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热管理系统、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471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该系统包括: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电机换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模块;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分别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第四控制阀与第一换热模块连接的回路上还串接有变速器油冷器,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电池换热回路中的电池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新能源车辆中能量的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车热管理系统、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当前汽车行业均致力于车辆能源降低的研究。其中,新能源车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0003]目前,在新能源车辆技术中,冬季纯电车的续航里程衰减一直时困扰着主机厂的问题,而续航里程主要受电池电量的限制。但在新能源车辆中,电池的加热、乘员舱的加热等所需的能量均来自于电池,进而使本身并不多的储能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如何提高新能源车辆中能量的利用率,使车辆在等同电量时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及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以提高新能源车辆中能量的利用率。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低温散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热交换回路、热泵换热回路、发动机换热回路;
[0006]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电机换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模块;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
[0007]其中,第四控制阀与第一换热模块连接的回路上还串接有变速器油冷器,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电池换热回路中的电池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器。
[0008]可选的,电机换热回路包括电机模块,低温散热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包括:
[0009]电机模块的一端通过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低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低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的第四端通过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电机模块的另一端。
[0010]可选的,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包括:
[0011]电池模块的一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三控制阀的第四端
与电池模块的另一端连接。
[0012]可选的,发动机换热回路包括发动机模块、高温散热器;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包括:
[0013]发动机模块的一端与高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高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发动机模块的一端还与第四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的第二端与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的第三端与暖风模块的一端连接,暖风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五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五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一换热模块的第四端与第四控制阀的第四端连接,第五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四控制阀的第四端连接。
[0014]可选的,热泵换热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包括:
[0015]压缩机的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截止阀与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0016]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截止阀、第二电子膨胀阀与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换热模块的第四端与第六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六控制阀的第三端与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六控制阀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还与第三截止阀的一端连接,第三截止阀的另一端一路连接在第二截止阀、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另一路通过第三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对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整车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
[0018]该方法包括:
[0019]获取车辆参数,根据车辆参数确定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所需工况;
[0020]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导通方向,以使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于所需工况。
[0021]可选的,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导通方向,以使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于所需工况,包括:
[0022]若所需工况为电机模块有散热需求,则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使电机换热回路与低温散热回路导通,以通过低温散热回路为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散热;
[0023]若所需工况为电池模块有散热需求,则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使电池换热回路与低温散热回路导通,以通过低温散热回路为电池换热回路中的电池模块散热;
[0024]若所需工况为电机蓄热,则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使电机换热回路与其他回路均断开,电机换热回路进行自循环蓄热。
[0025]可选的,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导通方向,以使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于所需工况,包括:
[0026]若所需工况为热泵吸收电机废热或热泵加热电机,则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使电机换热回路经过热交换回路与热泵换热回路导通;
[0027]若所需工况为热泵吸收电池废热或热泵加热电池,则通过控制第三控制阀,使电池换热回路经过热交换回路与热泵换热回路导通;
[0028]若所需工况为发动机废热加热电机,则通过控制第四控制阀,使发动机换热回路与电机换热回路导通,以使发动机废热加热电机。
[002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电机换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模块;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进而,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构成电机蓄热回路进行蓄热,并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控制阀、第二换热模块,将热量给热泵,从而使热泵可以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能量,拓宽热泵的使用环境温度;或者利用第一换热模块,使发动机废热给电机加热,以在节能的同时使电机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低温散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热交换回路、热泵换热回路、发动机换热回路;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所述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电机换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其中,第四控制阀与第一换热模块连接的回路上还串接有变速器油冷器,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电池换热回路中的电池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包括电机模块,所述低温散热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包括:电机模块的一端通过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低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低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的第四端通过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电机模块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包括:电池模块的一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三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电池模块的另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包括发动机模块、高温散热器;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包括:发动机模块的一端与高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高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发动机模块的一端还与第四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的第二端与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的第三端与暖风模块的一端连接,暖风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五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五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一换热模块的第四端与第四控制阀的第四端连接,第五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四控制阀的第四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换热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所述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包括:压缩机的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截止阀与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康孙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