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防脱轨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625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防脱轨方法、应用。所述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包括:用于通过沿轮轴可受压滑动的碟盘形侧向约束轮形成的越障及一级防脱机构;所述碟盘形侧向约束轮组合舵形内行星轮及侧向滚轮进一步形成冗错越障及二级防脱机构,用于适应檩条轨道宽度的变化,阻止脱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向滚轮,舵形内行星轮可沿檩条腹板较深布置,避免了脱轨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级越障体现保障了磁轮的绝对通过性。现保障了磁轮的绝对通过性。现保障了磁轮的绝对通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防脱轨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机器人
,尤其涉及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防脱轨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针对高空作业的钢结构喷涂机器人已开展相关研究及示范应用,特别是采用磁吸附式机器人,磁吸式机器人以檩条为导轨进行行走,但是磁吸式机器人在檩条上行走时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变轨宽问题,由于檩条结构是多根檩条首尾拼接而成,首尾拼接处一般通过拼接板进行连接,从而导致檩条拼接处形成外露螺栓及立板、肋板等形成的越障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檩条布置呈现大曲面、大坡度,机器人容易发现脱轨问题。正因为檩条变轨宽、变轨距的现象,导致通过机器人实现檩条喷涂依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在檩条轨道上容易打滑,不能有效避免脱轨起到倾覆;现有技术的机器人在多级越障中通过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防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包括:用于通过沿轮轴(53)可受压滑动的碟盘形侧向约束轮(4)形成的越障及一级防脱机构;所述碟盘形侧向约束轮(4)组合舵形内行星轮(32)及侧向滚轮(12)进一步形成冗错越障及二级防脱机构,用于适应檩条轨道宽度的变化,阻止脱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还包括:第一氮气弹簧及固定架(1)、第一L形轴杆(11)、第二氮气弹簧及固定架(3)、第二L形轴杆(31)、轴承盒(41)、侧向滚轮(12)及骑马架(2);骑马架(2)与轮轴(53)连接,轮轴(53)上装配带花键轴套(54),并依次安装碟盘形侧向约束轮(4),约束轮(4)带轴承盒(41),第一轮芯(51)、弧形磁铁(5)、带花键槽第二轮芯(52);骑马架(2)外一侧,轮轴(53)上连接第一氮气弹簧及固定架(1),固定架A(1)滑动连接安装有侧向滚轮(12)的第一L形轴杆(11);骑马架(2)外另一侧,轮轴(53)上连接第二氮气弹簧及固定架(3);第二氮气弹簧及固定架(3)滑动连接安装有舵形内行星轮(32)的第二L形轴杆(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构拼接处舵形内行星组合越障磁轮,其特征在于,越障时,侧向滚轮(12)行进至檩条拼接处侧向立板,第一L形轴杆(11)带动侧向滚轮(12)与第一氮气弹簧及固定架(1)相对滑动;氮气弹簧压缩初始力总和与机器人自重沿屋面坡度方向分力相等。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承昊赵光伟余洋陶然张鹏张红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