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聋遗传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试剂组合、探针以及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是涉及耳聋遗传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试剂组合、探针以及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新生儿刚出生进行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是出生缺陷三级防控重要措施,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著提高患儿预后和生活质量。耳聋是一种主要的出生缺陷,遗传因素是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大量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GJB2、SLC26A4、线粒体12S rRNA以及GJB3基因是中国人群最常见的耳聋遗传致病基因,这4个基因中的主要20个位点覆盖90%以上耳聋致病突变,因此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这些热点突变来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进行耳聋遗传基因检测意义尤为显著,将耳聋干预时间点提前,避免更多的耳聋发生。新生儿疾病筛查由各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管理实施,通常在新生儿出生第三天采集足跟血,制作干血斑并传递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完成检测。因此,实现新生儿疾病筛查试剂盒必须是能实现通过干血斑进行检测。
[0003]对于耳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耳聋遗传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液、扩增反应液和突变检测液组,所述突变检测液组选自突变检测液A、突变检测液B、突变检测液C和突变检测液D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前处理液包括Tween20、NP
‑
40、Triton
‑
X100、PVP和NaOH;所述扩增反应液包括热启动Taq酶、UNG酶、dNTP、dUTP、5
×
PCR缓冲液,所述5
×
PCR缓冲液包括Tris
‑
HCl、MgCl2、BSA、甘露醇、(NH4)2SO4、Tween20和海藻糖;所述突变检测液A包括用于特异性扩增含有突变位点组合A的目标片段的扩增引物和特异于所述目标片段的探针,所述突变位点组合A包括选自GJB2基因35位点、GJB2基因167位点、GJB2基因176_191位点、GJB2基因299_300位点、GJB2基因235位点和SLC26A4基因1707+5位点中至少一种;所述突变检测液B包括用于特异性扩增含有突变位点组合B的目标片段的扩增引物和特异于所述目标片段的探针,所述突变位点组合B包括选自SLC26A4基因919位点、SLC26A4基因1174位点、SLC26A4基因1226位点、SLC26A4基因1229位点、GJB3基因538位点和GJB3基因547位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突变检测液C包括用于特异性扩增含有突变位点组合C的目标片段的扩增引物和特异于所述目标片段的探针,所述突变位点组合C包括选自线粒体12S rRNA基因1494位点、线粒体12S rRNA基因1555位点、SLC26A4基因2162位点、SLC26A4基因2168位点、SLC26A4基因1975位点和SLC26A4基因2027位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突变检测液D包括用于特异性扩增含有突变位点组合D的目标片段的扩增引物和特异于所述目标片段的探针,所述突变位点组合D包括选自SLC26A4基因917位点、SLC26A4基因281位点、SLC26A4基因589位点、GJB2基因427位点和GJB2基因512位点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聋遗传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包括0.5%
‑
2.5%Tween20、0.02%
‑
1%NP
‑
40、0.05%
‑
0.2%Triton
‑
X100、0.02%
‑
1%PVP、0.02
‑
0.4M NaOH;所述扩增反应液包括0.5
‑
2U热启动Taq酶、0.025
‑
0.25U UNG酶、5
‑
10nmol dNTP、5
‑
10nmol dUTP、5
×
PCR缓冲液;所述扩增反应液中的5
×
PCR缓冲液包括50
‑
500mM Tris
‑
HCl(pH 8.8)、15
‑
30mM MgCl2、0.25%
‑
10%(质量百分比)BSA、0%
‑
15%(质量百分比)甘露醇,50
‑
200mM(NH4)2SO4、0.025%
‑
0.5%(体积百分比)Tween20和5
‑
30%(质量百分比)海藻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聋遗传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由与所述目标片段特异结合的突变检测探针和与所述目标片段特异结合的锚定探针组成,所述突变检测探针与所述突变位点特异结合,所述突变检测探针和所述锚定探针这两种探针中,一种探针标记一端荧光基团,另一种探针一端标记相应的淬灭基团,所述突变检测探针和锚定探针与所述目标片段结合后,所述淬灭基团与所述荧光基团相互作用不产生荧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聋遗传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突变位点组合A的探针包括FP1
‑
Q1探针、FP2
‑
Q2探针、FP3
‑
Q3探针、FP4
‑
Q4探针和FP5
‑
Q5探针中的至少一种,FP1
‑
Q1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23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24的锚定探针组成,FP2
‑
Q2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25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26的锚定探针组成,FP3
‑
Q3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27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28的锚定探针组成,
FP4
‑
Q4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29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30的锚定探针组成,FP5
‑
Q5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31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32的锚定探针组成;所述杂交突变位点组合B的探针包括FP6
‑
Q6探针、FP7
‑
Q7探针、FP8
‑
Q7探针、FP9
‑
Q8探针的至少一种,FP6
‑
Q6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33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34的锚定探针组成,FP7
‑
Q7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35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36的锚定探针组成,FP8
‑
Q7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37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36的锚定探针组成,FP9
‑
Q8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38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39的锚定探针组成,所述杂交突变位点组合C的探针包括FP10
‑
Q9探针、FP11
‑
Q10探针、FP12
‑
Q11探针、FP13
‑
Q12探针、FP14
‑
Q12探针的至少一种,FP10
‑
Q9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40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41的锚定探针组成,FP11
‑
Q10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42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43的锚定探针组成,FP12
‑
Q11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44的突变检测探针和SEQ ID No.45的锚定探针组成,FP13
‑
Q12探针由序列为SEQ ID No.46的突变检测探针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尧,张鲁军,纳洋,郭翠,韦淑杯,张伟,戴国华,王庆,张燕娜,李旭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淦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