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84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模组,其包含有一基板以及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装置。基板具有一主要平面,且主要平面包含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发光二极体装置系设置于基板之主要平面之中央区以及周边区内,其中各发光二极体装置具有一主要出光方向,且设置于中央区之各发光二极体装置之主要出光方向本质上垂直于主要平面,而设置于周边区之各发光二极体装置之主要出光方向系朝向相对于中央区之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照明模组,尤指一种可提供大范围且均匀照明效果之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
技术介绍
现今所使用的照明路灯大多为水银路灯,设置在马路或街道两侧旁以提供夜间照 明。由于水银路灯极为耗电,且长时间使用下,水银路灯之灯泡或灯管会产生高热,因此不 仅耗费能源,亦会使灯泡或灯管发生烧焦或变黑之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灯具的 损坏。并且,水银本身是有害物质,会伤害人体的脑部及神经系统,所以在回收处理上必须 多花费心思来处理。因此,发光二极体之体型轻巧、环保、单色光源、耗电量低与寿命长的优 点解决了水银灯泡的耗电、寿命短、温度高以及高污染之问题。 请参考图l,图1为习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之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l所示,习 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10包含有一基板12、一发光二极体14以及一反射盖16,其中发光 二极体14设置于基板12上,并且反射盖16之侧壁系对称于基板12之法线且围绕发光二 极体14。另外,请参考图2,图2为习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之光线分布的指向图。如图 2所示,藉由量测习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之光强度与角度之关系,可知习知发光二极体照 明模组之光线分布约略位于顺时针方向偏移30度与逆时针方向偏移30度之间,藉此定义 习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之发光角度约略为60度。 请参考图3,图3为习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之光能量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模拟道路具有一 X轴与一 Y轴,当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10设置于仿真道路的坐标X轴为-50毫米且Y轴为原点之上方时,测量到光能量为25瓦/平方公尺的分布曲线18为X轴方向介于150毫米至-50毫米之间,Y轴方向介于110毫米至-110毫米之间。 由上述可知,习知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在Y轴方向上的照明范围不足,且路灯与路灯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当光能量所涵盖Y轴方向之道路较短时,路灯与路灯之距离必须縮小,因此需耗费更多路灯来照明整条道路,造成能源上之浪费。但若减少路灯之数量,又面临路灯与路灯间之道路会有一段距离因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之照明范围的限制而没有灯光,容易造成意外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系为提供一照明模组,以提升照明范围。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模组,包含有一基板以及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装置。基板具有一主要平面,且主要平面包含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该等发光二极体装置设置于基板之主要平面之中央区以及周边区内,其中各发光二极体装置具有一主要出光方向,且设置于中央区之各发光二极体装置之主要出光方向系实质上垂直于主要平面,而设置于周边区之各发光二极体装置之主要出光方向系朝向相对于中央区之外侧。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照明模组,包含有一基板、复数个发光二极体、复数个第一反射盖以及复数个第二反射盖。基板具有一主要平面,且主要平面包含有 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该等发光二极体设置于基板之主要平面之中央区以及周边区内。 各第一反射盖分别具有一第一中心线,且各第一反射盖系接合于中央区之基板上,使各第 一反射盖分别围绕中央区之各发光二极体,而各第一反射盖之第一中心线系垂直于主要平 面。另外,各第二反射盖分别具有一第二中心线,且各第二反射盖系接合于该周边区之该基 板上,使各第二反射盖分别围绕周边区之各发光二极体,而各第二反射盖之第二中心线系 朝相对于中央区之外侧倾斜,使周边区之各发光二极体经过第二反射盖之主要出光方向朝 向相对于中央区之外侧。 本专利技术系于各发光二极体周围设置反射盖,且利用改变周边区之反射盖的倾斜方 向与角度,来扩大发光二极体之照明范围且均匀照明效果。附图说明图11为路灯需求之光能lt分布示意图。主要零部件说明10发光二极体照明模组12 基板14发光二极体16 反射盖18分布曲线50 照明模组52基板54 发光二极体装置56主要平面58 中央区60周边区62 主要出光方向64照射区域 66发光二极体68反射盖 70中心线72出光开口 74道路方向76分布曲线 80路灯82分布曲线 A中间区域B周围区域具体实施例 请参考图4与图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照明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 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照明模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与图5所示,照明模组50包含有一基板52以及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装置54。其中,基板52具有一主要平面56,且主 要平面56包含一中央区58以及一周边区60,而发光二极体装置54皆设置于基板52之主 要平面56之中央区58以及周边区60内。值得注意的是,各发光二极体装置54具有一主 要出光方向62,且设置于中央区58之发光二极体装置54的主要出光方向62实质上系垂直 于主要平面56,而设置于周边区60之发光二极体装置54的主要出光方向62实质上系朝向 相对于中央区58之外侧。设置于中央区58之发光二极体装置54的主要出光方向62实质 上系垂直于主要平面56,但可视设计或需要作微幅的调整,另外,设置于周边区60之发光 二极体装置54的主要出光方向62亦可视设计或需要朝向相对于中央区58之外侧的特定 角度。藉由上述设计,本专利技术之照明模组不仅可利用中央区58之发光二极体装置54照明 照射区域64之中间区域A,更可利用周边区60之发光二极体装置54照明照射区域64之周 围或两侧的周围区域B,以延伸中央区58之发光二极体装置54的照明范围。 此外,各发光二极体装置54包含有一发光二极体66以及一反射盖68,且设置于中 央区58之基板52上之反射盖68定义为第一反射盖68,而设置于周边区60之基板52上之 反射盖68定义为第二反射盖68,其中发光二极体66系设置于基板52相对于照射区域64 之一侧上,且设置于主要平面56之中央区58以及周边区60内。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 体装置54较佳系呈点阵(dot matrix)排列,换言之,发光二极体66亦呈点阵排列,但本发 明并不限于此,另可根据实际需求之照明范围来做相对应之调整。另外,各反射盖68系围 绕各发光二极体66且接合于与发光二极体66同一侧之基板52上,使反射盖68仅具有一 出光开口 72,藉此反射盖68可将发光二极体66所产生之光线导引至出光开口 72,而于出 光开口 72射出。并且,各反射盖68具有一中心线70,而各反射盖68之整体结构约略对称 于其中心线70,其中位于中央区58之第一反射盖68之中心线70定义为第一中心线70,且 位于周边区60之第二反射盖68之中心线70定义为第二中心线70。由于反射盖68系围绕 发光二极体66,使发光二极体66所产生之光线被导引至反射盖68的出光开口 72而射出, 因此周边区60之发光二极体66本身之光轴的设置并不需与第二中心线70具有相同方向, 而可为任意方向。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反射盖68较佳系为圆锥壳状,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 而可依实际需求来加以修改反射盖68之形状。 另外,中央区58之第一反射盖68之侧壁与其第一中心线70具有一第一夹角,且 周边区60之第二反射盖68之侧壁与其第二中心线70具有一第二夹角,而第一夹角大于第 二夹角,藉此使中央区58之发光二极体66经过中央区58之第一反射盖68的发光角度大 于周边区60之发光二极体66经过周边区60之第二反射盖68之发光角度,即中央区58之 发光二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模组,其包含有:  一基板,其具有一主要平面,该主要平面包含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以及  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装置,设置于该基板之该主要平面之该中央区以及该周边区内,其中各该发光二极体装置具有一主要出光方向,且设置于该中央区之各该发光二极体装置之该主要出光方向本质上垂直于该主要平面,而设置于该周边区之各该发光二极体装置之该主要出光方向系朝向相对于该中央区之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嘉芸陈盈仲
申请(专利权)人: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