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叉臂式前悬架及矿用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87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公开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叉臂式前悬架及矿用自卸车。双叉臂式前悬架包括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转向节和悬挂油缸,第一控制臂与转向节的一端通过第一球铰接轴承连接,第二控制臂与转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铰接轴承连接,球铰接轴承不易磨损或失效;悬挂油缸一端与第一控制臂连接,另一端与车架连接;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均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安装座、润滑套筒和隔圈,安装座设置有容纳腔,隔圈与安装座连接,以将润滑套筒限位于容纳腔内;润滑套筒内设置有销轴,销轴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润滑套筒相对于销轴转动;安装座设置有第一润滑油孔,润滑套筒设置有第一润滑油路,以对销轴润滑,减少销轴磨损。轴磨损。轴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叉臂式前悬架及矿用自卸车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底盘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叉臂式前悬架及矿用自卸车。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大型非公路自卸车一般自重和载重都较大,工作环境恶劣,路面崎岖不平,现有的双叉臂式前悬架中的上叉臂与下叉臂分别铰接安装于油气悬挂缸筒两端,油气悬挂活塞兼做主销,车辆运行时会承受一定的侧向力和弯矩,上叉臂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轴承座铰接,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车架铰接;下叉臂通过关节轴承与油气悬挂缸筒铰接,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车架铰接。在悬架受冲击时,关节轴承会承受一定的轴向力,由于关节轴承承受轴向力的能力较弱,容易损坏或失效,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在车辆颠簸时,与车架连接的销轴极其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叉臂式前悬架及矿用自卸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悬架受冲击时,关节轴承容易损坏或失效,且在车辆颠簸时,与车架连接的销轴极其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叉臂式前悬架,包括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转向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叉臂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转向节和悬挂油缸,所述第一控制臂与所述转向节的一端通过第一球铰接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臂与所述转向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铰接轴承连接,所述悬挂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臂连接,所述悬挂油缸的另一端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臂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均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座、润滑套筒和隔圈,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润滑套筒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隔圈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润滑套筒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润滑套筒内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润滑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销轴转动;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一润滑油孔,所述润滑套筒设置有第一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孔连通,以对所述销轴进行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叉臂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包括外油路和内油路,所述外油路设置于所述润滑套筒的周向外表面,所述内油路设置于所述润滑套筒的周向内表面;所述内油路通过所述外油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叉臂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油路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油路连通;和/或,所述内油路包括第一子油路和第二子油路,所述第一子油路和所述第二子油路交叉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叉臂式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的靠近所述润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润滑油孔连通;所述隔圈的远离所述润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润滑油路,所述第二润滑油路与所述进油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叉臂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勇梁柱海丁亚飞唐来年白卿陈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