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电池车辆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7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具有布置在水平平面(X、Y)中的多个自支承电池模块(25、251、252),其中所述电池模块(25、251、252)以支承方式直接紧固到两个侧向车辆底板纵向支承件(21、22),其中具有自支承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的电池控制模块(32)邻近于前部和/或后部的电池模块(251、252)布置在电池模块水平平面(X、Y)中,其中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的两个横向端(37R、37L)各自以支承方式在结构上连接到对应纵向支承件(21、22)。22)。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电池车辆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板,其具有一体化在车辆底板中的牵引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重心低、相对较好的碰撞安全性和对于维护、维修和替换的相对较好的可及性,电池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通常以板状形式容纳在车辆底板中。牵引电池由若干相同的块状电池模块构成,每个模块的模块电压可为20至超过200V。所有电池模块均可布置在水平平面中,并且聚集在一起,并且容纳在单个整体壳体内。
[0003]备选地,电池模块可通过合适的框架构造在水平平面中聚集在一起,并且连接到底盘。从EP 3 345 779 B1已知具有矩形封闭框架的碰撞刚性框架构造,其中多个电池模块以及电子电池控制器以防碰撞方式用框架支承并且在结构上聚集。
[0004]用于底板侧牵引电池的其它结构概念是从DE 10 2015 216 225 A1、EP3267508B1、US 10811 645B2、CN 20 674 989和CN 10 3 538 457A已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由本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碰撞特性的简单构造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
[0006]根据本技术,该问题通过具有下文所述特征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来解决。
[0007]根据本技术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包括布置在单个水平平面中的多个自支承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各自包括碰撞稳定的电池模块壳体,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可构造成以便基本不透流体。模块壳体可构造成以便可由冷却液体灌注,并且因此可为主动冷却回路的一部分。备选地或另外,电池模块还可由电池模块下方和/或上方的主动冷却式冷却板来冷却。在任何情况下,电池模块壳体都具有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保护电池模块壳体免受车辆纵向方向并且特别是车辆横向方向上的相关变形的刚度和强度。
[0008]电池模块以支承方式直接紧固到形成自支承车体结构的结构部分的两个侧向车辆底板纵向支承件。电池模块未直接紧固到横向支承件。特别地,在牵引电池的纵向延伸部的中心中未提供横向支承件。牵引电池在横向方向上所需的碰撞强度基本上或大致仅由电池模块本身或由电池模块壳体产生。
[0009]此外,提供了一种条状电池控制模块,其邻近于前部和/或后部的电池模块布置在电池模块水平平面中。电池控制模块还包括自支承和碰撞稳定的电池控制模块壳体,其在其两个横向端中的每一个处以支承方式在结构上连接到对应纵向支承件。因此,电池控制模块壳体有助于由电池模块、电池控制模块和两个纵向支承件构成的整体牵引电池组件的结构强化。
[0010]优选地,电池模块或其壳体各自构造为相同的细长长方体,所述细长长方体在车辆横向方向上以其纵向延伸部对准,并且布置成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两行,每一行具有至少三个电池模块。因此,给定电池模块壳体的最小侧壁位于竖直纵向平面中,使得当在
车辆纵向方向上观察时,整个电池模块网络具有相对大量的竖直壳体侧壁,所有竖直壳体侧壁都位于竖直横向平面中,并且与电池控制模块壳体结合,导致牵引电池组件的高结构横向刚度。
[0011]电池模块的端面之间可形成间隙,所述端面居中定位在车辆中并且彼此面对,使得在侧向车辆碰撞的情况下,电池模块列的两个电池模块可在不彼此直接撞击的情况下朝向彼此移动。
[0012]优选地,在电池控制模块壳体的横向端中的每一个横向端处,连接有横向控制台,每个横向控制台在相应的车辆底板纵向支承件与电池控制模块壳体之间形成结构连接。通常,不需要整体牵引电池横向延伸部来容纳电池控制器。因此,电池控制模块壳体在横向延伸部中可比牵引电池的整体横向延伸部小得多。相应纵向支承件与居中放置的电池控制模块壳体之间的所得间隙由两个横向控制台在结构上封闭。
[0013]模块壳体和两个横向控制台可构造成以便彼此基本上成一体,并且可特别优选地由单个铝压铸部分形成。
[0014]备选地,两个横向控制台和电池控制模块壳体可形成为多个件,并且在其制造之后才组装。例如,电池控制模块壳体可为基本上铝压铸部分。特别优选地,每个横向控制台由制造成本较低的机器切割挤出轮廓本体构成。优选地,两个横向控制台构造成使得彼此基本上镜面对称。
[0015]优选地,两个横向控制台各自具有以低重量提供高结构刚度的桁架结构。
[0016]优选地,前部或后部电池控制模块壳体竖直壁和相邻相对的后部或前部电池模块竖直壁构造成彼此互补,使得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两个竖直壁触碰时,两个竖直壁的大部分表面积或几乎整个表面积彼此邻接,而不形成特殊压力点。在碰撞的情况下,两个竖直壁因此以限定并且均匀的方式彼此邻接,使得很大程度上基本防止电池模块和电池控制模块的壳体的变形。
[0017]特别优选地,两个竖直壁是基本上平面的形式。特别优选地,彼此相对的两个竖直壁在非碰撞状态下以至少10mm的距离彼此间隔开,使得在发生轻微碰撞的情况下,竖直壁彼此不接触。
[0018]总体上,本技术在此公开下述1的技术方案,下述2

8为优选技术方案:
[0019]1.一种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所述牵引电池车辆底板具有布置在水平平面(X、Y)中的多个自支承的电池模块(25、251、252),其特征在于,
[0020]其中所述电池模块(25、251、252)直接地紧固到车辆底板的两个侧向的纵向支承件(21、22),
[0021]其中具有自支承的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33')的电池控制模块(32)邻近于前部和/或后部的电池模块(251、252)布置在电池模块水平平面(X、Y)中,
[0022]其中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33')的两个横向端(37R、37L)各自在结构上连接到对应的纵向支承件(21、22)。
[0023]2.根据前述1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的两个横向端(37R、37L)处,各自连接有横向控制台(341、342;341

、342

),每个横向控制台在车辆底板的相应的纵向支承件(21、22)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之间形成结构连接。
[0024]3.根据前述2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特征在于,两个横向控制台(341、342;341

、342

)具有桁架结构。
[0025]4.根据前述2或3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和所述两个横向控制台(341'、342')与彼此基本一体地形成,并且特别优选地由单个铝压铸部分形成。
[0026]5.根据前述2或3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和所述两个横向控制台(341、342)形成为多个件,其中每个横向控制台(341、342)特别优选地由机器切割挤出轮廓本体(34)构成。
[0027]6.根据前述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所述牵引电池车辆底板具有布置在水平平面(X、Y)中的多个自支承的电池模块(25、251、252),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池模块(25、251、252)直接地紧固到车辆底板的两个侧向的纵向支承件(21、22),其中具有自支承的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33')的电池控制模块(32)邻近于前部和/或后部的电池模块(251、252)布置在电池模块水平平面(X、Y)中,其中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33')的两个横向端(37R、37L)各自在结构上连接到对应的纵向支承件(2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的两个横向端(37R、37L)处,各自连接有横向控制台(341、342;341

、342

),每个横向控制台在车辆底板的相应的纵向支承件(21、22)与所述电池控制模块壳体(33)之间形成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电池车辆底板(20),其特征在于,两个横向控制台(341、342;341

、342

)具有桁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保时捷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