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组合的后副车架横梁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底盘和后副车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组合的后副车架横梁,用于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是汽车前后车桥的骨架,是汽车底盘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重要的连接和承载作用。一般为口字或H字形状结构体,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中横梁或横梁和下横梁的多种组合;如CN201920656898.6本技术提供了后副车架、后副车架横梁及其横梁前片,所述后副车架横梁前片的末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采用弧形翻边,所述弧形翻边的边缘到所述后副车架横梁前片的末端采用圆滑过渡。所述后副车架横梁包括如上所述后副车架横梁前片。所述后副车架包括纵梁和如上所述的后副车架横梁,所述后副车架横梁的横梁前片的末端部与所述纵梁搭接为一体。本技术改进了横梁前片的结构,其结构简单,冲压容易实现,不影响焊接质量,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改进能实现更高的结构承载能力,同时可以很好地满足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此类现有技术中的横梁结构主要存在着两种主流技术,也就是铝合金一体横梁和钣金结构的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组合的后副车架横梁,包括:横梁下板(1)、横梁上板(2),两者上下堆叠组合设置,其中:所述横梁上板(2)包括前盖板(3)和后盖板(4),所述后盖板(4)中央设置弯折片(6)使得成后盖板(4)整体呈Z或S形状,后盖板(4)和横梁下板(1)组合两者之间设置能缓冲后方应力的后梁腔(5);前盖板(3)的头端和横梁下板(1)的头端连接,前盖板(3)的尾端和弯折片(6)连接,前盖板(3)结合横梁下板(1)和弯折片(6)后三者在后梁腔(5)前方向形成用于缓冲前方应力的前梁腔(7);所述后盖板(4)的头端设置前翻片(8),前翻片(8)固定设置在横梁下板(1)上,前翻片(8)设置衬套座(9),衬套座(9)设置衬套管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组合的后副车架横梁,其特征是:所述后盖板(4)包括头端的上横弧片(11)和尾端的下横弧片(12),上横弧片(11)和下横弧片(12)由斜向设置的弯折片(6)连接,使得上横弧片(11)和下横弧片(12)设置在非同一平面上而成为S或Z字符截面形状,且弯折片(6)和上横弧片(11)弯折连接位置冲压设置了一条上定位条(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组合的后副车架横梁,其特征是:所述下横弧片(12)和弯折片(6)呈130
°
~90
°
弯折,且弯折连接位置设置有至少一道坡折片(14)。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杨天洪,严长生,罗魁,乐利峰,俞斯格,沈良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