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11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在所述封装基片上围绕所述芯片的多个指状焊片环,每个指状焊片环包括多个指状焊片;以及多条连接引线,用于将所述芯片与最内圈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连接,并用于连接相邻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以上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小尺寸芯片的情况下有效减小连接引线的长度,从而有效避免过分的下垂和“摆动”现象的产生,提高连接引线的产出率并降低成本。尤其对于工程验证,可靠性测试等非量产型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具有实用价值。在有限的现有基片的情况下,可快速又低成本的验证评估产品的功能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推向市场和量产争取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封装基片,尤其涉及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技术背景在半导体工业中,产品可靠性测试以及诸如静电放电(ESD)、闸锁效应 (Latch-up)等芯片特征对于技术质量监控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晶片装配是进 行产品可靠性测试及其它工程试验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但是许多晶片装配包括相 关装配材料(如封装基片)的设计制造需要很长的周期(一般为两三个月)。并且 越来越多不同封装类型的产品需要产品可靠性测试,例如ESD以及Latch-叩测试 对产品质量或IP释放都是必要的。由于各种不同的晶片的封装具有不同的引线数 和引线定义,晶片的大小也不一,因此需要为各种封装类型设计基片,这就导致了 高成本和较长周期。而当前的封装技术(诸如标准的BGA、 TSOP148、 SBA等型号的 基片)都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封装操作, 一般都需要为不同的晶片设计制造专用的基 片。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个封装基片的例子。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印刷电路 板(PCB)的结构图。在图1所示的PCB中,包括封装基片10,指状焊片环20以 及位于封装基片中央的芯片30,而指状焊片环20包括多个指状焊片,指状焊片的 引脚被做成基片上的焊接区(指状焊片的管脚是以焊盘的形式制造在基片上的), 并且与基片上的电路相连。指状焊片与芯片上输入输出管脚通过连接引线(如图2 中的标号40所示)而完成整个PCB设计。现在芯片有越来越小型化的趋势,如果考虑成本和周期,使用现有的用于大 晶片的基片,会导致所需连接引线的长度变长,尤其是采用如图2所示的配置,对 角线方向所需的连接引线长度更长。釆用较长连接引线时,会产生过分的下垂和"摆 动",并且连接引线产出率过低而产生过多废品。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高适应性、低成本、易控制的通用封装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适应性、低成本、易控 制的通用封装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包 括在所述封装基片上围绕所述芯片的多个指状焊片环,每个指状焊片环包括多个 指状焊片;以及多条连接引线,用于将所述芯片与最内圈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连 接,并用于连接相邻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芯片与最内圈指状焊片环的间距以及相邻 指状焊片环的间距根据所述连接引线的长度限制来确定。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至少--个指状焊片环中的指状焊片是交错排列的。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连接引线的长度是不同的。 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连接引线的长度小于5毫米。 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指状焊片表面镀金。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封装基片为板上芯片COB封装基片。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封装基片为陶瓷封装基片。较佳地,在上述连接装置中,所述封装基片为球栅阵列BGA封装基片。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封装基片,所述封装基片上的芯片,以及以上所述的封装基片和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小尺寸芯片使用大基片的情况下有效减小连 接引线的长度,从而有效避免过分的下垂和"摆动"现象的产生,提高连接引线的 产出率并降低成本。尤其对于工程验证,可靠性测试等非量产型应用,本专利技术更具有实用价值。在有限的现有基片的情况下,可快速又低成本的验证评估产品的功能 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推向市场和量产争取时间。 附图说明图l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印刷电路板(PCB)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l所示PCB的细化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PCB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中类似的结构采用相同 的标号。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在所述 封装基片上围绕所述芯片的多个指状焊片环,每个指状焊片环包括多个指状焊片; 以及多条连接引线,用于将所述芯片与最内圈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连接,并用于 连接相邻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如图1所示,PCB包括封装基片IO,指状焊片环20以及位于封装基片中央的芯片30,而指状焊片环20包括多个指状焊片,指状焊片由金或其它本领域己知的材料制成。指状焊片的引脚被做成基片上的焊接区,并且与基片上的电路相连。指状焊片与芯片上输入输出管脚通过不同长度的连接引线(如图2中的标号40所示) 而完成整个PCB设计。在一般情况下,现有封装基片的尺寸约为1.2cmX1.2cra, 而指状焊片环的尺寸约为0.99cmX0.99cm (如图1所示),由于芯片位于封装基 片的中央,因而在小尺寸芯片的情况下,例如芯片尺寸为0.2cmX0.2cm,则最长 连接引线的长度(如图2所示对角线处)达到4-6毫米或者更长,而连接引线的长 度最好能够小于5毫米来避免过分的下垂和"摆动",同时过长的连接引线长度会 导致较低的产出率而产生过多的废品。而基于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引入第二个指状焊片环50以减小连接引线 的长度。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PCB的结构图。该PCB 包括封装基片10,作为封装基片10与芯片30之间连接装置的第一指状焊片环20 和第二指状焊片环50以及位于封装基片中央的芯片30,而每个指状焊片环20包 括多个指状焊片。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不同长度的连接引线将芯片上输入输出 管脚与内圈的第二指状焊片环50中的指状焊片相连接,接着再通过连接引线将第 二指状焊片环50中的指状焊片与外圈的第一指状焊片环20中的指状焊片相连接组 成完整的连接装置而完成整个PCB设计。而第一指状焊片环20、第二指状焊片环50以及第二指状焊片环50 (即最内 圈指状焊片环)与芯片30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连接引线的长度限制而确定,比如 对于某一封装基片,连接引线的长度限制为小于5毫米,则以上间距则设计为小于 5毫米。此外,根据封装基片尺寸以及连接引线长度限制的不同,为了满足依赖于连接引线长度限制的相邻指状焊片环之间的间距以及最内圈指状焊片环与芯片之 间间距的设定,可采用多于两个的指状焊片环,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过分的下垂和"摆 动",并提高连接引线产出率。在每一指状焊片环中,指状焊片间的间距应该足够大以避免相邻的两条连接 引线相连而短路,因而可对指状焊片环(尤其是较内圈的指状焊片环)中的指状焊 片采用交错排列的排布方式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排布空间。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采用板上芯片(C0B)的封装基片、陶瓷封装基片或球栅阵 列(BGA)的基片中。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同尺寸芯片共用一种基片的情 况下有效减小连接引线的长度,从而有效避免过分的下垂和"摆动"现象的产生, 提高连接引线的产出率并降低成本。尤其对于工程验证,可靠性测试等非量产型应 用,本专利技术更具有实用价值。在有限的现有基片的情况下,可快速又低成本的验证 评估产品的功能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推向市场和量产争取时间。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熟悉本 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 改或变化,因而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 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装基片和其上芯片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在所述封装基片上围绕所述芯片的多个指状焊片环,每个指状焊片环包括多个指状焊片;以及多条连接引线,用于将所述芯片与最内圈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连接,并用于连接相邻指状焊片环的指状焊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维廷刘云海郭强覃碨珺马瑾怡张荣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