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01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包括纺锤体以及与纺锤体上端一体成型的哑铃状杆尾,纺锤体包括上杆、中杆和下杆;中杆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中V形分隔槽,下杆与中V形分隔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下V形分隔槽;上杆底部固定有螺纹杆,中杆上贯穿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并螺纹连接的中螺纹孔,下杆上贯穿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并螺纹连接的下螺纹孔,螺纹杆下端固定有钻头,钻头的顶面圆表面积小于螺纹杆的横截面积。本申请中,当组成纺锤体的中杆或下杆受到外力作用后,由于螺纹杆的长度较长,降低了中杆及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概率,增强了拆炉机钎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扩型拆炉机钎杆


[0001]本技术涉及拆炉机钎杆
,特别涉及一种自扩型拆炉机钎杆。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冶炼过程中,受CO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影响,炉口容易挂渣;严重时,影响炉子内火焰和烟气外溢,容易造成喷溅和加料卡料,产生安全事故和影响生产节奏,造成产量降低。为此,转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拆炉机油锤配合钎杆清理炉口积渣。
[0003]在公开号为CN21277866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扩功能拆炉机钎杆,包括:锥形杆头、纺锤形中间杆以及哑铃状杆尾;所述锥形杆头周侧局部开设若干第一V形分隔槽;相邻两所述第一V形分隔槽间形成第一分隔棱;所述纺锤形中间杆包括纺锤下半段以及纺锤上半段;所述纺锤下半段周侧均布开设若干第二V形分隔槽;相邻两所述第二V形分隔槽间形成第二分隔棱;所述纺锤上半段的圆柱段周侧均布开设第三V形分割槽;相邻两所述第三V形分割槽间形成第三分隔棱;所述第二V形分隔槽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V形分割槽以及第一V形分隔槽匹配连接形成V形分隔槽道;所述第二分隔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分隔棱以及第一分隔棱匹配连接形成分隔棱刀;所述锥形杆头的宽端与纺锤下半段的锥形段底端同轴心连接;所述纺锤下半段的圆柱段与纺锤上半段的圆柱段同轴心连接;所述纺锤上半段的锥形段顶端与哑铃状杆尾同轴心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纺锤下半段与纺锤上半段之间通过连接螺柱与螺孔匹配连接,在使用拆炉机钎杆清理残渣的过程中,第一分隔棱、第二分隔棱和第三分隔棱均容易受到强度较大的外作用力,由于连接螺柱长度较短,长时间使用后,相邻的分隔棱之间的连接容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对拆炉机钎杆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自扩型拆炉机钎杆。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包括纺锤体以及与纺锤体上端一体成型的哑铃状杆尾,所述纺锤体包括上杆、中杆和下杆;
[0007]所述中杆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中V形分隔槽,所述下杆与中V形分隔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下V形分隔槽;
[0008]所述上杆底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中杆上贯穿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并螺纹连接的中螺纹孔,所述下杆上贯穿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并螺纹连接的下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下端固定有钻头,且所述钻头的顶面圆表面积小于螺纹杆的横截面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成纺锤体的中杆或下杆受到外力作用后,由于中杆与螺纹杆通过中螺纹孔螺纹连接,下杆与螺纹杆通过下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纹杆的长度较长,降低了中杆及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概率,增强了拆炉机钎
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纺锤体呈纺锤状,两端细中间粗,增强了拆炉机钎杆对炉渣的清理效果,中V形分隔槽两边的中杆及下V形分隔槽两边的下杆均形成分隔棱刀,有利于对残渣进行破碎及清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内部靠近螺纹杆下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的限位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使得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作用得到加固,增强了拆炉机钎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安装腔内壁滑移连接的第一活动板、与安装腔内壁滑移连接的第二活动板以及固定于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螺纹杆两侧均开设有供限位杆穿过的穿孔,所述限位杆上表面与下杆底面平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相互远离,两个限位杆的上表面均与下杆底面抵接,以此对下杆下端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远离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杆底面之间的相交处开设有抵接斜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中杆和下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拧动中杆和下杆即可,中杆顶部和下杆顶部与抵接斜面抵接后,使得弹簧被压缩,免去了在安装中杆和下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手动按压两个限位杆的繁琐操作。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抵接斜面上开设有弧形按压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按压槽的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同时将两个限位杆向中间按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发生变形的中杆和下杆进行更换。
[001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下端与安装腔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顶部与安装腔底部连通,所述钻头上端固定有与插接孔插接配合的插接块,且所述钻头与螺纹杆下端焊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孔的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弹簧和限位杆进行安装,插接块与插接孔插接,且钻头与螺纹杆下端焊接,增强了钻头与螺纹杆下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钻头为采用铬合金制成的钻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合金内含有大量的铬,铬的硬度值可以达到9,比其他金属的硬度值要高很多,采用铬合金制作的钻头,具有较高的强硬度,使得拆炉机钎杆在清理炼钢残渣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降低了钻头发生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拆炉机钎杆的使用寿命。
[0022]进一步的,所述哑铃状杆尾上端与哑铃状杆尾侧壁之间的相交处开设有豁口。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豁口的设置,降低了哑铃状杆尾与拆炉机大臂安装孔之间的连接难度。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申请中,当组成纺锤体的中杆或下杆受到外力作用后,由于中杆与螺纹杆通
过中螺纹孔螺纹连接,下杆与螺纹杆通过下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纹杆的长度较长,降低了中杆及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概率,增强了拆炉机钎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纺锤体呈纺锤状,两端细中间粗,增强了拆炉机钎杆对炉渣的清理效果,中V形分隔槽两边的中杆及下V形分隔槽两边的下杆均形成分隔棱刀,有利于对残渣进行破碎及清理;
[0026]2、本申请中,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相互远离,两个限位杆的上表面均与下杆底面抵接,以此对下杆下端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下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3、本申请中,铬合金内含有大量的铬,铬的硬度值可以达到9,比其他金属的硬度值要高很多,采用铬合金制作的钻头,具有较高的强硬度,使得拆炉机钎杆在清理炼钢残渣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降低了钻头发生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拆炉机钎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其特征是:包括纺锤体(1)以及与纺锤体(1)上端一体成型的哑铃状杆尾(4),所述纺锤体(1)包括上杆(11)、中杆(12)和下杆(13);所述中杆(1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中V形分隔槽(121),所述下杆(13)与中V形分隔槽(121)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下V形分隔槽(131);所述上杆(11)底部固定有螺纹杆(2),所述中杆(12)上贯穿开设有供螺纹杆(2)穿过并螺纹连接的中螺纹孔(122),所述下杆(13)上贯穿开设有供螺纹杆(2)穿过并螺纹连接的下螺纹孔(132),所述螺纹杆(2)下端固定有钻头(5),且所述钻头(5)的顶面圆表面积小于螺纹杆(2)的横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其特征是:所述螺纹杆(2)内部靠近螺纹杆(2)下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腔(21),所述安装腔(21)内设置有用于防止下杆(13)与螺纹杆(2)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的限位组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扩型拆炉机钎杆,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与安装腔(21)内壁滑移连接的第一活动板(31)、与安装腔(21)内壁滑移连接的第二活动板(32)以及固定于第一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铭刘晔扬李胜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伊顿派克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