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股骨颈骨折自锁接骨装置。
技术介绍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在人群的发病率约3~5%。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老年人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股骨颈骨折在病理生理以及生物力学上的特殊性,使其治疗一直成为骨科学的一个难题。股骨颈骨折后的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股骨头缺血坏死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三大并发症,各国学者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试图解决这些难题,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的问题是内固定器材设计上的缺陷。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1.三翼钉1931年Smith-Peterson首创,手术方式简单,但难以控制股骨头旋转,目前已经趋向淘汰。2.多根钉系统具有应力分散和抗旋转的优点,近年临床应用较多。但不能对骨折端起到加压作用,且多钉多次进针操作复杂,缺乏锚准系统,不易推广。3.加压钉有单钉类利用钉头尾双螺纹起到加压作用,也有利用附钉对骨折端起到加压作用,但未能根本上解决防旋或操作复杂的缺点。4.股骨近端交锁钉系统。如γ钉,PFN等。但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不适用于高龄患者。同时近年对老年人进行的人工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颈骨折自锁接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骨板、一个主钉和两个辅钉,所述接骨板的外形与股骨上端解剖形状一致,接骨板的上部具有两个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辅钉固定孔,下部具有一个主钉固定孔,该主钉固定孔为125~140度的倾斜状加厚结构,所述辅钉固定孔和主钉固定孔内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辅钉和主钉的中段光滑、头尾两端分别设有头端外螺纹和尾端外螺纹,辅钉的尾端外螺纹与辅钉固定孔的内螺纹相适配,主钉的尾端外螺纹与主钉固定孔的内螺纹相适配;所述辅钉呈水平固定,尾端交锁在接骨板的辅钉固定孔内;所述主钉与接骨板具有125~140度的倾斜角,尾端交锁在接骨板的主钉固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