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辐射发热部件的热量的辐射器的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60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辐射发热部件的热量的辐射器的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发热部件(21)的主体(2)、热连接到发热部件(21)的热量接收部分(26)、通过主体(2)支撑并具有显示面板(11)的显示单元(3)、包含在显示单元(3)中的热辐射部分(27)和使液体制冷剂在热接收部分(26)和热辐射部分(27)之间循环的循环通路(28)。显示单元(3)包含风扇(29)。风扇(29)将冷却空气输送给热辐射部分(27)以强制冷却热辐射部分(27)。(*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使用液体制冷剂能够冷却发热部件比如微处理器的液体冷却电子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辐射被加热的制冷剂的热量的性能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功能的增强,用作笔记本便携式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地增加。因此,人们担心使用电风扇的常规的气冷系统不能对付微处理器增加的热量辐射,并且在冷却微处理器的性能方面不足或达到极限。作为一项措施,人们已经尝试在便携式计算机上安装通过使用具有比空气的比热大得多的比热的冷却液体来吸收微处理器的液体冷却系统。USP5,383,340公开了一种带有液体冷却系统的便携式计算机。这种便携式计算机具有计算机主体和显示单元。计算机主体包含了产生热量的微处理器。显示单元包含了显示面板,并且通过计算机主体可选转地支撑着。冷却系统具有蒸发器、冷凝器和使冷却剂循环的导管。蒸发器包含在计算机主体中,并且热连接到微处理器。冷凝器包含在显示单元中。导管将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以将在蒸发器中蒸发的冷却剂输送到冷凝器中。传输到冷凝器中的冷却剂通过在那里的热交换液化并通过导管返回到蒸发器中。因此,冷却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反复地循环,由此将微处理器的热量通过冷凝器辐射到显示单元的外面。根据这种液体冷却系统,通过冷却剂的流动微处理器的热量能够足够地传递给冷凝器。与常规的普通气冷的冷却系统相比这提高了冷却微处理器的性能。包含在显示单元中的冷凝器包括冷却剂在其中流动的管子和热连接到管子的热辐射板。在将受热的冷却剂引入到冷凝器中时,冷却剂的热量从管子传导到热辐射板,同时冷却剂流经管子。传导到热辐射板的热量扩散到热辐射板,并且此后从该板的表面辐射。然而,冷凝器仅仅通过从管子到热辐射板的热量扩散形成的自然空气冷却来辐射冷却剂的热量。因此,假设包含了冷凝器的显示单元的表面温度例如不超过60℃,则冷凝器的热辐射量最好小于20W。人们希望在将来能够进一步提高便携式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性能,因此由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地迅速增加。因此,即使采用液体冷却的冷却系统,冷凝器的辐射功率将达到几十瓦,因此产生的问题是当前的冷凝器的辐射功率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希望获得能够足够辐射从热产生部件传递到辐射部分的热量并且能够提高冷却热产生部件的性能的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发热部件的主体;热连接到发热部件的热量接收部分;通过主体支撑并具有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包含在显示单元中的热辐射部分;以及使液体制冷剂在热接收部分和热辐射部分之间循环的循环通路。该显示面板包含风扇。风扇将冷却空气输送给热辐射部分以冷却热辐射部分。在这种结构中,发热部件的热量由在热接收部分中的制冷剂吸收。通过在热接收部分中的热交换加热的制冷剂通过循环通路传递到热辐射部分中。在制冷剂流经热辐射部分的过程中由制冷剂吸收的发射部件的热量传导到热辐射部分并从热辐射部分的表面辐射。通过从风扇中传出的冷却空气的结束强制地冷却了热辐射部分。这就改善了热辐射部分的辐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地辐射发热部件的热量。在下文的描述中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例和优点,其中部分优点从说明书中是显而易见的,部分优点通过学习本专利技术的实例可以得知。尤其是通过下文所描述的手段和组合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优点。附图说明并入在本专利技术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这些附图连同上文给出的一般性描述和下文给出的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1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热接收头、辐射器、制冷剂循环通路、离心泵和电扇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2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了其中显示单元已经旋转到打开位置的状态。附图3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在热接收头、辐射器、制冷剂循环通路、离心泵和电扇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4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在半导体包装和热接收头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5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与半导体包装热连接的热接收头的截面视图。附图6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在电扇和显示单元的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7所示为沿附图3的线F7-F7的截面视图。附图8所示为沿附图3的线F8-F8的截面视图。附图9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热接收头、辐射器、制冷剂循环通路、离心泵和电扇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10A所示为沿附图9的线F10A-F10A的截面视图。附图10B所示为沿附图9的线F10B-F10B的截面视图。附图1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辐射器的截面视图。附图12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热接收头、辐射器、制冷剂循环通路、离心泵和电扇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13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热接收头、辐射器、制冷剂循环通路和离心泵之间的位置关系。附图14所示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中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热接收头、辐射器、制冷剂循环通路、离心泵和电扇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基于附图1至8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附图1至3公开了作为电子设备的便携式计算机1。便携式计算机1由计算机主体2和显示单元3形成。计算机主体2具有扁平箱形的第一壳体4。第一壳体4具有底壁4a、顶壁4b、前壁4c、左右壁4d和后壁4e。顶壁4b支撑着键盘5。此外,顶壁4b具有在键盘5后面的显示支撑部分6。显示支撑部分6从顶壁4b的后端部分朝上凸伸并在第一壳体4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显示支撑部分6具有一对凹口7a和7b。凹口7a和7b在第一壳体4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如附图1和6所示,显示单元3具有扁平箱形的第二壳体10和容纳在第二壳体10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1。第二壳体10具有前壁11、后壁14和四个侧壁15。液晶显示面板11位于前壁13和后壁14之间,并由侧壁15包围。液晶显示面板11具有显示屏11a。显示屏11a通过形成在前壁13上的开口部分12暴露在第二壳体10的外部。如附图2和3所示,第二壳体10在一端上具有一对支柱部分16a和16b。支柱部分16a和16b是空的并且在第二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支柱部分16a和16b分别插入在第一壳体4的凹口7a和7b中并且通过铰接装置(未示)连接到第一壳体4。因此,显示单元3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在关闭位置中该单元处于从上方覆盖键盘5的状态,在打开位置上该单元处于暴露键盘5和显示屏11a的状态。如附图1和3所示,第一壳体4包含了印刷线路板18、硬盘驱动器19和CR-ROM驱动器20。印刷线路板18、硬盘驱动器19和CD-ROM驱动器20并排设置在第一壳体4的底壁4上。如附图4所示,作为发热部件的半导体包装21安装在印刷线路板18的上表面上。半导体包装21形成了起便携式计算机1的大脑作用的微处理器,并位于印刷线路板18的后部。半导体包装21具有基础衬底22和焊接在基础衬底22的上表面上的IC芯片23。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处理速度和功能的增加IC芯片23产生了非常大量的热量,因此要求冷却以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发热部件(21)的主体(2);热连接到发热部件(21)的热量接收部分(26);通过主体(2)支撑并具有显示面板(11)的显示单元(3);包含在显示单元(3)中的热辐射部分(27);使液体 制冷剂在热接收部分(26)和热辐射部分(27)之间循环的循环通路(28);以及包含在显示单元(3)中并将冷却空气输送给热辐射部分(27)的风扇(3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松伴直久野勝美岩崎秀夫富冈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