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14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的内侧设置有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件的后侧设置有装载架;所述吸能组件安装在装载架上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前侧设置有承装座,所述转接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上下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液压减震器,两侧所述液压减震器之间采用承接杆,所述承载座的外侧面安装有吸能盒,通过液压减震器能够对保险杠收的撞击进行进行缓冲,能够有效的提高保险杠对撞击力的吸能,从而提高保险杠的防护效果,通过吸能盒能够对保险杠受到的侧面撞击进行吸能,使保险杠对车体的防护效果好,使吸能组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使吸能组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使吸能组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汽车
,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目前,现在市场上的无人驾驶汽车都会使用保险杠来保护汽车,但是现有的保险杠在车身遇到碰撞时,起到的缓冲力不够明显,导致对车内里乘客的保护程度不够好,容易出现乘客受到伤害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因此需要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的内侧设置有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件的后侧设置有装载架;
[0006]所述吸能组件安装在装载架上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前侧设置有承装座,所述承装座的左右两侧四角处均设置有转接连杆,所述转接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上下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液压减震器,两侧所述液压减震器之间采用承接杆,所述承载座的外侧面安装有吸能盒。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保险杠的内侧面与承接杆对应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装载架的前侧设置有承装腔,所述装载架的后侧左右对应设置有定位板。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承接座与承装腔相适配设置,所述承接座通过承装腔与装载架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承接座呈“凸”型结构设置,所述承装座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承接座与承装座一体成型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吸能盒的后侧设置有衔接腔体,所述吸能盒采用衔接柱与承载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在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中设置吸能组件,该组件中通过液压减震器能够对保险杠收的撞击进行缓冲,并且当保险杠遭受碰撞时,转接连杆和承接杆能够实现对液压减震器的定位支撑,当承接杆受力时液压减震器会对其减震吸能,能够有效的提高保险杠对撞击力的吸能,从而提高保险杠的防护效果,通过吸能盒能够对保险杠受到的侧面撞击进行吸能,使保险杠对车体的防护效果好,使吸能组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吸能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装载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保险杠;2、吸能组件;201、承接座;202、承装座;203、转接连杆;204、承载座;205、液压减震器;206、承接杆;207、吸能盒;3、装载架;301、承装腔;302、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实施例:请参阅图1

3所示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1,保险杠1的内侧设置有吸能组件2,吸能组件2的后侧设置有装载架3;
[0023]吸能组件2安装在装载架3上的承接座201,承接座201的前侧设置有承装座202,承装座202的左右两侧四角处均设置有转接连杆203,转接连杆203的另一端安装有承载座204,承载座204的上下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液压减震器205,两侧液压减震器205之间采用承接杆206,承载座204的外侧面安装有吸能盒207。
[0024]通过液压减震器205能够对保险杠1收的撞击进行进行缓冲,并且当保险杠1遭受碰撞时,转接连杆203和承接杆206能够实现对液压减震器205的定位支撑,当承接杆206受力时液压减震器205会对其减震吸能,能够有效的提高保险杠1对撞击力的吸能,从而提高保险杠1的防护效果,通过吸能盒207能够对保险杠1受到的侧面撞击进行吸能,使保险杠1对车体的防护效果好,使吸能组件2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0025]在该实施例中,保险杠1的内侧面与承接杆206对应固定连接,装载架3的前侧设置有承装腔301,装载架3的后侧左右对应设置有定位板302,承接座201与承装腔301相适配设置,承接座201通过承装腔301与装载架3连接;通过承装腔301能够使承接座201与装载架3的安装连接定位的便捷性高,通过定位板302能够使装载架3的安装定位连接便捷性高,通
过装载架3能够使吸能组件2与保险杠1之间的连接定位效果好;
[0026]其中承接座201呈“凸”型结构设置,承装座202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设置,承接座201与承装座202一体成型设置,吸能盒207的后侧设置有衔接腔体,吸能盒207采用衔接柱与承载座204连接,通过承接座201和承装座202一体设置,能够使吸能组件2在使用时的受压承载稳定性高,从而使吸能组件2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通过吸能盒207采用衔接柱与承载座204连接,能够使吸能盒207在受压的瞬间与冲击面对应,使吸能盒207更好的进行吸能,提高保护效果。
[0027]工作原理: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在使用时,通过液压减震器205能够对保险杠1收的撞击进行进行缓冲,并且当保险杠1遭受碰撞时,转接连杆203和承接杆206能够实现对液压减震器205的定位支撑,当承接杆206受力时液压减震器205会对其减震吸能,能够有效的提高保险杠1对撞击力的吸能,从而提高保险杠1的防护效果,通过吸能盒207能够对保险杠1受到的侧面撞击进行吸能,使保险杠1对车体的防护效果好,使吸能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1)的内侧设置有吸能组件(2),所述吸能组件(2)的后侧设置有装载架(3);所述吸能组件(2)安装在装载架(3)上的承接座(201),所述承接座(201)的前侧设置有承装座(202),所述承装座(202)的左右两侧四角处均设置有转接连杆(203),所述转接连杆(203)的另一端安装有承载座(204),所述承载座(204)的上下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液压减震器(205),两侧所述液压减震器(205)之间采用承接杆(206),所述承载座(204)的外侧面安装有吸能盒(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1)的内侧面与承接杆(206)对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谢晓斌唐勇白超古良兵吴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