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14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能够改善经由连接管向发动机主体的进气的流动,该连接管具有弯曲形状的弯曲部。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是具备设置在空气滤清器(94)和发动机主体(70)之间且具有弯曲部(98a)的连接管(98)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连接管(98)的下游侧插入部(122)构成为插入到该连接管(98)的下游侧的管部(96a)中的直线状的上游端(96b)内。侧的管部(96a)中的直线状的上游端(96b)内。侧的管部(96a)中的直线状的上游端(96b)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尤其涉及跨乘式车辆中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作为跨乘式车辆的机动二轮车中,在内燃机等的配置方面存在限制。例如有时以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主要在车宽方向的一侧延伸、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主要在其另一侧延伸的方式配置内燃机。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机动二轮车的一例。在该机动二轮车中,在车宽方向的左侧配置有空气滤清器,连接管从空气滤清器朝向该空气滤清器的前方的发动机主体的节气门体延伸。该连接管弯曲成圆弧状,从空气滤清器的前表面的连接口向前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而与节气门体的后端连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069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专利文献1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中,由于连接管如上述那样弯曲,因此在那里流动的进气有偏心地流动的倾向,因此进气效率会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能够改善经由具有弯曲形状的弯曲部的连接管向发动机主体的进气的流动。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主体之间且具有弯曲部的连接管,所述内燃机的进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0011]所述连接管的下游侧插入部构成为插入到该连接管的下游侧的管部中的直线状的上游端内。
[0012]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设置通过插入到管部的直线状的上游端的连接管的下游侧插入部而调整进气的流动的整流区间,由此能够改善经由管部流到发动机主体的进气的流动。由此,能够改善进气效率。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该连接管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体直接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改善由节气门体划分形成的进气通路的部分中的进气的流动。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内径比所述管部的所述上游端的内径小。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发动机运转状态处于发动机旋转速度相对较低的所谓低旋转区域时的向发动机主体的进气填充效率,因此能够提高驾驶性能。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所述下游侧插入部构成为,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逐渐变大。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连接管的内部与管部的内部的段差部。由此,能够抑制因该段
差部而在进气流动中产生紊乱,从而能够提高进气效率。
[0016]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所述下游侧插入部向所述管部插入的插入长度(L)相对于所述下游侧插入部的上游端的内径(D)的比率(L/D)为0.6以上1.8以下。通过使该比率为0.6以上,能够充分地确保整流区间,另外,通过使比率为1.8以下,能够确保连接管的制造的容易度。
[0017]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具有与所述下游侧插入部一起夹入所述管部的外侧连接部,该外侧连接部具备与所述管部的外周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连接管向管部连接的连接部的刚性。
[0018]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所述下游侧插入部具有至少一个肋,该肋朝向径向外侧突出。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连接管的下游侧插入部与管部之间的密闭性。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式,由于具备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改善经由具有弯曲部的连接管向发动机主体的进气的流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搭载有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内燃机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0022]图2是图1的机动二轮车中的组合摆动发动机的部分的右侧视图。
[0023]图3是从上方侧观察图2的组合摆动发动机的部分的俯视图。
[0024]图4是沿着图3的IV

IV线的组合摆动发动机的部分的剖视图。
[0025]图5是图4中的、连接管向节气门体连接的连接部周围的放大图。
[0026]图6是图5的圆VI的区域的放大图。
[0027]图7是图5的圆VII的区域的放大图。
[0028]图8是示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E内燃机
[0031]IS进气构造
[0032]12机动二轮车
[0033]70发动机主体
[0034]94空气滤清器
[0035]96节气门体
[0036]96a管部
[0037]96b上游端
[0038]98连接管
[0039]98a弯曲部
[0040]120下游侧连续部
[0041]122下游侧插入部122
[0042]124外侧连续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相同的部件(或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0044]图1中示出搭载有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的内燃机E的机动二轮车12的左侧视图。但是,在图1中,左右一对设置的装置只图示了左侧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的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体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体上方,附图标记“RH”表示车体右方。
[0045]自动二轮车12是跨乘式车辆的一例,是具有低板的踏板16的小型跨乘式车辆,该踏板16供就座于座椅14的乘员放置脚。机动二轮车12在车体架18的前方具有前轮20,作为驱动轮的后轮22轴支承于配置在车辆后部的组合摆动发动机10。组合摆动发动机10在此未详细示出,但一体地具备内燃机E、变速器、离合器机构、减速机构。
[0046]在机动二轮车12中,前轮20被轴支承在前叉24的下端部,该前叉24被轴支承在车体架18的前端部。乘员操舵的车把26安装在前叉24的上端。机动二轮车12具备覆盖车体架18等车体的车体罩28。
[0047]车体架18具备设置在前端的头管30、从头管30向后下方延伸的下框架32、从下框架32的下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左右一对低框架34、从低框架34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架36。各座椅架36具备从各低框架34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立起部38和从立起部38的上端延伸至车体架18的后端的后方延伸部40。后方延伸部40以比立起部38平缓的倾斜向后上方延伸。
[0048]车体架18还具备在车宽方向上连接低框架34的后端部的横梁42、在车宽方向上将立起部38的上部连接的上部横梁44、从立起部38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承架46。另外,车体架18具备左右一对从座椅架36的立起部38向后方突出的发动机托架48。
[0049]在组合摆动发动机10的上方,在左右的座椅架36之间设置有能够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50。座椅14被支承在收纳箱50的上侧,可开闭地覆盖收纳箱50的上侧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E)的进气装置,其具备设置在空气滤清器(94)和发动机主体(70)之间且具有弯曲部(98a)的连接管(98),所述内燃机(E)的进气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8)的下游侧插入部(122)构成为插入到该连接管(98)的下游侧的管部(96a)中的直线状的上游端(96b)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E)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8)与该连接管(98)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体(96)直接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E)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8)的内径(D)比所述管部(96a)的所述上游端(96b)的内径(Td)小。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E)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8)的所述下游侧插入部(122)构成为,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逐渐变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洋平岩间贵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