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05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括:绝缘壳体,具有实质上密闭的容置空间,且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热传导系数,其中,该热传导系数实质上介于2.0~10.0W/mK之间;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电子元件,设置在该印刷电路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绝缘壳体的热传导系数的选择与搭配,提高了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率,并提高了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转换效率,具有极大的产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被动式散热的 电源供应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各式信息、通讯以及娱乐用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 助理、移动电话以及电玩主机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 品。然而,这些电子产品皆须利用电源供应装置以将外部电源,例如交流电 源,转换成电子产品所需规格的直流电压后直接提供给电子产品或对其内部 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使电子产品能正常工作。以电源转接器(Power Adapter)为例,电源转接器通常连接于电子产品以 及外部电源之间,以用于接收外部电源所提供的交流电,然后经电源转接器 内部印刷电路板的电源转换电路转换后,提供特定规格的直流电压给电子产 品使用或对其内部的充电电池充电,以使电子产品可以正常工作。然而在电 源转换的过程中,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会消耗部分能量而产生热量,造 成电子元件以及壳体表面温度的升高,若无法适当地将内部热量转移至外部 环境中,势必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的损毁以及降低电源转接器的电源转换效 率,因此电源转接器的散热设计成为影响电源转接器电源转换效率的重要因 素。传统电源转接器的散热方式可以粗略地分为主动式散热(active heat-dissipation)和被动式散热(passiveheat-dissipation)等方式,所谓的主动式 散热是利用外部驱动装置(例如风扇)或媒介(例如冷煤或水)由外力将电源转 接器内部热量转移至外界环境;而所谓的被动式散热则是利用自然的传热机 制,例如传导与辐射方式,达成转移电源转接器内部热量至外界环境的目的。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市场需求,电源转接器渐朝高功率与小型化的趋势 发展。但随着被动式散热的电源转接器的功率提高,其内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会相对地增加,因此这些热量势必会累积 于壳体内,若无法快速地将热量转移至外部环境,则将无法使散热效率提高, 进而影响到电源转接器的电源转换效率。再者,传统的电源转接器壳体是由 例如塑料所构成,而塑料虽为良好的绝缘材料,但却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例如0.03W/mk,不利于将壳体内所累积的热量转移 至外部环境,因此造成电源转接器散热效率无法提高。另外,特定用途的电源转接器具有特定的壳体温度要求以及内部电子元 件耐温要求,以达到避免内部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因高温而毁损的目的。 然而,若一味地采用耐温最高的电子元件相对地会增加电源转接器的制造成 本,因此如何使电源转接器的散热效率提高,以使选用的电子元件的耐温范 围可以相对地降低,并达到提高电源转换效率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 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该被动式 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是利用绝缘壳体的热传导系数的选择,以使被动式散热 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源转换效率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制造方 法,其是利用一对应表提供绝缘壳体的热传导系数的选择,以提高被动式散 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源转换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广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该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括绝缘壳体,具有实质 上密闭的容置空间且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热传导系数,其中该热传导系数实质上介于2.0 10.0W/mK之间;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设置在绝缘壳体的 容置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广义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方法,至少包括步骤提供绝缘壳体,其中该绝缘壳体具有实质上密闭的容置空间且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热传导系数,该热传导系数实质上介于2.0 10.0W/mK之间;提供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上设置至少 一个电子元件;以及将该印刷电路板组装在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以完成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制造。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较广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被动式散 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方法,至少包括步骤提供一对应表,该对应表显示被 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绝缘壳体的热传导系数与绝缘壳体表面平均温 度和/或内部电子元件平均温度的关系;提供选定的绝缘壳体表面温度和/或 内部电子元件温度范围,利用该对应表在对应的热传导系数范围内选定具有 所需热传导系数的绝缘壳体,其中该绝缘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提供印刷电路 板,该印刷电路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以及将印刷电路板组装在选定 的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以完成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制造。本专利技术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利用了绝缘壳体的热传导系数的 选择与搭配,提高了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率,并提高了电源 供应装置的电源转换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极具产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选用具有不同热传导系数 的绝缘壳体与其内部电子元件平均温度的关系图。图3是图1所示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选用具有不同热传导系数的 绝缘壳体与其绝缘壳体表面平均温度的关系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制造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被动式散热的电源转接器11:绝缘壳体12:印刷电路板13:电源输入装置14:电源输出装置111:上壳体112:下壳体113:容置空间lla:第一表面lib:第二表面UC:第三表面lid:第四表面lie:第五表面llf:第六表面15:电子元件16:电子元件A、 B:电子元件的表面S11 S14: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制造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 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和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 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可为例如被动式散热的电源转接器10,但不以此为限。本专利技术的被动式散热的电源转接器10主要包括绝缘壳体ll、印刷电路板12、电源输入装置13以及电源输出装置14。其中,绝缘壳体11可由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所构成,该上壳体 111与下壳体112组合后可形成实质上密闭的容置空间113以容置该印刷电 路板12。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11可为例如实质上矩形的绝缘壳体, 且包括第一表面lla、第二表面llb、第三表面llc、第四表面lld、第五表 面lle和第六表面llf。此外,印刷电路板12上具有复数个电子元件以构成 电源转换电路,然而为便于说明,图1中仅示出电子元件15、 16。另外,电 源输入装置13以及电源输出装置14设置在绝缘壳体11的不同侧面,且与 印刷电路板12连接(未示出),以分别作为被动式散热的电源转接器10与外 部电源以及电子产品连接的接口。由于被动式散热的电源转接器10在接收 外部电源后,需经容置空间113内的印刷电路板12的电源转换电路转换为 电子产品所需的直流电压,因此在转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散热的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括:绝缘壳体,具有实质上密闭的容置空间,且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热传导系数,其中,该热传导系数实质上介于2.0~10.0W/mK之间;印刷电路板,设置在该绝缘壳体的该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个电子元 件,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源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