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齿轮油添加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85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它包括(A)至少一种含硫的极压抗磨剂;(B)至少一种抗氧抗腐剂;(C)至少一种含磷的抗磨剂;(D)至少一种金属减活剂;(E)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F)至少一种防锈剂。该组合物具有加剂量低,性能优良的特点。将上述添加剂组合物按1.2~1.4%(质量)加入到中粘度指数或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或前述基础油的混合物中,可以制备达到GB 5903-95规格指标的100、220、320、460、680等牌号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尤其是一种用工业齿轮传动系统所用润滑油的添加剂组合物,属于润滑油添加剂
工业齿轮油复合剂是用于调制各种粘度牌号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油的复合剂,其加剂量是衡量该复合剂水平、技术经济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国内外专利查询,未发现有相关内容的公开专利及资料,而国内的文献资料介绍,南京爱迪臣公司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复合剂,加剂量为1.4%(质量),但均未有对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复合剂的具体组成公开报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负荷工业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可适用于各种基础油,用其调制的100、220、320、460、680等各粘度牌号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均满足GB 5903-95的规格指标。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对添加剂组合物中的各种添加剂组分进行精心选择。除了考虑各组分功能添加剂自身的性能和突出的优点外,同时把防锈防腐、抗乳化性和极压抗磨性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仅靠添加剂各组分的性能还远不能实现上述目的,还必须对组合物中的各添加剂组分之间的性能进行平衡考察,特别是对防锈剂选择两个以上的不同化合物,正是考虑到便于实现上述的“平衡”。本专利技术调配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复合剂,产品的硫含量为28.0~34.0%(质量),磷含量为1.60~2.30%(质量),氮含量为0.50~1.0%(质量)。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抗乳性、防锈防腐性及热氧化安定性能,产品以1.2~1.4%(质量)加剂量调制的100、220、320、460、680等各种粘度牌号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均满足GB 5903-95规格指标。该产品加剂量低,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该复合剂组合物调配方便,性能优良,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它含有(A)至少一种含硫的极压抗磨剂;(B)至少一种抗氧抗腐剂;(C)至少一种含磷的抗磨剂;(D)至少一种金属减活剂;(E)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F)至少一种防锈剂。所说的(A)为硫化异丁烯,所说的添加剂组合物,含(A)组分10~90%(质量);所说的(B)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及其衍生物,所说的添加剂组合物,含(B)组分1~30%(质量);所说的(C)为硫磷酸复酯胺盐,或硫代磷酸酯及其胺盐衍生物,或磷酸酯及其胺盐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所说的添加剂组合物,含(C)组分10~40%(质量);所说的(D)为噻二唑类衍生物,或苯三唑类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所说的添加剂组合物,含(D)组分1~20%(质量);所说的(E)为有机磺酸钙盐,所述的添加剂组合物,含(E)组分1~15%(质量);所说的(F)为烯基丁二酸,或二壬基萘磺酸钡盐,或脂肪酸酰胺,或苯骈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所说的添加剂组合物,含(F)组分2~30%(质量)。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中负荷工业齿轮润滑油复合剂组合物,它含有(A)至少一种含硫的极压抗磨剂;(B)至少一种抗氧抗腐剂;(C)至少一种含磷的抗磨剂;(D)至少一种金属减活剂;(E)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F)至少一种防锈剂。其中所说的(A)组分较适宜的是硫化异丁烯,组分(A)在添加剂组合物中的适宜含量为40~80%(质量);(B)组分较适宜的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及其衍生物,组分(B)在添加剂组合物中的适宜含量为5~15%(质量);(C)组分较适宜的是硫磷酸复酯胺盐,或硫代磷酸三丁酯,或酸性磷酸酯胺盐,或三烷基二硫代磷酸酯,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组分(C)在添加剂组合物中的适宜含量为10~35%(质量);(D)组分较适宜的是噻二唑类衍生物,组分(D)在添加剂组合物中的适宜含量为1~10%(质量);(E)组分较适宜的是低、中碱值有机磺酸钙,组分(E)在添加剂组分中的适宜含量为1~10%(质量);(F)组分较适宜的是烯基丁二酸,或二壬基萘磺酸钡盐,或脂肪酸酰胺,或苯骈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组分(F)在添加剂组合物中的适宜含量为2~20%(质量)。制法上述中负荷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先将按比例所需要的组分(A)加入带搅拌器的搪瓷调合釜内,其次按比例加入所需的抗磨剂(C)、防锈剂(F)到调合釜中,在60~70℃下,搅拌4小时后,加入抗氧抗腐剂(B)、金属减活剂(D)、金属清净剂(E),在40~50℃下搅拌2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并均匀透明。为了筛选添加剂组分和添加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在实验室采用了各种试验方法进行模拟评定。其中有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试验法(GB/T11143或ASTM D665),润滑剂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8022或ASTMD2711),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GB/T3142),润滑油抗磨性能测定法(SH/T0189)。为了评价添加剂组合物加入基础油后,是否符合GB/T5903-95的国家标准,进行了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5906或ASTM D130),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Timken试验)(GB/T11144)润滑油承载能力测定法(CL-100)(SH/T0306或ASTM D5182),极压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23)。本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下面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应明白,下面的实施例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的改动,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添加剂组合物(I),它包括40%硫化异丁烯(组分A);15%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碱式盐(组分B);35%酸性磷酸酯胺盐(组分C);2%噻二唑衍生物(组分D);6%中碱值有机磺酸钙(组分E);2%苯骈三氮唑(组分F)。添加剂组合物(II)除不含苯骈三氮唑(组分F)外,其余均同组合物(I)。组合物(I)和(II)均以1.2%加入320基础油中,其评定结果列表2中。表1320基础油性质 表2组合物(I)、(II)评价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苯骈三氮唑不仅可提高添加剂组合物的防锈性,而且对添加剂组合物的极压性起到增效作用。实施例2添加剂组合物(III)它包括75%硫化异丁烯(组分A);5%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组分B);10%硫磷酸复酯胺盐(组分C);1%噻二唑类衍生物(组分D);1%中碱值有机磺酸钙(组分E);8%烯基丁二酸(组分F)。添加剂组合物(IV)除使用10%的三烷基二硫代磷酸酯替代10%的硫磷酸复酯胺盐外,其余均同组合物(III)。组合物(III)和(IV)均以1.4%加入100基础油中,其评定结果列表4。表3100基础油性质 表4组合物(III)、(IV)评价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三烷基二硫代磷酸酯与硫磷酸复酯胺盐相比,具有更好的极压性能。实施例3添加剂组合物(V),它包括60%硫化异丁烯(组分A);8%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组分B);15%硫代磷酸三丁酯(组分C);3%噻二唑衍生物(组分D);6%低碱值有机磺酸钙(组分E);8%脂肪酸酰胺(组分F)。添加剂组合物(V)以1.4%加入320基础油中,其评定结果列表5。表5组合物(V)评价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组合物(V)以1.4%加入320基础油中调制的3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可达到GB 5903-95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中负荷工业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负荷工业齿轮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 (A)至少一种含硫的极压抗磨剂,为硫化异丁烯,组合物含组分(A)10~90%(质量), (B)至少一种抗氧抗腐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含组分(B)1~30%(质量), (C)至少一种含磷的抗磨剂,为硫磷酸复酯胺盐,或硫代磷酸酯及其胺盐衍生物,或磷酸酯及其胺盐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组合物含组分(C)10~40%(质量), (D)至少一种金属减活剂,为噻二唑类衍生物,或苯三唑类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组合物含组分(D)1~20%(质量),(E)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为有机磺酸钙盐,组合物含组分(E)1~15%(质量), (F)至少一种防锈剂,为烯基丁二酸,或二壬基萘磺酸钡盐,或脂肪酸酰胺,或苯骈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物,组合物含组分(F)2~30%(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续景伏喜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