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86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转向架、轨条梁和辅助安装支架,所述转向架上端连接车体底面、下端连接低恒温容器;所述轨条梁上表面设有永磁轨道,所述低恒温容器与永磁轨道竖直位置对应,为列车提供悬浮力和导向力;所述轨条梁两侧壁分别设有导体板;所述辅助安装支架对称设置在轨条梁两侧,其上端连接转向架,下端内侧设有磁轮,所述导体板与所述磁轮水平位置对应,为列车提供牵引、制动力以及辅助导向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考虑磁浮交通和跨座式单轨交通特点,优化了结构布置形式,具有绿色环保、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工程造价可控、易于工程化应用的优点。易于工程化应用的优点。易于工程化应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磁悬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跨座式轨道交通被称为跨座式单轨,其定位于中小运量,具有线路占地面积小、修建方便,车辆转弯半径小、适用性强等优势,获得众多城市的关注与青睐。但是,传统轮轨跨座式交通系统也存在诸多缺点:车轮与轨道梁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轮胎易磨损、须经常换新;车轮运行阻力大,能耗高,速度慢,效率低;胶轮与轨道梁摩擦发热量大、易释放有害气体,磨损产生的粉尘易导致环境污染;车轮引起的噪音催生的次生环境影响。磁悬浮技术应用可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磁悬浮技术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其中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复杂,并且需搭建的初级绕组距离长,建设成本高;而短定子直线感应电机效率低、推力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转向架、轨条梁和辅助安装支架,所述转向架上端连接车体底面、下端连接低恒温容器,所述低恒温容器内设有超导材料;所述轨条梁上表面设有永磁轨道,所述低恒温容器与永磁轨道竖直位置对应形成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其独特的钉扎力为列车提供稳定的悬浮力和导向力,前进方向无磁阻力;所述轨条梁两侧壁分别设有导体板;所述辅助安装支架对称设置在轨条梁两侧,其上端连接转向架,下端内侧设有磁轮,所述导体板与所述磁轮水平位置对应形成磁轮驱动系统,在无接触的情况下提供列车牵引、制动力以及辅助导向力。
[0005]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安装支架下端内侧还设有辅助保护轮,所述辅助保护轮与所述导体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辅助保护轮与导体板的间隙小于导体板与磁轮的间隙。在列车正常运行时,辅助保护轮与导体板不接触,仅在紧急悬浮失超时起到导向和抗倾覆保护作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安装支架下端内侧设有辅助制动装置,所述辅助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件、伸缩件和摩擦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件连接辅助安装支架,所述伸缩件嵌入第一固定板件并连接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与所述导体板位于同一水平,所述摩擦块与导体板的间隙大于辅助保护轮与导体板的间隙。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下端设有应急走行装置,所述应急走行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件和走行轮,所述第二固定板件连接转向架,所述走行轮与第二固定板件采用轴承连接,所述走行轮与轨条梁表面的间隙小于低恒温容器与永磁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磁轮由内圈的轮毂和外圈的永磁轮组成,所述永磁轮由多块永磁
体根据磁化方向按Halbach周期阵列设置为环形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安装支架与轨条梁之间设有供电设备,根据电源供电方式选取所需供电设备。当采用接触轨供电时,所述供电设备包括集电装置、供电轨和接地装置,所述集电装置安装在辅助安装支架上,所述供电轨安装在轨条梁肋板底面或侧壁上,所述接地装置安装在辅助安装支架上。当采用移动电源供电时,所述供电设备为移动电源并设置在车体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永磁轨道由永磁体块材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通过中心牵引销和减震器与转向架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采用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实现列车的悬浮和导向,在解除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带来的问题的同时,压缩桥梁上部结构宽度,保留了跨座式轨道在城市交通中占地小、选线灵活的技术特点。
[0014]2、采用磁轮驱动装置替换直线电机驱动形式,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使运营控制系统更加简洁高效。
[0015]3、本技术综合考虑磁浮交通悬浮、导向、牵引、制动、应急走行的需求,结合超导磁悬浮以及跨座式单轨交通特点,优化结构布置形式,具有绿色环保、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工程造价可控、易于工程化应用的优点。
[0016]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磁轮串联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磁轮与辅助保护轮安装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辅助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应急走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供电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1、车体;2、转向架;3、低恒温容器;4、永磁轨道;5、轨条梁;6、辅助安装支架;7、磁轮;8、辅助保护轮;9、辅助制动装置;10、导体板;11、应急走行装置;12、供电设备;71、动力系统;72、控制系统;91、第一固定板件;92、伸缩件;93、摩擦块;111、第二固定板件;112、走行轮;121、集电装置;122、供电轨;123、接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转向架2、轨条梁5和辅助安装支架6,所述转向架2上端连接车体1底面、下端连接低恒温容器3,本实施例中低恒温容器3采用杜瓦,其内部设有液态和超导材料;所述轨条梁5上面设有永磁轨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2),所述转向架(2)上端连接车体(1)底面、下端连接低恒温容器(3);轨条梁(5),所述轨条梁(5)上表面设有永磁轨道(4),所述低恒温容器(3)与永磁轨道(4)竖直位置对应;所述轨条梁(5)两侧壁分别设有导体板(10);辅助安装支架(6),所述辅助安装支架(6)对称设置在轨条梁(5)两侧,其上端连接转向架(2),下端内侧设有磁轮(7),所述导体板(10)与所述磁轮(7)水平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安装支架(6)下端内侧还设有辅助保护轮(8),所述辅助保护轮(8)与所述导体板(10)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辅助保护轮(8)与导体板(10)的间隙小于导体板(10)与磁轮(7)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安装支架(6)下端内侧设有辅助制动装置(9),所述辅助制动装置(9)包括第一固定板件(91)、伸缩件(92)和摩擦块(93),所述第一固定板件(91)连接辅助安装支架(6),所述伸缩件(92)嵌入第一固定板件(91)并连接摩擦块(93),所述摩擦块(93)与所述导体板(10)位于同一水平,所述摩擦块(93)与导体板(10)的间隙大于辅助保护轮(8)与导体板(10)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轮驱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2)下端设有应急走行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自立张波唐小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交华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