主体包括车位板和油缸外套筒,车位板与油缸外套筒为一整体结构,油缸外套筒和油缸总成各为4个,4个油缸外套筒都为倒杯型,分别倒扣在4个油缸总成上,而4个油缸总成固定在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的防水安装槽底部,液压系统位于停车主体的一侧,其与4个油缸总成通过胶管连接,控制系统位于地表,与液压系统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停车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非常方便车辆的进出,且进出车辆之间互不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停车装置表面上铺设的绿色装饰物,美化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潜伏式的立体停车 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而私家车也越来越多,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尤其是在大中城市,楼层都比较高,人口相对比 较密集,而空间又比较有限,现有的停车方式为车辆排列放置,占地面积大, 在有限的停车场内,很多车辆存在停放难的问题,造成空间利用率低,由于空 间的限制,使得停车费用昂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利用高度空间的停车装 置,此种停车装置虽然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停车费用,但是结构比较 复杂,且由于在地面上,进出车辆之间相互干扰,下层车辆如果停放在停车位 上不动,则停放在其上面的车辆则无法进出,造成停车装置在使用上非常不方 便,受到了限制,另外,由于此种停车装置的工作状态即为车辆存放状态,此 时,停车装置处于展开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存在着掉下来的安全隐患,而 且对于楼层比较高的住宅来说,底层本来光线就不是很好,再加上较高的停车 装置,光线更加灰暗,同时还会给人一种压迫感,不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 作、方便、安全、可有效利用空间,且不会影响光线及给人视觉上的压迫感的 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停车主 体和油缸总成,其中,停车主体包括车位板和油缸外套筒,车位板可为多个, 其与油缸外套筒为一整体结构,油缸外套筒和所述的油缸总成各为4个,4个油缸外套筒都为倒杯型,分别倒扣在4个油缸总成上,而4个油缸总成固定在 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的防水安装槽底部,上述的液压系统位于停车主体的一侧,3其与4个油缸总成通过胶管连接,而所述的控制系统位于地表,其与液压系统 线连接,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应用于车辆进出面以下。 所述的油缸总成为单节油缸总成或者多节油缸总成。 所述的防水安装槽的侧壁上形成一用于放置液压系统的凹槽。 所述的液压系统的动力源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所述的控制系统为手动控制系统或遥感控制系统。 所述的最上层车位板的四周焊接有一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排水板。 所述的停车主体的侧面上部装有塑胶密封条,所述的塑胶密封条与防水安 装槽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省时省力、停车容量 大、占地面积小、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非常方便车辆的进出,且进出车辆之 间互不干扰,且由于潜伏式停车装置的工作状态即车辆存放状态,此时,其处 于收縮状态,即其所有的重力都作用在防水安装槽的地面上,不存在掉下来的 隐患,非常安全,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是潜伏式的,可以避免车被碰撞、划伤甚 至是偷盗,另外,可在停车装置的表面上铺设绿色的装饰物,形成了绿化景观,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美化了环境。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1、车位板 2、油缸外套筒 3油缸总成 4、液压系统 5、防水安装槽 6、排水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 (图中未示)、液压系统4、停车主体和油缸总成3,其中,停车主体包括车位板1和油缸外套筒2,车位板1可为多个,其与油缸外套筒2为一整体结构,油缸外套筒2和所述的油缸总成3各为4个,4个油缸外套筒2都为倒杯型,分 别倒扣在4个油缸总成3上,所述的油缸总成3可根据车位提升的高度而设置 为单节油缸总成或者是多节油缸总成,其固定在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的防水安 装槽5底部,上述的液压系统4位于停车主体的一侧,其与4个油缸总成3通 过胶管8连接,而所述的控制系统位于地表,其与液压系统4线连接,所述的 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应用于车辆进出面以下,控制系统可为手动控制系统或遥 感控制系统,而液压系统4则可以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如果是交流电源, 则直接插接通电,如果是直流电源,则需要定时充电。上述的防水安装槽5的的侧壁上形成一用于放置液压系统4的凹槽。为了防止地面水渗透到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的内部,而损坏其部件,在停 车主体的侧面上部装有塑胶密封条7,所述的塑胶密封条7与防水安装槽5紧密 贴合,以防水渗透到停车装置内。此外,为了防止下雨的时候,雨水流到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内部损坏其部 件,在最上层的车位板l的四周焊接有一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排水板6,同时还 可在最上层的车位板1的上表面上铺有一层绿色装饰物,形成了绿化景观,与 周边环境相协调,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美化了环境。首先在地面停车位的下方砌一个防水安装槽,防水安装槽的大小根据潜伏 式立体停车装置的整体结构大小而定。液压系统4带动油缸总成3工作,向油缸总成3中注入液压油,随着油缸 总成3中的液压油的增多,压力增大,推动油缸外套筒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 停车主体向上运动,实现车位板l的上升,在下降的过程中,液压系统4带动 油缸总成3工作,将油缸总成3中的液压油抽出,油缸总成3内的压力降低, 停车主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实现车位板l的下降。而通过控制系统,可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也可实现对停车主体行程 的控制,实现车位板1的上升和下降,即控制车位板1的某一层到达进出的车 辆进出面,每一层车辆的进出都不受其他停放车辆的影响,非常方便。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 一方面由于占地面积非常小,节约了土地资源,有 效利用了空间,增加了停车位,降低了停车成本,另一方面,保障了停车安全,由于在地下,可防止车被碰撞、划伤甚至是偷盗。以上己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 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停车主体和油缸总成,其中,停车主体包括车位板和油缸外套筒,车位板与油缸外套筒为一整体结构,油缸外套筒和所述的油缸总成各为4个,4个油缸外套筒都为倒杯型,分别倒扣在4个油缸总成上,而4个油缸总成固定在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的防水安装槽底部,上述的液压系统位于停车主体的一侧,其与4个油缸总成通过胶管连接,而所述的控制系统位于地表,其与液压系统线连接,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应用于车辆进出面以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位板 为多个。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总 成为单节油缸总成或者多节油缸总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安 装槽的侧壁上形成一用于放置液压系统的凹槽。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系 统的动力源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 统为手动控制系统或遥感控制系统。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上层 车位板的四周焊接有一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排水板。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停车主体和油缸总成,其中,停车主体包括车位板和油缸外套筒,车位板与油缸外套筒为一整体结构,油缸外套筒和所述的油缸总成各为4个,4个油缸外套筒都为倒杯型,分别倒扣在4个油缸总成上,而4个油缸总成固定在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的防水安装槽底部,上述的液压系统位于停车主体的一侧,其与4个油缸总成通过胶管连接,而所述的控制系统位于地表,其与液压系统线连接,所述的潜伏式立体停车装置应用于车辆进出面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坤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邗江德昌塑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