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涉及一种板材成型的组合模具。包括可对油底壳边槽进行整形的上、下模组件,上、下模组件对应设有整边上模和整边下模,它还包括冲斜孔装置;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冲头、冲头驱动斜楔;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与油底壳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凸块上对应所述冲头设有下模孔,凸块内设有与下模孔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压料芯通过弹性导向机构活动连接在上模组件内,压料芯内设有与油底壳外形轮廓适配的内腔;冲头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斜向活动连接在压料芯内;冲头驱动斜楔固定连接在上模组件上,冲头的顶面与冲头驱动斜楔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结构活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动作可靠,节省空间;实现了油底壳整形侧冲孔模具的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板材成型的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油底壳成型加工中,存在两道工序,一是边槽整形,二是油底壳侧面斜孔的冲 制。目前,这两道工序,需要采用两套模具,分为两道工序来完成。效率低,成本高,加工周 期长。在注塑模具
中,常用一种侧抽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节省空 间的特点。在开模时斜导柱借助于开模力,在导轨的导向下带动滑块完成抽芯。合模时,楔 紧块借助合模力使其复位。侧抽芯滑块的滑动行程由开模行程、斜导柱的长度及倾斜角来 决定。但是,它只能单独完成斜向抽芯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实现边槽整形的同时,完成侧面斜孔冲制,从 而减少加工工序、节约模具成本的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对油底壳边槽进行整形的上、下模组件,上、下模组 件对应设有整边上模和整边下模,它还包括冲斜孔装置;所述的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 冲头、冲头驱动斜楔;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与油底壳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 上对应所述冲头设有下模孔,凸块内设有与下模孔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所述压料芯通过 弹性导向机构活动连接在上模组件内,压料芯内设有与所述油底壳外形轮廓适配的内腔; 所述冲头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斜向活动连接在压料芯内;所述的冲头驱动斜楔固定连接在上 模组件上,所述冲头的顶面与所述冲头驱动斜楔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结构活动相连。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导套、复位弹簧,导套斜向地固定连接在压料芯内,冲头设 置在导套内,复位弹簧设置在冲头与导套之间。所述的弹性导向机构包括螺栓、导块、退料弹簧,压料芯上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贯 穿其顶面与内腔的至少三个台阶孔,螺栓、导块将压料芯、弹簧依次连接在上模组件上。所述压料芯内内腔的最高点距离整边上模底面的距离略小于油底壳最大高度。本专利技术受注塑模具
中有侧抽芯结构的启发,在汽车油底壳边槽整形模具 上加载一个类似侧抽芯结构的冲斜孔装置。但这种加载需要解决垂直方向整形动作与斜向 冲孔动作之间的运动干涉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活动压料芯以及斜楔机构解决了两个动作之 间的干涉问题。首先,通过活动压料芯来完成工件的定位,它先于整边上模、冲头接触工件, 在垂直方向上使冲头相对于工件静止,同时,由于压料芯与上模组件之间设有退料弹簧,在 开模时,退料弹簧在合模时所积蓄的弹性势能会释放,使得压料芯还兼具退料的作用;然 后,上模组件继续下行,上模组件的垂直运动分量被斜楔机构分解,通过冲头驱动斜楔作用 到冲头上,此时,整边上模、冲头同时工作,同时,完成整边、冲斜孔。本专利技术动作可靠,节省 空间,解决冷冲模具空间紧张问题;成功实现油底壳整形侧冲孔模具的整合,减少了工序,节约模具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冲次,降低了冲压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中1是下模整形镶块,2是下模整形边槽,3是凸块,4是上模整形镶块,5是盖板,6是弹性导向机构,7是冲头驱动斜楔,8是冲头,9是压料芯,10是导套,11是上模组件, 12是斜孔,13是油底壳,14是下模孔,15是废料排出通道,16是下模组件;图2是本专利技术冲头的工作原理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中冲头驱动斜楔的结构示意中71是T形槽;图4是图3的仰视5是图3中A向视6是本专利技术中冲头的结构示意7是图6的仰视中81是T形轨。图8是图6中B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8所示,包括可对油底壳13的边槽进行整形的上模组件11、下模组 件16,上模组件11和下模组件16对应设有上模整形镶块4和下模整形镶块1,它还包括冲 斜孔装置;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9、冲头8、冲头驱动斜楔7 ;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16上 的与油底壳13的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3,凸块3上对应冲头8设有下模孔14,凸块3内 设有与下模孔14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15 ;压料芯9通过弹性导向机构6活动连接在上模 组件11内,压料芯9内设有与油底壳13的外形轮廓适配的内腔;冲头8通过弹性复位机构 斜向活动连接在压料芯9内;冲头驱动斜楔7固定连接在上模组件11的盖板5上,冲头8 的顶面与冲头驱动斜楔7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结构活动相连。如图3、7所示,冲头驱动斜 楔7的底面为与水平面呈10°夹角的斜面,在底面上设置T形槽71 ;冲头8的顶面为与水 平面呈35°夹角的斜面,顶面上设置可与T形槽71相适配的T形轨81。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导套10、复位弹簧,导套10斜向地固定连接在压料芯9内,冲头 8设置在导套10内,复位弹簧设置在冲头8与导套10之间。弹性导向机构6包括螺栓、导块、退料弹簧,压料芯9上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贯穿 其顶面与内腔的至少三个台阶孔,螺栓、导块将压料芯9、弹簧依次连接在上模组件11的盖 板5上。压料芯9内内腔的最高点距离上模整形镶块4底面的距离略小于油底壳13的最 大高度。以确保压料芯9在上模整形镶块4和下模整形镶块1合模前具有一定行程,并通 过退料弹簧积蓄退料所需的弹性势能。下面结合图2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开始动作时,上模组件5下行,压料 芯9接触油底壳13 ;此时,压料芯9将油底壳13定位,油底壳13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与冲头 8静止。上模组件5继续下行,实现两动作,垂直方向上,上模整形镶块4和下模整形镶块1合模,完成边槽整形;斜向上,冲头驱动斜楔7垂直地下行,通过其倾斜的底面,驱动具有 倾斜顶面的冲头8斜向动作,完成对油底壳13侧孔12的冲裁。侧冲孔完成后,整形同时结束,开模。权利要求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包括可对油底壳边槽进行整形的上、下模组件,上、下模组件对应设有整边上模和整边下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冲斜孔装置;所述的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冲头、冲头驱动斜楔;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与油底壳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对应所述冲头设有下模孔,凸块内设有与下模孔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所述压料芯通过弹性导向机构活动连接在上模组件内,压料芯内设有与所述油底壳外形轮廓适配的内腔;所述冲头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斜向活动连接在压料芯内;所述的冲头驱动斜楔固定连接在上模组件上,所述冲头的顶面与所述冲头驱动斜楔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结构活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 构包括导套、复位弹簧,导套斜向地固定连接在压料芯内,冲头设置在导套内,复位弹簧设 置在冲头与导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导向 机构包括螺栓、导块、退料弹簧,压料芯上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贯穿其顶面与内腔的至少三 个台阶孔,螺栓、导块将压料芯、弹簧依次连接在上模组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 芯内内腔的最高点距离整边上模底面的距离略小于油底壳最大高度。全文摘要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涉及一种板材成型的组合模具。包括可对油底壳边槽进行整形的上、下模组件,上、下模组件对应设有整边上模和整边下模,它还包括冲斜孔装置;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冲头、冲头驱动斜楔;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与油底壳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凸块上对应所述冲头设有下模孔,凸块内设有与下模孔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压料芯通过弹性导向机构活动连接在上模组件内,压料芯内设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包括可对油底壳边槽进行整形的上、下模组件,上、下模组件对应设有整边上模和整边下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冲斜孔装置;所述的冲斜孔装置包括:压料芯、冲头、冲头驱动斜楔;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与油底壳内轮廓形状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对应所述冲头设有下模孔,凸块内设有与下模孔连通的废料排出通道;所述压料芯通过弹性导向机构活动连接在上模组件内,压料芯内设有与所述油底壳外形轮廓适配的内腔;所述冲头通过弹性复位机构斜向活动连接在压料芯内;所述的冲头驱动斜楔固定连接在上模组件上,所述冲头的顶面与所述冲头驱动斜楔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结构活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于杰,朱其昌,薛士春,杨国成,朱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卡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