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76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掺杂区、第一阱区、第二阱区、第一源区以及第一漏区,第一阱区与第二阱区分别位于第一掺杂区的相对两侧,第一源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第一漏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呈柱状的栅极结构,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贯穿第一阱区、第一掺杂区、第二阱区,栅极结构分别与第一源区、第一漏区邻接,第一阱区和第二阱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一掺杂类型,第一掺杂区、第一源区、第一漏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二掺杂类型,第一掺杂类型与第二掺杂类型相反。该半导体器件在具有低电容和低栅沟道导通电阻的同时还能提高导通速度并降低开关损耗。低开关损耗。低开关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器件


[0001]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包括:平面栅型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ertical double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VDMOS)器件、槽栅型VDMOS器件、分裂栅型VDMOS器件以及超结MOS器件。
[0003]平面栅型VDMOS存在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JFET)区域,拥有JFET颈区电阻,会使沟道电阻所占比例明显增大。槽栅型VDMOS虽然可以消除平面栅型VDMOS中存在的JFET区域,增大器件的沟道密度,降低器件的比导通电阻,但槽栅型VDMOS具有很大的栅漏交叠电容,影响了器件的电学性能。因此,为了降低槽栅型VDMOS的栅漏电容、改善其电学性能,分裂栅型VDMOS结构被提出。超结MOS器件虽然具有导通速度快和开关损耗低的优点,但超结MOS器件具有较大的栅沟道导通电阻。
[0004]因此,希望对MOS器件进行改进,从而能够降低MOS器件的电容与栅沟道导通电阻,还能提高MOS器件的导通速度并降低开关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在保证器件具有低电容和低栅沟道导通电阻的同时,还能提高导通速度并降低开关损耗。
[0006]本公开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掺杂区、第一阱区、第二阱区、第一源区以及第一漏区,第一阱区与第二阱区分别位于第一掺杂区的相对两侧,第一源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第一漏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以及
[0007]呈柱状的栅极结构,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贯穿第一阱区、第一掺杂区以及第二阱区,栅极结构分别与第一源区、第一漏区邻接,
[0008]其中,第一阱区和第二阱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一掺杂类型,第一掺杂区、第一源区以及第一漏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二掺杂类型,第一掺杂类型与第二掺杂类型相反。
[0009]可选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导体与栅介质层,栅介质层位于栅极导体与半导体层之间,
[0010]其中,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栅极导体的截面形状呈I型或者T型。
[0011]可选地,第一源区包括:
[0012]第一源极轻掺杂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部分与栅极结构的相邻处被栅极结构覆盖;以及
[0013]第一源极重掺杂区,位于第一源极轻掺杂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与栅极结构分隔,
[0014]其中,第一源极轻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小于第一源极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0015]可选地,第一漏区包括:
[0016]第一漏极轻掺杂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部分与栅极结构的相邻处被栅极结构覆盖;以及
[0017]第一漏极重掺杂区,位于第一漏极轻掺杂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与栅极结构分隔,
[0018]其中,第一漏极轻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小于第一漏极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0019]可选地,半导体层还包括:
[0020]第二掺杂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与第一源区远离栅极结构的一侧相连;以及
[0021]第三掺杂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与第一漏区远离栅极结构的一侧相连,
[0022]其中,第二掺杂区与第三掺杂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一掺杂类型。
[0023]可选地,半导体层还包括:
[0024]第二源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与栅极结构相邻;以及
[0025]第二漏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与栅极结构相邻,
[0026]其中,栅极结构位于第一源区与第二源区之间,
[0027]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第一源区与第一漏区的位置相对,第二源区与第二漏区的位置相对,
[0028]第二源区与第二漏区为第二掺杂类型。
[0029]可选地,第二源区包括:
[0030]第二源极轻掺杂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部分与栅极结构的相邻处被栅极结构覆盖;以及
[0031]第二源极重掺杂区,位于第二源极轻掺杂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与栅极结构分隔,
[0032]其中,第二源极轻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小于第二源极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0033]可选地,第二漏区包括:
[0034]第二漏极轻掺杂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部分与栅极结构的相邻处被栅极结构覆盖;以及
[0035]第二漏极重掺杂区,位于第二漏极轻掺杂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与栅极结构分隔,
[0036]其中,第二漏极轻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小于第二漏极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0037]可选地,半导体层还包括:
[0038]第四掺杂区,位于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一表面,与第二源区远离栅极结构的一侧相连;以及
[0039]第五掺杂区,位于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第二表面,与第二漏区远离栅极结构的一侧相连,
[0040]其中,第四掺杂区与第五掺杂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一掺杂类型。
[0041]可选地,第一阱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子阱区与第二子阱区,第一源区位于第一子阱区中,第二源区位于第二子阱区中,
[0042]第二阱区包括相邻的第三子阱区与第四子阱区,第一漏区位于第三子阱区中,第二漏区位于第四子阱区中,
[0043]第一子阱区、第二子阱区、第三子阱区以及第四子阱区分别与栅极结构相连。
[0044]可选地,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第一掺杂区的厚度均大于第一子阱区、第二子阱区、第三子阱区以及第四子阱区的厚度。
[004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利用第一掺杂区将第一阱区与第二阱区分隔,从而将第一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的栅沟道分隔,降低了栅沟道的长度,因此降低了器件中的栅漏电容、栅源电容以及栅沟道的导通电阻。
[0046]将栅极结构设置成贯穿半导体层的柱体结构,且该柱体结构的截面呈I型,在柱体结构两端设置栅电极时,可以增大栅电极与栅极结构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与此同时,截面呈I型的柱状栅极结构两端宽、中间窄,在制作时通过一次成型增加了栅极结构与半导体层之间的机械强度。
[0047]在源区、漏区中设置与栅极结构相接触的轻掺杂区,可以降低源区、漏区中重掺杂区与栅沟道的浓度梯度,从而降低了比导通电阻,进而提升了导通速度,降低了开关损耗。
[0048]通过栅极结构分隔第一源区与第二源区,并将第一漏区对应于第一源区、第二漏区对应与第二源区以形成两个MOS,通过控制第一源、漏电极和第二源、漏电极的电压使得一个栅极结构驱动一个或者两个MOS,增加了器件的结构与导通路径,更进一步的,两个MOS的掺杂浓度不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掺杂区、第一阱区、第二阱区、第一源区以及第一漏区,所述第一阱区与所述第二阱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源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漏区位于所述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呈柱状的栅极结构,沿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阱区、所述第一掺杂区以及所述第二阱区,所述栅极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源区、所述第一漏区邻接,其中,所述第一阱区和所述第二阱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一掺杂类型,所述第一掺杂区、所述第一源区以及所述第一漏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二掺杂类型,所述第一掺杂类型与所述第二掺杂类型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导体与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述栅极导体与所述半导体层之间,其中,沿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栅极导体的截面形状呈I型或者T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源区包括:第一源极轻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部分与所述栅极结构的相邻处被所述栅极结构覆盖;以及第一源极重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一源极轻掺杂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栅极结构分隔,其中,所述第一源极轻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小于所述第一源极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漏区包括:第一漏极轻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部分与所述栅极结构的相邻处被所述栅极结构覆盖;以及第一漏极重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一漏极轻掺杂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栅极结构分隔,其中,所述第一漏极轻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小于所述第一漏极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层还包括:第二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源区远离所述栅极结构的一侧相连;以及第三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二阱区中并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漏区远离所述栅极结构的一侧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掺杂区与所述第三掺杂区的掺杂类型为第一掺杂类型。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琦刘伟王羽高杰孙梦金明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东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