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249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和电子控制器,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轮胎,所述机体内部贯穿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制动杆,所述横杆的内部设置有制动机构,所述横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置有防抱死机构,所述防抱死机构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挤压板与横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挤压板的底壁上。该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通过制动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横杆带动橡胶块继续向右运动,通过使挡块运动出横杆的内部卡接在机体的外壁上,进而使横杆不再带动橡胶块向右运动继续对轮胎进行挤压,导致轮胎所受摩擦力过大无法进行转动出现抱死。胎所受摩擦力过大无法进行转动出现抱死。胎所受摩擦力过大无法进行转动出现抱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动器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其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制动器制动蹄片与制动鼓贴紧摩擦提供制动力,降低车轮转速,从而使汽车停止行驶。但传统的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刹车制动时,容易发生制动力大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完全抱死的情况。
[000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需要进行紧急自动,而现有的在进行刹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轮胎被抱死的状况,进而导致轮胎在地面上进行滑动,但由于轮胎在滑动的过程中会使摩擦力出现急剧下降,进而导致滑行距离增长;机械式防抱死系统缺陷在于只能针对单一路面进行有限范围内的调节,对于复杂路况制动效果不太理想。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包括机体(1)和电子控制器,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轮胎(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贯穿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制动杆(4),所述横杆(3)的内部设置有制动机构(5),所述横杆(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板(6),所述推板(6)上设置有防抱死机构(7),所述防抱死机构(7)上设置有调节机构(8),所述制动机构(5)包括有:挤压板(51),所述挤压板(51)与横杆(3)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块(52),所述固定块(52)固定安装在挤压板(51)的底壁上;压缩弹簧(53),所述压缩弹簧(53)固定安装在固定块(52)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5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块(54),所述挡块(54)位于固定块(52)的内部,所述横杆(3)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55),所述通孔(55)位于挡块(54)的上方,所述防抱死机构(7)包括有承载弹簧(71),所述承载弹簧(71)的一端与推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弹簧(71)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块(7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弯板(73),所述橡胶块(72)的外壁与挤压杆(7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74)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块(75),所述推块(75)与弯板(73)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块(75)与支杆(76)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杆(76)的另一端与铰接块(77)铰接,所述铰接块(77)与弯板(73)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有套筒(81),所述套筒(81)固定安装在铰接块(77)的底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抱死结构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1)的内壁与复位弹簧(8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2)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滑板(83),所述滑板(83)与套筒(8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83)的底壁与竖杆(84)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泉李依凡张之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