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庆康专利>正文

形状记忆X型自动加压接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7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自动加压接骨器。利用镍钛记忆合金随温度改变而产生形状记忆变化的性能设计。固定枝呈“X”形,四个固定脚两两相对,与固定枝平面形成>0°的夹角,用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可对骨折端产生持续的自动加压固定作用,同时具有抗旋转、抗剪力作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医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为形状记忆X型自动加压接骨器。传统的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多采用钢板、加压钢板螺丝钉施行,因其产生应力阻挡、骨质疏松脱钙、骨折端吸收、形成间距或固定不可靠等原因,常发生骨不连接、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长骨干两端近关节的骨折,由于其超出了钢板、螺丝钉的适用范围,而成为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难题。1983年,戴克戍氏报道,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加压骑缝钉,1990年张春才研制的“弓形记忆自动加压接骨器”等治疗骨折,避免了内固定对骨折端的应力阻挡,直接对骨折端产生自动加压固定作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其抗旋转、抗剪力差,固定后,骨折端仍可发生旋转移位,或固定滑脱,致固定失败。本技术设计一种骨内固定器,既要具备对骨折端可靠的自动加压固定作用,同时又要具有抗旋、抗剪力作用,这样才能为骨折复位固定后创造良好的愈合条件。基于此,本技术的设计与实施,基本满足了这些要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固定枝呈“X”型,其夹角各为90°,四个固定脚两两相对,与固定枝平面形成>0°夹角,整器为一个金属整体(附图说明图1)。骨折开放复位后,接骨器置於0~5°冰盐水中。用变形钳(与本器配套器械或普通尖嘴钳)将X型固定枝左右对顶角扩大至95~100°,四个固定脚与固定枝的平面夹角扩大至90°(图2)。按变形后的四个固定脚距离在骨折线两侧钻孔,将固定器四个固定脚入插相应的孔中,嵌实。用温盐水纱布热敷,使局部温度升高,接骨器形状恢复,进入工作状态。四个固定脚嵌入骨质内的接骨器,跨越骨折线,四点内外受力,达到有效而可靠的固定,尤以其独立特的抗旋、抗剪力作用,而显示出优越性。接骨器复温后产生的回复压力具有对骨折端产生持续的、符合生物力学的压力刺激,可避免吸收间距产生,促进骨痂形成,达到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结构示意图。图2是使用状态结构图。图3是使用状态图。图中,1、固定枝2、固定脚权利要求1.一种型状记忆X型自动加压接骨器,其特征是固定枝呈“X”型,四个固定脚两两相对,与固定枝的平面构成>0°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压接骨器,其特征是整体材料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自动加压接骨器。利用镍钛记忆合金随温度改变而产生形状记忆变化的性能设计。固定枝呈“X”形,四个固定脚两两相对,与固定枝平面形成>0°的夹角,用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可对骨折端产生持续的自动加压固定作用,同时具有抗旋转、抗剪力作用。文档编号A61B17/58GK2134845SQ92238148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蔡庆康 申请人:蔡庆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状记忆X型自动加压接骨器,其特征是:固定枝呈“X”型,四个固定脚两两相对,与固定枝的平面构成>0°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庆康
申请(专利权)人:蔡庆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