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3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及轨道车辆,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的司机室装配体与安装骨架经由多组安装组件连接,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俯视形状均为矩形,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任意对应侧边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活动螺母、螺栓、安装块以及至少两块调整垫,活动螺母设置于司机室装配体的第一安装腔内,螺栓的螺帽一端位于安装骨架的第二安装腔内,且螺柱一端伸入第一安装腔并与活动螺母螺接配合,安装块位于司机室装配体与安装骨架之间,至少两块调整垫的厚度不同,调整垫垫设于安装块与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之间,螺栓的螺柱穿设于安装块和调整垫,安装组件通过选择性地布置调整垫而对安装块进行配平或者配焊。配平或者配焊。配平或者配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及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机车车辆设计中,机车司机室通常采用焊接方式与机车底架组焊为一体。待整个机车焊接骨架完成后,才开始对司机室内部进行装修和设备安装。在以后机车的各个设备检修阶段,检修工作只能在车上狭小空间进行,给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不变。部分现有方案将司机室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然而现有的司机室模块与底架连接点位设计不合理,难以满足冲击安全标准,并且现有的司机室模块与底架的安装面为非平面结构,安装间隙较大,两者之间的连接螺栓所受的剪切力较大,不符合螺栓安装使用要求,容易导致安装不平,甚至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失效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较佳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用于安装于轨道车辆,其中,所述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包括司机室装配体以及安装骨架,所述司机室装配体设置于所述安装骨架上,所述安装骨架用于固定于轨道车辆的车架上;其中,所述司机室装配体与所述安装骨架经由多组安装组件连接,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俯视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任意对应侧边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安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活动螺母、螺栓、安装块以及至少两块调整垫,所述活动螺母设置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螺栓的螺帽一端位于所述安装骨架的第二安装腔内,且螺柱一端由下至上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活动螺母螺接配合,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与所述安装骨架之间,至少两块所述调整垫的厚度不同,所述调整垫垫设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之间,所述螺栓的螺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块和所述调整垫,所述安装组件被配置为:通过选择性地布置所述调整垫而对所述安装块进行配平或者配焊。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所述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相间隔,两个所述第二侧边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间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安装于轨道车辆时,所述第一方向为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安装骨架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其中,位于每个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多于位于每个所述第二侧边的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一侧边布置有四组所述安装组件,
每个所述第二侧边布置有两组所述安装组件。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调整垫为半开垫结构,用于供所述调整垫插入装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骨架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操作口设置有可开闭的安装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门为内嵌式结构,所述安装门嵌设于所述安装骨架的侧面。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骨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在所述安装骨架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经由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之前定位所述安装骨架和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相对位置。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司机室装配体与所述安装骨架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梁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梁设置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其中一者上,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其中另一者与所述密封梁之间,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对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包括司机室框架结构以及司机室设备,所述司机室框架结构包括顶盖、底架梁及设置于所述顶盖和底架梁之间的侧墙,所述司机室设备包括门、窗、装修板及地板,所述门和窗设置于所述侧墙,所述装修板设置于所述顶盖和侧墙的内侧面,所述地板设置于所述底架梁上。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的司机室装配体与安装骨架经由多组安装组件连接,且该两者的任意对应侧边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活动螺母、螺栓、安装块及至少两块调整垫,安装块位于司机室装配体与安装骨架之间,调整垫位于安装块与司机室装配体之间,螺栓的螺柱穿设于安装块和调整垫。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现司机室的模块化设计和装配的前提下,通过选择性地布置调整垫而对安装块进行配平或者配焊,据此提升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安装于轨道车辆时的结构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的轨道车辆。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其中,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车辆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车辆,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能够在实现司机室的模块化设计和装配的前提下,提升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安装在轨道车辆中的结构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1]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轨道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示出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的左视图;
[0024]图3是沿图1中的直线A

A所做的剖视图;
[0025]图4是图1示出的安装骨架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B

B所做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8]100.模块化司机室结构;
[0029]110.司机室装配体;
[0030]111.第一安装腔;
[0031]112.第一侧边;
[0032]113.第二侧边;
[0033]114.门;
[0034]115.窗;
[0035]116.护板;
[0036]120.安装骨架;
[0037]121.第二安装腔;
[0038]122.安装门;
[0039]131.活动螺母;
[0040]132.螺栓;
[0041]133.安装块;
[0042]134.调整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司机室结构,用于安装于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包括司机室装配体以及安装骨架,所述司机室装配体设置于所述安装骨架上,所述安装骨架用于固定于轨道车辆的车架上;其中,所述司机室装配体与所述安装骨架经由多组安装组件连接,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俯视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司机室装配体和安装骨架的任意对应侧边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安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活动螺母、螺栓、安装块以及至少两块调整垫,所述活动螺母设置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螺栓的螺帽一端位于所述安装骨架的第二安装腔内,且螺柱一端由下至上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并与所述活动螺母螺接配合,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与所述安装骨架之间,至少两块所述调整垫的厚度不同,所述调整垫垫设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之间,所述螺栓的螺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块和所述调整垫,所述安装组件被配置为:通过选择性地布置所述调整垫而对所述安装块进行配平或者配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所述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相间隔,两个所述第二侧边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间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安装于轨道车辆时,所述第一方向为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安装骨架与所述司机室装配体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其中,位于每个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多于位于每个所述第二侧边的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侧边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峰韩东旭王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