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55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水泵、节温器、散热器、EGR冷却器和变速箱油冷器,所述水泵与发动机的水套连通,节温器与水泵和发动机连通,EGR冷却器和变速箱油冷器并联连接在节温器上,散热器的一端与节温器连通,散热器的一端与EGR冷却器和/或变速箱油冷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利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却水冷却EGR气体从而提高EGR气体密度;同时利用不同温度的冷却水,调控变速箱油温,提高变速箱机械效率,降低整车油耗,延长变速箱寿命。延长变速箱寿命。延长变速箱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油发动机应用EGR技术能够降低油耗,根据发动机和EGR控制策略的不同,有效燃油消耗率能够降低3%

8%。增加EGR系统的汽油发动机,随着EGR率的增加,NOx排放显著降低,高达约80%,因此将三元催化器和EGR技术相结合,可以在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同时,大幅提高汽油机部分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基于EGR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显著作用,国内多数汽油发动机都已经配备EGR技术。
[0003]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通常温度较高,然而废气的温度越低对发动机的NOx抑制作用越好,故EGR中装有冷却装置对废气进行降温。现有技术都是从发动机缸体取水,经过EGR冷却器后流回节温器,对在EGR冷却器中流动的EGR气体进行了冷却。
[0004]当发动机完全暖机后,发动机缸体的温度上升,进气歧管的温度也升高,同时从缸体流出的冷却水温度相对较高,因此,EGR气体温度变得高于暖机过程中的温度,EGR气体密度变得低于暖机过程中的密度,EGR气体密度降低,难以使EGR率增加,无法有效的降低燃油消耗率和NOx的排放。
[0005]发动机冷启动时,变速箱油温较低,油的粘度高,变速箱的润滑效果很差;随着自动变速箱的运转,会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转化为热能,使得变速箱油温升高。若油温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润滑油的性能变化,粘度降低,老化变质加快等问题。若润滑油膜遭到破坏,会失去润滑作用,使齿轮啮合齿面或者轴承表面伤,造成设备故障,对变速箱的寿命影响很大。因此,控制变速箱机油的温度是提高变速箱机械效率,降低整车油耗,延长变速箱寿命有效手段。
[0006]若变速箱油冷器布置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小循环中,一般与暖风回路并联。此种方案中,发动机暖机阶段,节温器关闭暖风和油冷器的循环,保证发动机快速温升,发动机温升阶段无法给变速箱油升温;发动机暖机后,进入变速箱油冷器的都为高温水,在高温高负荷工况,变速箱机油温度持续高温,影响变速箱寿命,且易出现高温限扭的情况,用户体验较差。
[0007]若变速箱油冷器布置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循环中,从散热器后引水,之后回到水泵前。此种方案中,发动机暖机阶段,变速箱油冷器无冷却液通过,变速箱油温仅靠摩擦生热提升温度,温升缓慢,摩擦损耗较大,此工况变速箱机械效率较低,整车油耗高。
[0008]2022年11月08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2210912873.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快速暖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发动机快速暖机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水温,若发动机水温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气轨温度信号与EGR温度信号中至少存在一个温度信号有效,则当有效的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中至少存在一个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控制发动机转速提升至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
阈值;当监测到气轨温度或EGR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二预设转速运行。该对比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利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却水冷却EGR气体从而提高EGR气体密度;同时利用不同温度的冷却水,调控变速箱油温,提高变速箱机械效率,降低整车油耗,延长变速箱寿命。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水泵、节温器、散热器、EGR冷却器和变速箱油冷器,所述水泵与发动机的水套连通,节温器与水泵和发动机连通,EGR冷却器和变速箱油冷器并联连接在节温器上,散热器的一端与节温器连通,散热器的一端与EGR冷却器和/或变速箱油冷器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节温器包括节温器Ⅰ和节温器Ⅱ,节温器Ⅰ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节温器Ⅰ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EGR冷却器的进水口、变速箱油冷器的进水口连通,散热器的出水口、EGR冷却器的出水口、变速箱油冷器的出水口与节温器Ⅱ的进水口连通,节温器Ⅱ的出水口与发动机的水套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三通阀Ⅰ和三通阀Ⅱ,EGR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三通阀Ⅰ分别与节温器Ⅰ的出水口和散热器的出水口连通;变速箱油冷器的进水口通过三通阀Ⅱ分别与节温器Ⅰ的出水口和散热器的出水口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水泵、节温器Ⅰ、三通阀Ⅰ、EGR冷却器、节温器Ⅱ构成第1循环通路,在发动机暖机阶段时,采取第1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水经水泵自节温器Ⅰ的出水口流出,通过三通阀Ⅰ切换,流进EGR冷却器后再经节温器Ⅱ流回发动机。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水泵、节温器Ⅰ、散热器、三通阀Ⅰ、EGR冷却器、节温器Ⅱ构成第2循环通路,在发动机暖机阶段后,采取第2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水经水泵自节温器Ⅰ的出水口流出经由散热器后,通过三通阀Ⅰ切换,流进EGR冷却器后再经节温器Ⅱ流回发动机。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水泵、节温器Ⅰ、三通阀Ⅱ、变速箱油冷器、节温器Ⅱ构成第3循环通路,当变速箱油温需要加热时,采用第3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热水经水泵自节温器Ⅰ的出水口流出,通过三通阀Ⅱ切换,流进变速箱油冷器后再经节温器Ⅱ流回发动机。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水泵、节温器Ⅰ、散热器、三通阀Ⅱ、变速箱油冷器、节温器Ⅱ构成第4循环通路,当变速箱油温需要加热时,采用第4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热水经水泵自节温器Ⅰ的出水口流出经由散热器后,通过三通阀Ⅱ切换,流进变速箱油冷器后再经节温器Ⅱ流回发动机。
[0017]基于上述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EGR冷却控制和变速箱油温控制,EGR冷却控制为:当发动机水温T小于固定值T1时,发动机处于暖机阶段,采用第1循环通路,当发动机水温T大于固定值T1时,发动机需要冷却,采用第2循环通路;变速箱油温控制为:当变速箱油温K小于固定值K1时,变速箱油温需要加热,采用第3循环通路,当变速箱油温K大于固定值K1时,变速
箱油温需要冷却,采用第4循环通路。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100:获取当前发动机水温T;
[0020]步骤110:获取当前变速箱油温K;
[0021]步骤120:判断所述当前发动机水温T是否高于固定值T1,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140,在该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150;
[0022]步骤130:判断所述当前变速箱油温K是否高于固定值K1,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160,在该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170;
[0023]步骤140: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03)、水泵(05)、节温器(04)、散热器(06)、EGR冷却器(07)和变速箱油冷器(08),所述水泵(05)与发动机(03)的水套连通,节温器(04)与水泵(05)和发动机(03)连通,EGR冷却器(07)和变速箱油冷器(08)并联连接在节温器(04)上,散热器(06)的一端与节温器(04)连通,散热器(06)的一端与EGR冷却器(07)和/或变速箱油冷器(08)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04)包括节温器Ⅰ(041)和节温器Ⅱ(042),节温器Ⅰ(041)的进水口与水泵(05)的出水口连通,节温器Ⅰ(041)的出水口与散热器(06)的进水口、EGR冷却器(07)的进水口、变速箱油冷器(08)的进水口连通,散热器(06)的出水口、EGR冷却器(07)的出水口、变速箱油冷器(08)的出水口与节温器Ⅱ(042)的进水口连通,节温器Ⅱ(042)的出水口与发动机(03)的水套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三通阀Ⅰ(01)和三通阀Ⅱ(02),EGR冷却器(07)的进水口通过三通阀Ⅰ(01)分别与节温器Ⅰ(041)的出水口和散热器(06)的出水口连通;变速箱油冷器(08)的进水口通过三通阀Ⅱ(02)分别与节温器Ⅰ(041)的出水口和散热器(06)的出水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03)、水泵(05)、节温器Ⅰ(041)、三通阀Ⅰ(01)、EGR冷却器(07)、节温器Ⅱ(042)构成第1循环通路,在发动机暖机阶段时,采取第1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水经水泵(05)自节温器Ⅰ(041)的出水口流出,通过三通阀Ⅰ(01)切换,流进EGR冷却器后再经节温器Ⅱ(042)流回发动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03)、水泵(05)、节温器Ⅰ(041)、散热器(06)、三通阀Ⅰ(01)、EGR冷却器(07)、节温器Ⅱ(042)构成第2循环通路,在发动机暖机阶段后,采取第2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水经水泵(05)自节温器Ⅰ(041)的出水口流出经由散热器后,通过三通阀Ⅰ(01)切换,流进EGR冷却器后再经节温器Ⅱ(042)流回发动机。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和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03)、水泵(05)、节温器Ⅰ(041)、三通阀Ⅱ(02)、变速箱油冷器(08)、节温器Ⅱ(042)构成第3循环通路,当变速箱油温需要加热时,采用第3循环通路模式,发动机水套中的热水经水泵(05)自节温器Ⅰ(041)的出水口流出,通过三通阀Ⅱ(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海波谷印谢为国徐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