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88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包括:十字轴,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链轮组件和齿轮组件;分别位于十字轴的两侧;链轮组件靠近十字轴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啮合齿;齿轮组件靠近十字轴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二啮合齿;十字轴包括环状本体和行星齿轮轴;环状本体内壁设有环形油槽,行星齿轮轴上设有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轴向油孔一端连通环形油槽;径向油孔与轴向油孔连通,且径向油孔两端连通行星齿轮轴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十字轴中设置油槽和油孔结构,外部润滑油可通过环形油槽和径向、轴向油孔对行星齿轮内孔和十字轴外圆进行润滑,减少行星齿轮和十字轴的磨损,具有润滑效果好,延长总成使用寿命等优点。寿命等优点。寿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传动零件总成
,具体涉及一种分动器轴间差速器,尤其是一种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一种中桥主动圆柱齿轮轴及其止推垫片”,公告号CN212509433U,公告日2021

02

09,公共一种中桥主动圆柱齿轮轴及其止推垫片,它由主动圆柱齿轮轴、止推垫片、主动圆柱齿轮、主动圆柱齿轮衬套、主动圆柱齿轮轴承构成,所述的主动圆柱齿轮轴上设有润滑油通孔;所述止推垫片配合面上设有环形油槽。
[0003]中国专利“贯通驱动桥用轴间差速器差动润滑系统”,公告号CN207229720U,公告日2018

04

13,公开一种贯通驱动桥用轴间差速器差动润滑系统,轴间差速器总成布置在贯通桥减速器壳中,轴间差速器总成前端与油泵总成连接,并通过轴间差速器后锥齿轮轴承支撑,轴间差速器总成后端布置推力滚针轴承,主动圆柱齿轮轴从轴间差速器总成后端插入,推力滚针轴承对主动圆柱齿轮轴前段支撑,主动圆柱齿轮轴轴承对主动圆柱齿轮轴后段支撑,输入突缘与主动圆柱齿轮轴后端端头固定连接,油管总成布置在贯通桥减速器壳内轴间差速器总成下方并与油泵总成连接。
[0004]然而,QCT533

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没有对轴间差速器的试验提出要求,新版QCT533

2020《商用车驱动桥总成》提出了试验方法。现有的采用锥齿轮副机构轴间中央差速器,差速器组件因润滑不充分,易产生磨损,发生烧蚀失效现象,从而无法满足整车极限使用要求。为提高行星齿轮与十字轴的耐磨、减磨的性能,采用了一些如滚针结构,但这类结构降低了十字轴的强度要求,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高和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现有轴间锥齿轮副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烧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润滑效果和总成寿命的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包括:
[0007]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外周设有多个沿环状本体径向均布的行星齿轮轴;
[0008]行星齿轮架,同轴套设在环状本体外;行星齿轮轴一端与环状本体连接,另一端与行星齿轮架连接;
[0009]行星齿轮,转动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位于环状本体和行星齿轮架之间;
[0010]链轮组件和齿轮组件,分别位于十字轴的两侧;
[0011]所述链轮组件靠近十字轴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啮合齿;所述齿轮组件靠近十字轴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二啮合齿;
[0012]所述环状本体内壁设有环形油槽,所述行星齿轮轴上设有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
[0013]所述轴向油孔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油槽;所述径向油孔与所述轴向油孔连通,且所
述径向油孔两端连通行星齿轮轴外壁。
[0014]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轴外壁对称设有切口;所述径向油孔两端连通两个切口。
[0015]优选的,所述轴向油孔一端连通环形油槽,另一端连通行星齿轮轴顶部并能通过密封件密封。
[0016]优选的,所述链轮组件和齿轮组件内壁均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内壁设有第一弧形油槽;所述第一弧形油槽一侧与衬套一端面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油槽的另一侧向衬套的另一端延展。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衬套内壁设有多道第一弧形油槽。
[0018]再进一步优选的,至少两道第一弧形油槽相交连通。
[0019]优选的,所述链轮组件与环形本体之间、所述齿轮组件与环形本体之间均设有一调整垫圈;所述调整垫圈与环形本体接触的相对侧至少设有一U型油槽。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整垫圈套设在环状本体上,且设有U型油槽的端面突出于环状本体。
[0021]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架之间设有垫片;所述行星齿轮顶面设有第二弧形油槽,所述第二弧形油槽一侧与行星齿轮内壁连通,另一侧向行星齿轮外壁延展。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顶面设有多道第二弧形油槽。
[0023]再进一步优选的,至少两道第二弧形油槽相交连通。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十字轴中设置油槽和油孔结构,外部润滑油可通过环形油槽和径向、轴向油孔对行星齿轮内孔和十字轴外圆进行润滑,减少行星齿轮和十字轴的磨损,具有润滑效果好,延长总成使用寿命等优点;在前输出链轮和后输出齿轮、差速器机构间增加了调整垫圈,极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具有经济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其中部分剖开;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包括:十字轴1、行星齿轮架2、行星齿轮3、链轮组件4和齿轮组件5。
[0030]所述十字轴1包括环状本体101,所述环状本体101外周设有多个沿环状本体101径向均布的行星齿轮轴102;
[0031]所述行星齿轮架2同轴套设在环状本体外101;行星齿轮轴102一端与环状本体101连接,另一端与行星齿轮架2连接;
[0032]所述行星齿轮3转动套设在行星齿轮轴102上,所述行星齿轮3位于环状本体101和
行星齿轮架2之间;
[0033]所述链轮组件4和所述齿轮组件5分别位于十字轴1的两侧;
[0034]所述链轮组件4靠近十字轴1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3啮合的第一啮合齿401;所述齿轮组件5靠近十字轴1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3啮合的第二啮合齿501;
[0035]所述环状本体101内壁设有环形油槽103,所述行星齿轮轴102上设有轴向油孔104和径向油孔105;
[0036]所述轴向油孔104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油槽103;所述径向油孔105与所述轴向油孔104连通,且所述径向油孔105两端连通行星齿轮轴102外壁。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架2包括左右对称件,焊接连接。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轴102外壁对称设有切口106;所述径向油孔104两端连通两个切口106。如此,通过切口106使得润滑油能够经径向油孔105润滑行星齿轮轴102外壁。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向油孔104一端连通环形油槽103,另一端连通行星齿轮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外周设有多个沿环状本体径向均布的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架,同轴套设在环状本体外;行星齿轮轴一端与环状本体连接,另一端与行星齿轮架连接;行星齿轮,转动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位于环状本体和行星齿轮架之间;链轮组件和齿轮组件,分别位于十字轴的两侧;所述链轮组件靠近十字轴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啮合齿;所述齿轮组件靠近十字轴的一侧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二啮合齿;所述环状本体内壁设有环形油槽,所述行星齿轮轴上设有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所述轴向油孔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油槽;所述径向油孔与所述轴向油孔连通,且所述径向油孔两端连通行星齿轮轴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轴外壁对称设有切口;所述径向油孔两端连通两个切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油孔一端连通环形油槽,另一端连通行星齿轮轴顶部并能通过密封件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润滑结构的轴间中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组件和齿轮组件内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弟陈琦曲良周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