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气缸盖具有储油室、主油道和回油通道,储油室适于储存机油,主油道连通储油室和储油腔以向储油室供油;回油通道靠近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且沿气缸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回油通道具有连通储油室的回油入口和连通储油腔的回油出口,回油入口位于储油室的底部,储油室内的机油适于通过回油通道流入储油腔;在排气通道至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气缸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不大于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气缸盖的储油室回油不畅,容易导致机油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缸盖,结构简单、紧凑,可以使得储油室内的机油顺畅的流回储油腔,提高机油润滑循环的循环速度及润滑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气缸盖的排气通道附近的温度,降低气缸盖开裂的风险,提高气缸盖的整体性能。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气缸盖的发动机。
[000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缸盖,应用于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具有适于储存机油的储油腔,所述气缸盖具有储油室、主油道和回油通道,所述储油室适于储存机油,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储油室和所述储油腔以向所述储油室供油;所述回油通道靠近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且沿所述气缸盖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回油通道具有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入口与所述储油室连通且位于所述储油室的底部,所述回油出口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室内的机油适于通过所述回油通道流入所述储油腔;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气缸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不大于15
°

[0007]根据本技术的气缸盖,通过将回油通道靠近排气通道设置,并在排气通道至进气通道的方向上将气缸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设置,结构简单、紧凑,可以使得储油室内的机油顺畅的流回储油腔,提高机油润滑循环的循环速度及润滑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气缸盖的排气通道附近的温度,降低气缸盖开裂的风险,提高气缸盖的整体性能。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气缸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为7
°‑
10
°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回油入口至所述回油出口的方向上,所述回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一通道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通面积。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段的流通面积。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油室包括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油室和所述第二油室间隔排布,所述气缸盖还具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储油室的底部且连通所述第一油室和所述第二油室,所
述第一油室为所述排气通道的一侧,所述回油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油室的底壁,所述缓冲腔适于存储机油。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腔的底壁具有大平面,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大平面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大平面与所述气缸盖的厚度方向上的夹角为65
°‑
75
°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排气通道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气通道之间具有一个所述回油通道。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缸体;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盖设于所述缸体且与所述缸体共同限定出燃烧室;气缸盖罩,所述气缸盖罩罩设于所述气缸盖上侧且与所述气缸盖共同限定出密封腔;曲轴箱,所述曲轴箱连接于所述缸体下侧且具有容纳所述发动机曲轴的容纳空间,所述回油出口连通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容纳空间;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具有适于储存机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连通容纳空间。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气缸盖,可以提高机油润滑循环的循环速度及润滑效果,降低气缸盖开裂的风险,延长气缸盖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发动机还包括:曲轴箱通风系统,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连通件,所述连通件具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密封腔的连通通道;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连通件且用于改变所述连通通道的流通面积;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连通所述密封腔且用于将所述密封腔内的混合油气中的机油和空气分离开,并将分离开的机油输送至所述储油室,将分离开的空气输送至所述发动机的燃烧室。
[0017]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
[0018]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发动机,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缸盖的主视图;
[0022]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截面图;
[0023]图3是图1的气缸盖的剖视图,且气缸盖的厚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气缸盖;
[0026]1、储油室;11、第一油室;12、第二油室;
[0027]2、主油道;
[0028]3、回油通道;31、回油入口;32、回油出口;33、第一通道;34、第二通道;341、第一通
道段;342、第二通道段;
[0029]4、缓冲腔;41、大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发动机具有气缸盖100、缸体、曲轴箱和油底壳,气缸盖100盖设于气缸,气缸盖100与气缸共同限定出燃烧室,且气缸盖100具有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沿第一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1方向)排布,汽油和空气适于通过进气通道流入燃烧室,燃烧后的废气适于通过排气通道排出。
[0032]曲轴箱连接于缸体的底部,曲轴箱具有容纳发动机的曲轴的容纳空间,且曲轴箱适于定位曲轴,油底壳连接于曲轴箱的底部,油底壳具有储存机油的储油腔,储油腔与容纳腔相连通,储油腔内的机油可以用于润滑发动机的曲轴。
[003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盖100。
[0034]参照图1

图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缸盖100,应用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发动机具有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具有适于储存机油的储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具有储油室、主油道和回油通道,所述储油室适于储存机油,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储油室和所述储油腔以向所述储油室供油;所述回油通道靠近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且沿所述气缸盖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回油通道具有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入口与所述储油室连通且位于所述储油室的底部,所述回油出口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室内的机油适于通过所述回油通道流入所述储油腔;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气缸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不大于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气缸盖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为7
°‑
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回油入口至所述回油出口的方向上,所述回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通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段的流通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室包括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进气通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油室和所述第二油室间隔排布,所述气缸盖还具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储油室的底部且连通所述第一油室和所述第二油室,所述第一油室为所述排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雪嵩张兴法于鹏飞胡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