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76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减速器和通气帽,其中,所述减速器的侧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螺接所述通气帽;还包括油气分离迷宫,其中,所述减速器的内部靠近所述排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内部连通;所述油气分离迷宫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镶嵌在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通过设置装配式的油气分离迷宫,来减少减速器内部筋板的设置数量,便于缩小减速器的体积,降低减速器的重量,有利于减速器向集成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传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减速器内部通常需要设计油气分离迷宫结构,典型结构为几组筋板交错排列,形成多个非密封腔室,由于筋板为铸造结构,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和间隔距离,占用较多的减速器内部的空间,这对集成化、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减速器设计是不利的。

2、公开号为cn21060010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二级减速器的导油通气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壳及减速器壳内的迷宫腔体,所述迷宫腔体包括设置在电机壳内的电机壳中间轴齿轮导油筋板、电机壳输入轴齿轮导油筋板、电机壳主减齿轮导油筋板、电机壳迷宫外部档油板、电机壳迷宫内部档油筋板和设置在减速器壳内的减速器壳中间轴齿轮导油筋板、减速器壳输入轴齿轮导油筋板、减速器壳主减齿轮导油筋板、减速器壳迷宫外部档油板、减速器壳迷宫内部档油筋板ⅰ、减速器壳迷宫内部档油筋板ⅱ。

3、如上述的技术方案,其减速器壳内部的油气分离迷宫结构为传统的筋板结构,筋板结构占用了减速器壳体内部较多的空间,不但会增加减速器的体积,还会增加减速器的重量,这对集成化、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减速器设计是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通过设置装配式的油气分离迷宫,来减少减速器内部筋板的设置数量,便于缩小减速器的体积,降低减速器的重量,有利于减速器向集成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减速器和通气帽,其中,

4、所述减速器的侧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螺接所述通气帽;

5、还包括油气分离迷宫,其中,

6、所述减速器的内部靠近所述排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内部连通;

7、所述油气分离迷宫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镶嵌在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

8、所述管体的内侧设置有蛇形状的迷宫通道,所述迷宫通道和所述管体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所述减速器的内部和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迷宫通道相连通。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迷宫还包括若干第一挡油板和若干第二挡油板,其中,

10、若干所述挡油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管体一侧的内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挡油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管体另一侧的内壁上,且若干所述挡油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挡油板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交错排列,并且所述第一挡油板和所述第二挡油板远离所述管体内侧壁的一端重叠设置;

11、若干所述挡油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挡油板之间形成所述迷宫通道。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油板和所述第二挡油板在所述管体内侧壁上呈倾斜设置。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其中,

14、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第二肋板设置在所述排气孔的两侧,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的内部;

15、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第二肋板及所述减速器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16、所述安装腔远离所述排气孔的一端设置有排油口,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减速器的内部通过所述排油口相连通;

17、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排气孔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的内壁上,所述安装腔和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气口相连通;

18、所述管体处在所述排油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并连通。

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管体和所述安装腔均为方形状。

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安装腔沿所述排气孔的轴向开设在所述减速器的内壁上,其中,

21、所述安装腔为螺纹孔状,所述安装腔和所述排气孔同心;

22、所述管体为圆管状,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螺纹,所述管体选择性的贯穿所述排气孔,并与所述安装腔螺接。

2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排气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径。

2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管体靠近所述排气孔的两端设置有卸扣槽。

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导油板,其中,

26、所述导油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的内部;

27、所述导油板和所述减速器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安装腔连通;

28、所述缓冲腔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置有油气进出口;

29、所述缓冲腔和所述减速器的内部通过所述油气进出口相连通。

3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排气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通气帽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相啮合。

3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1)通过在减速器的内部设置安装腔,安装腔中镶嵌管体,管体的内侧设置蛇形状的迷宫通道,便于实现油气分离迷宫的装配式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减速器内部筋板的设置数量,便于缩小减速器的体积,降低减速器的重量,有利于减速器向集成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33、(2)通过设置迷宫通道和管体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使得油气分离迷宫的质量较轻,有利于降低减速器的重量。

34、(3)通过设置安装腔沿排气孔的轴向开设在减速器的内壁上,且安装腔和排气孔同心,管体选择性的贯穿排气孔,并与所述安装腔螺接,方便将油气分离迷宫从减速器上拆卸下来,便于更换和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减速器(1)和通气帽(2),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迷宫(3)还包括若干第一挡油板(32)和若干第二挡油板(33),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板(32)和所述第二挡油板(33)在所述管体(31)内侧壁上呈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和所述安装腔(102)均为方形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2)沿所述排气孔(101)的轴向开设在所述减速器(1)的内壁上,其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01)的内径大于所述安装腔(102)的内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靠近所述排气孔(101)的两端设置有卸扣槽(3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板(6),其中,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0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通气帽(2)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相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减速器(1)和通气帽(2),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迷宫(3)还包括若干第一挡油板(32)和若干第二挡油板(33),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板(32)和所述第二挡油板(33)在所述管体(31)内侧壁上呈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和所述安装腔(102)均为方形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器油气分离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亮沈永平吴彩弟高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