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45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可调整液体中的平板状物的姿势,将其可靠地导入运送导向件之间。在运送导向件的运送方向上游侧设置有液体喷流导入机构,该液体喷流导入机构是从在表面处理槽内运送中的平板状物的两面一侧强制地喷流液体,避免该平板状物的前端部与运送导向件相冲突,并能够可靠地将该平板状物的前端部导入由上述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内地形成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具有在表面处理槽内沿宽度方向分离配设的一对运送导向件,可维持平板状物的纵吊姿势地向沿着由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的运送方向运送该平板状物,并且对运送中的平板状物实施表面处理。在被处理物的表面处理方法中,预先使排列的各处理槽能够顺次运送,将被处理物浸渍在最初的处理槽中,仅实施指定时间的该处理,处理后将被处理物上拉,运送到下一处理槽,在下一处理槽中仅实施指定时间的该处理。具有重复同样程序的间歇方式,和将被处理物浸渍在运送方向上较长的处理槽内,在维持被处理物的浸渍状态下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连续地运送到下游侧并进行处理的连续方式。在此,在被处理物是平板状物并在纵吊姿势下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在间歇方式中,各处理槽的尽头容易产生各平板状物的表面处理品质的不均匀。这是由于处理液的组成、供电形态和电力集中、掩蔽效果不均匀的缘故。另一方面,连续方式则各平板状物的表面处理品质的不均匀非常少,生产率很高。这样一来,在例如为印刷线路板(平板状物)的情况下,多采用连续方式。在这种连续方式的表面处理装置中,是使平板状物直接或通过例如悬架间接地以纵吊姿势安装在运送机构上的。即,平板状物的各面(两侧面)是为与运送路线、即运送方向平行的姿势安装的。在此,当驱动运送机构时,各平板状物在维持纵吊姿势的状态下连续地向沿运送路线的运送方向运送。这样,表面处理槽内的运送(移动)中由供电机构向各平板状物供电。因此,可使各平板状物的表面处理条件相同,所以能够实施无不均匀的高品质的表面处理(例如电镀处理)。但是,在平板状物例如为印刷线路板那样的厚度(两面之间的尺寸)较薄的部件中,运送速度是不同的,在处理液中运送时印刷线路板容易向与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弯曲、折曲,进而有可能发生摆动或振动。由于处理槽内的电极间距离变化难免使品质劣化。另外,由于与处理槽内装部件的冲突还有可能发生印刷线路板的破损或内装部件本身变形等。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装置(例如特愿2000-38682号),如图5、图6所示,在处理槽10内设置有具有在运送路线R的两侧上下方向上分离、且在运送(X)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拉设在导向柱81、81上的多个缆线(运送导向件)82的运送导向机构80。运送导向件82、82之间的水平方向的间隔(宽度)Dg例如为16mm。这样一来,由于可限制液体Q中工件W在间隔Dg内的自由运动,所以可防止工件W的弯曲变形等,并且可维持该工件W的纵吊姿势地沿运送路线R对其进行运送导向。即,能够稳定、顺利地运送平板状物(W)。即进行高品质处理。还可以实现液体中的运送速度高速化。虽然越使在液体Q中的平板状物(例如印刷线路板)的运送速度增加,越能够提高生产率。但由于越使平板状物在液体Q中的X方向上的运送速度增加,施加在平板状物(W)前端部Wa上的液体阻力越大,所以平板状物在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弯曲、折曲或摆动。结果难以将平板状物的前端(Wa)导入间隔Dg小的后置的运送导向件81、81(82、82)之间。这意味着不能发挥好不容易设置的运送导向件81、81(82、82)的功能。即,由于平板状物的前端部Wa如果与运送导向件81、81(82、82)的前端一侧相冲突则不能顺利地运送,所以导致不能够进行表面处理,导致印刷线路板(W)本身或槽内装部件的变形、破坏。而且,当在X方向的上游侧工件W在与X方向垂直(乃至交叉)的方向上弯曲、折曲或摆动的可能性增强时,则不能够进一步缩小(变窄)运送导向件81、81(82、82)之间的间隔Dg。换句话说,由于难以进一步抑制运送中的印刷线路板(W)的摆动幅度,所以妨碍了处理品质的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印刷线路板(面)与槽内电极之间的极间距离增大,所以将导致供电机构的大型化。另外,由于在将平板状物(印刷线路板)从运送导向件82、82(81、81)上搬出时仅带入表面处理槽10内的宽广的液体Q中,所以不发生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在调整液体中平板状物的姿势的同时将其可靠地导入运送导向件之间。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具有在表面处理槽内沿宽度方向分开配设的一对运送导向件,维持平板状物的纵吊姿势地向沿着由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的运送方向运送该平板状物,并且对运送中的平板状物实施表面处理,其中,在上述运送导向件的上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有液体喷流导入机构,该液体喷流导入机构是从在上述表面处理槽内运送中的上述平板状物的两面一侧强制地喷流液体,避免该平板状物的前端部与上述运送导向件相冲突,并能够可靠地将该平板状物的前端部导入由上述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内地形成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平板状物在表面处理槽内的液体中向沿着运送路线的运送方向运送,并将平板状物导入设置在运送导向件的运送方向上游侧上的液体喷流导入机构中。液体喷流导入机构可从平板状物的两面一侧强制地喷流液体,调整该平板状物的姿势,并避免其前端部与设置在运送方向下游侧上的运送导向件相冲突,将该平板状的前端部导入由槽内宽度方向上分离配设的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内。即,调整液体中的平板状物的姿势,可靠地将其引导到运送导向件之间。这样,由于可以使液体中的平板状物(印刷线路板)的运送速度高速化,所以可提高生产率。由于可以避免平板状物的前端部与运送导向件的前端一侧相冲突,所以可顺利地进行运送,并可防止平板状物自身或槽内装部件的变形、破坏。而且,由于可减小运送导向件的间隔,所以可进一步提高处理品质,并且由于在电解处理的情况下可缩小极间距离,所以可实现供电机构的小型化。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其中,上述液体喷流导入机构是在从上述平板状物的两面一侧强制地喷流液体之际,该液流可从上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与平板状物的各面流动接触地形成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液体喷流导入机构在运送导向件的运送方向上游侧上从平板状物的两面一侧强制地喷流液体,以便液流从上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且在平板状物的各面上流动接触。因此,除了具有与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相同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液体自身还可以使平板状物向运送导向件一侧依附,所以可更加顺利地导向。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其中,上述液体喷流导入机构具备上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宽度较宽、下游侧较窄地对向配设的一对导入整流板,设置在各整流板上、可朝上述表面处理槽内对面的上述平板状物的各面进行液体喷流的多个液体喷流口,和将从各液体喷流口喷流的液体在两导入整流板之间、且从其下方一侧吸入、再向各液体喷流口供应液体的液体循环系统。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平板状物在表面处理槽内的液体中向运送方向运送,并将该平板状物引导到构成液体喷流导入机构的一对导入整流板之间。该一对导入整流板是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宽度宽,而下游侧宽度窄地对向配设的。这样一来,可易于可靠地将平板状物的前端部导入宽度宽的上游侧导入整流板之间,同时在节流的作用下使液流的速度随着从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而加快,并且使其起到将平板状物的前端一侧向运送导向件拉入(或推入)的作用。而且,从设置在各导入整流板上的多个液体喷流口向表面处理槽中对面的平板状物的各面(两侧面)喷流液体。这种液体在循环系统中回收、再循环使用。即,从各液体喷流口向平板状物的各面喷流的液体在调整好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具有在表面处理槽内沿宽度方向分开配设的一对运送导向件,维持平板状物的纵吊姿势地向沿着由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的运送方向运送该平板状物,并且对运送中的平板状物实施表面处理,其特征为, 在上述运送导向件的上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有液体喷流导入机构,该液体喷流导入机构是从在上述表面处理槽内运送中的上述平板状物的两面一侧强制地喷流液体,避免该平板状物的前端部与上述运送导向件相冲突,并能够可靠地将该平板状物的前端部导入由上述两运送导向件所包围的运送路线内地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斋文夫五百部益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爱铝美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