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装置,用作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自1931年Smith-Peterson专利技术三翼钉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三翼钉为挽救无数股骨颈患者的伤肢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三翼钉在股骨头内承受应力集中,也难以控制股骨头的旋转,使30%-40%的股骨颈骨折发生骨不连或股骨头无菌坏死。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广泛采用“多根钉”,较好地解决了应力集中和头旋转的问题。但“多根钉”存在容易滑出、易伤关节面和操作繁琐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操作简便的股骨颈骨折的新型内固定装置,称它为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利用它特定的几何形状,在内固定手术操作中,当将其击入股骨头时受到阻力不匀而发生离心变形,使这种内固定钉自行分叉,牢牢抓住股骨头,从而使应力分散、抗旋转、抗剪力、不滑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在分叉前的外形图。图2是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在分叉后的外形图。图3是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尾端纵向观图。图4是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头端纵向观图。图5是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在分叉后头端纵向观图。图6是非匀阻变形分叉钉用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内固定非匀阻变形分叉钉,其特征在于:a)非匀阻变形分叉钉由尾部1、中间连接部2和头部3组成,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b)头部3由三支T形柱4组成,三支T形柱4呈圆周均布,T形柱剖面呈近似T形,矢状面呈直角梯形,该 直角梯形的底角5为45°,高为4-6毫米,三支T形柱4顶端有向心45°的倾斜面,头部3的长度在35-45毫米范围;c)尾部1由圆筒体7和三条凸缘6组成,凸缘6在尾端突出圆筒7约2-4毫米,向中间连接部2倾斜,圆筒体7的外径为11-15毫 米,并渐向中间连接部2的圆管状部分的大小过渡;d)中间连接部2是连接头部3和尾部1的,呈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岳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