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54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气囊以更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的包括侧气囊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椅背2、及安装于椅背2的侧部2B的侧气囊装置40。椅背2包括:背框20,包括侧架21;及侧撑构件30,安装于侧架21的前方部分,向侧架21的座椅前方侧突出。侧气囊装置40包括在侧架21的外侧面侧鼓出的第一气囊42、及在侧架21的内侧面侧鼓出的第二气囊43。第二气囊43通过在侧架21及侧撑构件30的座椅前后方向之间形成的间隙G,在侧架21的内侧面侧鼓出。侧鼓出。侧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交通工具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涉及一种包括用来缓和从交通工具的侧方施加的冲击的侧气囊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包括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所述侧气囊装置安装于椅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方部分,用来缓和从车辆的侧方施加的冲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包括椅背、及安装于椅背的侧部的侧气囊装置。
[0004]椅背包括背框,所述背框包括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的侧架。侧气囊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外侧面的气囊模块。
[0005]并且,气囊模块包括在侧架的外侧面侧鼓出展开的第一气囊、在侧架的内侧面侧鼓出展开的第二气囊、以及向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的内部供给气体的充气机。
[0006]如上所述,通过包括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在气囊的鼓出展开的初始阶段能够迅速约束乘坐人员(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人员)。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138954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的包括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中,要求通过使气囊以更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而更迅速地、更高效地约束就座的乘坐人员。
[0012]详细而言,在包括具有在椅背的侧部的外侧面侧鼓出展开的第一气囊与在侧部的内侧面侧鼓出展开的第二气囊的侧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中,尤其要求使第二气囊以更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侧气囊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能够使气囊以更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001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5]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椅背,成为靠背部;及侧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椅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方部分,用来缓和从交通工具的侧方施加的冲击,所述椅背包括:背框,包括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的侧架;及侧撑构件,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座椅前方部分,向所述侧架的座椅前方侧突出,用来使所述椅背的侧部向座椅前方侧突出,所述侧撑构件沿着所述侧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为长条,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与所述侧架之间形成间隙而配置,所述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外侧面及内侧面的任一侧面,所述气囊模块包括:第一气囊,在所述侧架的所述
其中一侧面侧鼓出展开;第二气囊,在所述侧架的另一侧面侧鼓出展开;及充气机,向所述第一气囊及所述第二气囊的内部供给气体,所述第二气囊通过在所述侧架及所述侧撑构件的座椅前后方向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在所述侧架的另一侧面侧鼓出展开。
[0016]根据所述结构,可实现能够使气囊以更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0017]详细而言,通过还包括所述侧撑构件,能够使第二气囊通过在侧架及侧撑构件的座椅前后方向之间形成的间隙,而在侧架的另一侧面侧鼓出展开。由此,能够使第二气囊以更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其结果为,能够迅速且高效地约束就座的乘坐人员。
[0018]此时,可为所述侧撑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侧架的上方部分、及所述侧架的下方部分,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为长条的线状构件,所述气囊模块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侧架的外侧面侧朝向座椅前方鼓出展开,所述第二气囊通过在所述侧架及所述线状构件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在所述侧架的内侧面侧朝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鼓出展开。
[0019]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使第二气囊在侧架的内侧面侧朝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以稳定的状态鼓出展开。其结果为,能够更迅速地、更高效地约束就座的乘坐人员。
[0020]此时,可为所述椅背包括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安装于所述侧架的侧面,并覆盖所述侧架,所述保护构件以至少覆盖所述侧架的前端部、及所述侧架的后端部的方式配置。
[0021]而且,可为所述侧架包括:框架本体部,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前方法兰部,从所述框架本体部的前端部起连续,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及后方法兰部,从所述框架本体部的后端部起连续,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所述保护构件为具有可挠性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包括:板本体部,覆盖所述框架本体部的内侧面;板前方部,从所述板本体部的前端部起连续,为了覆盖所述前方法兰部而回折;及板后方部,从所述板本体部的后端部起连续,为了覆盖所述后方法兰部而回折。
[0022]而且,可为所述背框包括上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架的上端部连结,所述椅背包括第二保护构件,所述第二保护构件覆盖所述上部框架中连结于所述侧架的上端部的部分。
[0023]如上所述,通过包括保护侧架(尤其是侧架的端部)的保护构件,能够抑制鼓出展开的第二气囊意外地接触侧架(侧架的端部)。其结果为,能够使第二气囊稳定地鼓出展开。
[0024]此时,可为所述椅背包括:垫材,配置于所述背框的前表面;表皮材,被覆所述背框及所述垫材;及可动体,设置于所述椅背的侧部,配置于所述侧架及所述垫材的座椅前后方向之间,在所述侧部中为了使所述垫材向座椅前方侧突出而可动,所述可动体随着所述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而向所述座椅前方侧可动,使所述垫材向座椅前方侧突出。
[0025]而且,可为所述可动体包括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以相对于所述侧撑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随着所述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向所述座椅前方侧转动,使所述垫材向座椅前方侧突出。
[0026]而且,可为所述转动构件包括:转动本体部,以相对于所述侧撑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从所述侧撑构件起沿着所述垫材的底面向座椅后方延伸;及突出部,从所述转动本体部的前表面朝向所述垫材突出,抵接于所述垫材。
[0027]如上所述,通过包括随着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而向座椅前方侧可动的可动体(转动体),能够将第二气囊的展开力高效地传导至垫材。其结果为,能够更迅速地、高效地约束
就座的乘坐人员。
[0028]此时,可为所述侧气囊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引导所述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侧架或在所述侧架上安装的安装支架,所述引导构件的另一端部安装于所述可动体。
[0029]而且,可为所述侧气囊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引导所述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安装于在所述侧架的侧面上安装的安装支架,所述引导构件的另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气囊,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组装轴与所述侧架一起紧固,所述组装轴设置于所述充气机,从所述充气机向座椅宽度方向突出。
[0030]而且,可为所述安装支架配置于所述侧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包括用来插通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而安装的狭缝。
[0031]如上所述,通过包括引导构件,能够防止鼓出展开的第二气囊潜入侧架的座椅后方。
[0032]而且,如上所述,通过包括安装支架,能够稳定地安装引导构件。
[0033]而且,安装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椅背,成为靠背部;及侧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椅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方部分,用来缓和从交通工具的侧方施加的冲击,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背框,包括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的侧架;及侧撑构件,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座椅前方部分,向所述侧架的座椅前方侧突出,用来使所述椅背的侧部向座椅前方侧突出,所述侧撑构件沿着所述侧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为长条,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与所述侧架之间形成间隙而配置,所述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外侧面及内侧面的任一侧面,所述气囊模块包括:第一气囊,在所述侧架的所述其中一侧面侧鼓出展开;第二气囊,在所述侧架的另一侧面侧鼓出展开;及充气机,向所述第一气囊及所述第二气囊的内部供给气体,所述第二气囊通过在所述侧架及所述侧撑构件的座椅前后方向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在所述侧架的另一侧面侧鼓出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侧架的上方部分、及所述侧架的下方部分,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为长条的线状构件,所述气囊模块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侧架的外侧面侧朝向座椅前方鼓出展开,所述第二气囊通过在所述侧架及所述线状构件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在所述侧架的内侧面侧朝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鼓出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安装于所述侧架的侧面,并覆盖所述侧架,所述保护构件以至少覆盖所述侧架的前端部、及所述侧架的后端部的方式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包括:框架本体部,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前方法兰部,从所述框架本体部的前端部起连续,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及后方法兰部,从所述框架本体部的后端部起连续,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所述保护构件为具有可挠性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包括:板本体部,覆盖所述框架本体部的内侧面;板前方部,从所述板本体部的前端部起连续,为了覆盖所述前方法兰部而回折;及板后方部,从所述板本体部的后端部起连续,为了覆盖所述后方法兰部而回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上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将左右的所述侧架的上端部连结,所述椅背包括第二保护构件,所述第二保护构件覆盖所述上部框架中连结于所述侧架的上端部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垫材,配置于所述背框的前表面;表皮材,被覆所述背框及所述垫材;及可动体,设置于所述椅背的侧部,配置于所述侧架及所述垫材的座椅前后方向之间,在所述侧部中为了使所述垫材向座椅前方侧突出而可动,所述可动体随着所述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而向所述座椅前方侧可动,使所述垫材向座椅前方侧突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体包括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以相对于所述侧撑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随着所述第二气囊的鼓出展开向所述座椅前方侧转动,使所述垫材向座椅前方侧突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构件包括:转动本体部,以相对于所述侧撑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从所述侧撑构件起沿着所述垫材的底面向座椅后方延伸;及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辺仁一野中达树山部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