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01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润滑结构,包括:对配置在壳体内的旋转机供应润滑油的第一润滑配管;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的第二润滑配管;以及对所述第一润滑配管及所述第二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的油泵。在所述车辆的润滑结构中,配备有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供所述第一润滑配管连接的第一油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供润滑油从所述第二润滑配管流入的第二油孔,所述连接部分被定位于比所述第二油孔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以便使从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与所述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流出的润滑油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二油孔内。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二油孔内。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二油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润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润滑结构,特别是,涉及对旋转机以及轴承构件从各自的配管供应润滑油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车辆的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具有对配置于壳体内的旋转机供应润滑油的第一润滑配管、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的第二润滑配管、以及对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以及所述第二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的油泵。例如,在日本特开2019

162927中,关于混合动力式电动车辆,提出了一种润滑结构的方案,(a)所述混合动力式电动车辆配备有:发动机〔发动机10〕、动力传递装置和行驶用旋转机〔第二电动机MG2〕,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将从该发动机传递来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差速器24等〕传递给驱动轮,所述行驶用旋转机连接于所述输出部,所述润滑结构具有:(b)将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所述行驶用旋转机收容于内部的壳体〔壳体60〕;(c)由所述发动机机械地旋转驱动以排出润滑油的I/P泵〔输入轴MOP51〕;(d)连接于所述输出部而被机械地旋转驱动以排出润滑油的O/P泵〔输出轴MOP52〕;(e)连接于所述I/P泵的排出侧且向所述行驶用旋转机供应润滑油的I/P油路〔第一油路71〕;以及(f)连接于所述O/P泵的排出侧且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减速部56等〕供应润滑油的O/P油路〔第二油路72〕。上述I/P油路根据需要利用第一润滑配管来构成,上述O/P油路根据需要利用第二润滑配管来构成,并且,对于各个部分的轴承构件,主要从O/P油路供应润滑油。另外,在日本特开2014

119085中,记载了一种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将被主减速器带起的润滑油经由油导向构件和油槽(
オイルガタ

)向行星齿轮机构等被润滑部供应。
[0003]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润滑”不仅用于防止摩擦或磨损,也包括向旋转机等供应润滑油以进行冷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但是,在这种车辆的润滑结构中,当在极低温环境下润滑油的粘度变高时,也存在着对轴承构件的润滑油供应量不足而发生烧损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带起润滑方式的日本特开2014

119085的润滑结构中,这种现象是显著的,而在利用油泵供应润滑油的强制润滑方式的日本特开2019

162927的润滑结构中,从动力传递效率的观点出发,由于被设计成向轴承构件等供应的供应油量不会过剩,因此,在极低温时,也存在着供应油量不足的可能性。
[0005]本专利技术在对旋转机以及轴承构件从各自的配管供应润滑油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方法,即使在极低温环境下,也可以稳定地对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车辆的润滑结构包括:第一润滑配管,所述第一润滑配管对配置于壳体内的旋转机供应润滑油;第二润滑配管,所述第二润滑配管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以及油泵,所述油泵对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以及所述第二润滑配
管供应润滑油。在车辆的润滑结构中,配备有:(a)第一油孔,为了对所述旋转机供应润滑油,在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润滑配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孔;以及(b)第二油孔,为了对所述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在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二油孔,润滑油从所述第二润滑配管流入所述第二油孔,(c)为了使从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与所述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流出的润滑油中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二油孔内,将所述连接部分定位于比所述第二油孔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
[0007]在这样的车辆的润滑结构中,由于对旋转机供应润滑油的第一润滑配管与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被定位于比供润滑油从对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的第二润滑配管流入的第二油孔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从连接部分流出的润滑油的至少一部分流入第二油孔内,因此,在润滑油的粘度高的极低温时,对轴承构件的润滑油供应量不足得到抑制。另外,由于只要使润滑油从第一润滑配管与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流出,并且,将该第一油孔的开口部设置在比第二油孔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即可,因此,不需要大幅度的设计变更就可以简便地实施,并且,与将对第二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的油泵大型化,以便即使在极低温时也能够对轴承构件供应足够量的润滑油的情况相比,可以廉价地构成。
[0008]在根据上述方式的车辆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也可以以在该连接部分不夹设O型环等密封构件、而具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一油孔松配合,以便即使在润滑油的粘度高的极低温时,润滑油也会从所述连接部分漏出并流下。
[0009]由于只要以不夹设O型环等密封构件、而具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将第一润滑配管松配合于第一油孔,以便使润滑油从第一润滑配管与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漏出并流下即可,因此,可以简单且廉价地实施。
[0010]在根据上述方式的车辆的润滑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二油孔的所述开口部,设有向上方扩展的V字形或者U字形的油接收器,所述连接部分被定位于至少一部分在铅垂方向上与所述油接收器重叠的位置。
[0011]由于在第二油孔的开口部设有V字形或者U字形的油接收器,所述连接部分被定位于至少一部分在铅垂方向上与油接收器重叠的位置,因此,从连接部分流下的润滑油的至少一部分被油接收器挡住,可靠地流入到第二油孔内,对轴承构件的润滑油供应量的不足被恰当地抑制。
[0012]在根据上述方式的车辆的润滑结构中,(a)所述车辆也可以是混合动力式电动车辆,配备有:发动机;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将从该发动机传递来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传递给驱动轮;以及行驶用旋转机,所述行驶用旋转机连接于所述输出部,(b)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所述行驶用旋转机被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该行驶用旋转机是所述旋转机,为了支承该动力传递装置以及该行驶用旋转机之中的任一个的规定的旋转部件,设置有所述轴承构件,另一方面,(c)在所述油泵中配备有被所述发动机机械地旋转驱动而排出润滑油的I/P(IN/PUT(输入)的缩写)泵、以及连接于所述输出部并被机械地旋转驱动而排出润滑油的O/P(OUT/PUT(输出)的缩写)泵,(d)也可以从所述I/P泵向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用于所述行驶用旋转机的定子的冷却,另一方面,从所述O/P泵向所述第二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用于所述轴承构件的润滑。
[0013]在关于混合动力式电动车辆的润滑结构的情况下,配备有被发动机机械地旋转驱动的I/P泵、以及被连接于输出部而被机械地旋转驱动的O/P泵,在从I/P泵向第一润滑配管
供应润滑油,从O/P泵向第二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的情况下,从I/P泵排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流入第二油孔内而被供应给轴承构件,由此,无需将O/P泵大型化,就能够抑制极低温时对轴承构件的润滑油供应量不足。而且,虽然在低车速时,O/P泵的排出量降低,从第二润滑配管供应给轴承构件的润滑油量减少,但是,通过使从I/P泵供应给第一润滑配管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从与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流出而流入到第二油孔内,该低车速时对轴承构件的润滑油供应量不足也得到抑制。
[0014]在根据上述方式的润滑结构中,所述I/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润滑配管,所述第一润滑配管对配置于壳体内的旋转机供应润滑油;第二润滑配管,所述第二润滑配管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以及一个以上的油泵,所述一个以上的油泵对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以及所述第二润滑配管供应润滑油,在所述车辆的润滑结构中,配备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为了对所述旋转机供应润滑油,在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润滑配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孔;为了对所述轴承构件供应润滑油,在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二油孔,润滑油从所述第二润滑配管流入所述第二油孔,为了使从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与所述第一油孔的连接部分流出的润滑油中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二油孔内,将所述连接部分定位于比所述第二油孔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配管以在所述连接部分不夹设O型环等密封构件、而具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与所述第一油孔松配合,以便即使在润滑油的粘度高的极低温时,润滑油也会从所述连接部分漏出并流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油孔的所述开口部,设有向上方扩展的V字形或者U字形的油接收器,所述连接部分被定位于至少一部分在铅垂方向上与所述油接收器重叠的位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渡洸导早坂昌也板井骏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