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传统内燃机不断受到油耗法规、排放法规和新能源发展的挑战,电动汽车成为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充电问题等问题使得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低温地区。面对这种现状,混合动力发动机成为了当前研究的大热点,而发动机的热效率是影响动力性和经济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汽车厂商主流传统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6~38%范围,很难突破40%热效率,但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需达到43%甚至更高,同时还要在发动机舱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增加电机等零件,需要发动机做的更小。燃烧系统开发一直以来是实现高热效率的基础,其优化方向主要为活塞顶部与底部凹坑结构设计,高压缩比燃烧系统可有效的提高热效率,现有技术中的汽油机燃烧系统中,一方面,缸盖燃烧室为内凹的“棚顶”形状,为实现高压缩比,需要活塞表面向上凸起,但这会造成火焰过早接触壁面,导致火焰传播受阻、燃烧速度降低、传热损失增大;另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盖(10);活塞(20),所述活塞(20)通过缸筒(30)与所述气缸盖(10)连接,所述活塞(20)的顶平面设置有凸台(21),所述凸台(21)与所述缸筒(30)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供燃烧室内产生的火焰传播的传播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1)与所述缸筒(30)之间的距离为S,其中,S>3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1)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台(21)相对设置,所述活塞(20)的顶平面的中部开设有凹坑(22),且所述凹坑(22)位于两个所述凸台(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0)设置有多个挤气结构,至少一个挤气结构与其余挤气结构的结构不同地设置,且多个所述挤气结构沿所述气缸盖(10)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挤气结构包括第一挤气结构(11)、第二挤气结构(12)和第三挤气结构(13),所述第二挤气结构(12)和所述第三挤气结构(13)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挤气结构(12)和所述第三挤气结构(13)均为环形凹坑,所述第一挤气结构(11)位于所述第二挤气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段加全,宫艳峰,王振喜,张连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