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835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顶层金属层于述半导体层上;形成绝缘层于半导体层上以覆盖第一金属结构与第二金属结构,且绝缘层上表面的最低处高于顶层金属层的顶面;平坦化绝缘层;刻蚀绝缘层以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二金属结构上方且底面高于第二金属结构的顶面;刻蚀绝缘层以形成第二凹槽,并加深第一凹槽直至底部显露第二金属结构,第二凹槽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第二金属结构均间隔设置。本申请通过增加绝缘层厚度,同时加入平坦化工艺,并通过分步刻蚀来打开第二金属结构上方的绝缘层,在该过程中,第一金属结构上方的绝缘层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降低了第一金属结构损伤的概率,有利于提升产品良率。利于提升产品良率。利于提升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半导体
,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器件是依靠平面工艺一层一层制备起来的。对于逻辑器件,首先是在衬底上划分制备晶体管的区域(active area),然后是通过离子注入实现N型和P型区域,其次是做栅极,随后是再次离子注入,完成每一个晶体管的源极(source)和漏极(drain)。这部分工艺流程是为了在衬底上实现N型和P型场效应晶体管,又被称为前道工艺(front end of line,FEOL)。与之相对应的是后道(back end of line,BEOL)工艺,用于建立若干层的导电金属线,不同层金属线之间由柱状金属相连。
[0003]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顶层金属(Top Metal)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晶圆级生产过程中,在去除某些顶层金属结构上的氧化层时,容易损伤另一些需要被保护的特殊图形顶层金属结构上方的氧化层,进而容易使这些特殊图形顶层金属结构产生损伤,造成品质问题。
[0004]因此,如何改进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以提高产品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半导体层(201),形成顶层金属层于所述半导体层(201)上,所述顶层金属层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结构(202)与第二金属结构(203);形成绝缘层(204)于所述半导体层(201)上,所述绝缘层(204)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结构(202)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且所述绝缘层(204)上表面的最低处高于所述顶层金属层的顶面;平坦化所述绝缘层(204)以得到一绝缘平面(M),所述绝缘平面(M)高于所述顶层金属层的顶面;刻蚀所述绝缘层(204)以形成第一凹槽(207),所述第一凹槽(207)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上方,且所述第一凹槽(207)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的顶面;刻蚀所述绝缘层(204)以形成第二凹槽(211),并加深所述第一凹槽(207)直至所述第一凹槽(207)的底部显露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所述第二凹槽(207)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202)及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均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第一掩膜层(205)于所述绝缘平面(M)上,并图形化所述第一掩膜层(205)以得到第一开口(206),所述第一开口(206)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上方;基于所述第一开口(206)刻蚀所述绝缘层以得到所述第一凹槽(207),所述第一凹槽(207)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的顶面;形成第二掩膜层(208)于所述绝缘平面(M)上,并图形化所述第二掩膜层(208)以得到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209)及第三开口(210),所述第二开口(209)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203)上方,所述第一金属结构(202)上方的所述绝缘层(204)上仍覆盖有所述第二掩膜层(208);基于所述第二开口(209)与所述第三开口(210)刻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健文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