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99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属于防撞组件领域,包括防撞梁,防撞梁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安装板,连接柱和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便拆机构,便拆机构包含有固定柱、一号活动槽、一号导引管、活动杆、一号挂钩、二号挂钩、连接座、插杆、二号活动槽和二号限位板,固定柱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通过设置的便拆机构,通过拉动一号挂钩,将其安装入固定槽中,二号挂钩安装入挂孔中,插杆插入连接座中,从而将连接柱和固定柱相互安装,拆卸时只需要将对应的连接柱和防撞梁拆卸即可,拆卸安装更为便利,不需要拆卸安装板上的螺栓结构,不会损伤螺孔,从而使得防撞梁不易松动。从而使得防撞梁不易松动。从而使得防撞梁不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防撞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车体尾部防撞组件比较常见的就是防撞钢梁,其是用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槽,与车架纵梁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防撞钢梁通过螺结构与车架纵梁固定安装,拆卸时需要将若干个螺栓依次拆卸,较为繁琐,且多次拆卸后,容易损伤螺孔,造成后期的螺栓松动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连接柱和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便拆机构,所述便拆机构包含有固定柱、一号活动槽、一号导引管、活动杆、一号挂钩、二号挂钩、连接座、插杆、二号活动槽和二号限位板,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一号活动槽固定安装在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导引管固定安装在连接柱内,所述活动杆活动安装在一号导引管内,所述一号挂钩、二号挂钩固定安装在活动杆上,且二号挂钩位于一号挂钩的下方位置,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连接柱上,所述插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柱上,所述二号活动槽固定安装在固定柱上,所述二号限位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柱内。
[0006]优选的,所述便拆机构还包含有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连接柱内,所述一号导引管固定安装在一号固定板上。
[0007]优选的,所述便拆机构还包含有弹簧和一号限位板,所述弹簧活动安装在活动杆上,所述一号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活动杆的一端位置,所述弹簧位于一号限位板和一号固定板之间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便拆机构还包含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固定安装在固定柱的侧面位置,所述固定槽与二号活动槽相互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开设有通孔,所述插杆活动安装在连接座的通孔内。
[0010]优选的,所述便拆机构还包含有挂孔,所述挂孔固定安装在二号限位板上,所述一号挂钩活动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二号挂钩活动安装在挂孔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便拆机构,通过拉动一号挂钩,将其安装入固定槽中,二号挂钩安装入挂孔中,插杆插入连接座中,从而将连接柱和固定柱相互安装,拆卸时只需要将对应的连接柱和防撞梁拆卸即可,拆卸安装更为便利,不需要拆卸安装板上的螺栓结
构,不会损伤螺孔,从而使得防撞梁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柱内的活动杆等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防撞梁;2、连接柱;3、安装板;4、便拆机构;401、固定柱;402、一号活动槽;403、一号固定板;404、一号导引管;405、活动杆;406、弹簧;407、一号限位板;408、一号挂钩;409、二号挂钩;410、连接座;411、插杆;412、二号活动槽;413、固定槽;414、二号限位板;415、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包括防撞梁1,防撞梁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连接柱2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安装板3,连接柱2和安装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便拆机构4,便拆机构4包含有固定柱401、一号活动槽402、一号导引管404、活动杆405、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连接座410、插杆411、二号活动槽412和二号限位板414,固定柱4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一号活动槽402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上,一号导引管404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内,活动杆405活动安装在一号导引管404内,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固定安装在活动杆405上,且二号挂钩409位于一号挂钩408的下方位置,连接座410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上,便拆机构4还包含有一号固定板403,一号固定板403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内,一号导引管404固定安装在一号固定板403上,便拆机构4还包含有弹簧406和一号限位板407,弹簧406活动安装在活动杆405上,一号限位板407固定安装在活动杆405的一端位置,弹簧406位于一号限位板407和一号固定板403之间位置,连接柱2上的若干个连接座410与固定柱401上的插杆411相互活动安装,然后将一号挂钩408竖着一号活动槽402移动至二号活动槽412内,使得活动杆405在一号导引管404内活动移动,并通过同步移动的一号限位板407压缩弹簧406,当一号挂钩408移动至二号活动槽412的另一侧时,将一号挂钩408向侧面移动,使得二号挂钩409反向移动,并与二号限位板414的挂孔415相互对应,放开一号挂钩408,压缩的弹簧406恢复张开,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反向移动,分别卡入固定槽413、挂孔415内,完成固定安装。
[0019]插杆411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上,二号活动槽412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上,二号限位板414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内,便拆机构4还包含有固定槽413,固定槽413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的侧面位置,固定槽413与二号活动槽412相互连通,连接座410上固定开设有通孔,插杆411活动安装在连接座410的通孔内,便拆机构4还包含有挂孔415,挂孔415固定安装在二号限位板414上,一号挂钩408活动安装在固定槽413内,二号挂钩409活动安装在挂孔415内,固定柱401设置为活动结构,将防撞梁1与安装板3之间的结构分拆为两个卡接的连接柱2、固定柱401,从而便于拆卸、替换,不需要拆卸安装板3上的螺栓,从而不会损伤对应的螺孔,使得螺栓不会松动脱落,防撞梁1不易松动。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通过设置的便拆机构4,将连接柱2上的若干个连接座410与固定柱401上的插杆411相互活动安装,然后将一号挂钩408竖着一号活动槽402移动至二号活动槽412内,使得活动杆405在一号导引管404内活动移动,并通过同步移动的一号限位板407压缩弹簧406,当一号挂钩408移动至二号活动槽412的另一侧时,将一号挂钩408向侧面移动,使得二号挂钩409反向移动,并与二号限位板414的挂孔415相互对应,放开一号挂钩408,压缩的弹簧406恢复张开,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反向移动,分别卡入固定槽413、挂孔415内,完成固定安装,当需要拆卸时,将一号挂钩408向着安装板3方向拉动,使得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离开固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包括防撞梁(1),所述防撞梁(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安装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和安装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便拆机构(4),所述便拆机构(4)包含有固定柱(401)、一号活动槽(402)、一号导引管(404)、活动杆(405)、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连接座(410)、插杆(411)、二号活动槽(412)和二号限位板(414),所述固定柱(4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一号活动槽(402)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上,所述一号导引管(404)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内,所述活动杆(405)活动安装在一号导引管(404)内,所述一号挂钩(408)、二号挂钩(409)固定安装在活动杆(405)上,且二号挂钩(409)位于一号挂钩(408)的下方位置,所述连接座(410)固定安装在连接柱(2)上,所述插杆(411)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上,所述二号活动槽(412)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上,所述二号限位板(414)固定安装在固定柱(4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车体尾部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拆机构(4)还包含有一号固定板(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磊沈雪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德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