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构造及制造方法、带配线构造的半导体装置及配线基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84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能包含能简化制造工序的传输线路构造的配线构造。该配线构造,包括在基板上的第1绝缘膜上形成的第1槽,沿第1槽的内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第1槽的延伸方向的第1配线,以及构成与第1配线一起传输信号用的传输线路、经第2绝缘膜、与第1配线对向形成的第2配线;并且,将第1配线、第2绝缘膜及第2配线埋入在第1槽内。经过形成第1槽时的1次的石印工序、腐蚀工序及保护膜除去工序、以及1次的CMP工序、形成该配线构造,因此能简化制造工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线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配线构造的半导体装置及配线基板,尤其涉及作为传输信号用的传输线路的配线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配线构造的半导体装置及配线基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装置的精密化及高速化,信号频率接近G赫兹(GHz)。一部分半导体装置已经超过1GHz。频率处于GHz领域,半导体装置的设计中,以往用于集中参数电路的信号配线的处理方法就显得行不通,而应当以分布参数处理信号配线。这里,所谓的集中参数电路,是指电感及电阻的大小集中存在于电路的有限范围进行处理的电路。此外,所谓分布参数电路,线路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及电感等遍及线路全体作同等处理的电路。在这种分布参数电路中,传输信号的路径称为传输线路。该传输线路成为传输电磁波的线路。以往,半导体装置接点内的配线,由于配线长度不长,作为集中参数电路处理。为此,在半导体装置接点内不采用传输线路构造。此外,在实装半导体装置的配线基板,配线长度长,所以,通常采用以往的传输线路(例如,参照特许公开公报2002-158227号)。图12~图15是表示以往的传输线路构造例的剖视图。在图12,表示包含埋入绝缘膜103内的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槽,形成在基板上的第1绝缘膜上,第1配线,沿所述第1槽的内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第1槽的延伸方向,以及第2配线,构成与所述第1配线一起传输信号用的传输线路,经第2绝缘膜与所述第1配线对向形成 ;将所述第1配线、所述第2绝缘膜及所述第2配线,埋入在所述第1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岡山芳央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